【新闻中心讯】日前,教育部公布“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奖名单,清华大学钱易、柳冠中、华成英3名教师获奖。清华大学亦是此次获奖人数最多的高校。
本届名师奖经过地方推荐、同行专家网络评审、会议评审3个程序产生,共有100位教师获奖,其中从事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教师82名,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18名;11个学科门类均有获奖教师,其中有5名院士;有51名教师来自部属高校,46名教师来自地方高校,3名教师来自军队院校;获奖教师的平均年龄为53岁,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39岁(来自高等职业院校);获奖教师中,女教师占19%。
截至目前,清华大学共有10名教师获得“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前两届获奖教师分别为:申永胜、李砚祖、吴庆余、范钦珊、郝吉明、袁驷、傅水根。(教务处 供稿 周襄楠 编辑)
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清华大学获奖教师简历
钱易:女,195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卫生工程系,1959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院士数十年来致力于水污染防治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她努力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低耗废水处理新技术;对难降解有机物生物降解特性、处理机理及工艺技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曾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近年来致力于倡导和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在参与立法、提出政策建议和建立示范省市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编或与他人合编主要著作12部,主要译著5部。先后在国内外期刊杂志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百余篇。曾应邀赴美国、荷兰、英国、香港多所大学进行讲学。被香港大学土木系聘请为荣誉教授。现担任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世界资源研究所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
柳冠中,男,1943年9月出生,教龄26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和交流委员会主任;香港理工大学荣誉教授;中南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等。
1984年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工业设计系”。多年来勤奋耕耘、为人师表,奠定了我国工业设计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教学体系,已成为我国最著名的工业设计学术带头人和理论家。其教学、学术和设计实践活动遍布大江南北,培养了大批该专业的教学和设计精英、骨干;其“生活方式说”、“共生美学观”、“事理学”等理论方法在国内乃至国际设计界都产生了导向性影响,形成了中国自己的设计理论体系。
教学教改和学术成果获国家级二等、银奖,省部级一等、二等奖和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特等、一等奖、金奖以及国际评委提名奖等;设计成果获西德专利局“实用新型”专利;设计理论被德国出版界刊登;教学思想、理论、方法被国内大多数院校相关专业和企业采用、推广;培养的很多学生成为奔驰、西门子、飞利浦、大众等国际著名企业的设计骨干。
华成英 女,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其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为自动化系教授,首届国家级精品课程“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负责人,现代电子技术实验室主任。主要教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导论及其相关实验课,遍及五个系,学生万余人。主持国家“九五”重点科技项目、教指委立项项目及清华大学211工程项目、985电子技术基础教学项目等,均取得很好的成果,同时还从事电子技术和微机应用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培养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有关课程的建设工作。
近年来主编的主要著作有: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和第四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库》、《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师手册》、《帮你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教育部高教司成人高等教育规划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等,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教程》等,共12种,600多万字。
近年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和清华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各一项。先后获得过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和清华大学“教书育人奖”、“优秀教师奖”、“良师益友”称号等。
(转自 清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