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清华研究生"良师益友"获得者段远源教授
●新闻中心记者 张莞昀
读博士四年,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教授段远源的论文入选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做博导四年,他培养出的博士连续两年获得了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等奖。
在博士生成长与培养的路上,段远源有自己的理念。
在博士生学习中学会成长
1994年,段远源开始了博士生生涯。“那段时光培养了我的思维方式和做事风格。”段远源说。
段远源的研究方向是热力学与流体的热物理性质,当时主要从事与环保制冷剂相关的基础研究。虽然论文方向是导师建议的,但具体的主攻题目却是研究过程中由他自己逐步确定的。那时,独立的科研能力和探索精神就开始显现出来。
上世纪90年代的研究条件远不如现在好:电子文献检索还不普及,查阅科研论文要跑各个图书馆找一本本的纸制资料复印;宿舍里没有计算机和网络;实验室里的计算机是公用的,实验仪器设备也不能满足需要。即便如此,段远源仍然怀着很高的目标。“我始终认为,清华大学的研究水平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中国的学术高度,挑战科学前沿的责任清华博士生不承担起来又交给谁?在科研过程中,我逐渐发现并享受着其中的乐趣,也愿意主动付出。”
不含功利性的单纯目标让段远源乐在其中,成为课题组里最勤快的学生。1998年,段远源本科毕业后仅用四年时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荣获了2000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为主要完成人,以段远源博士论文工作及相关课题研究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成果,先后获得了1999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发明类)、200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2001年的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自然科学类)。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养成的突出科研能力、辩证思维习惯以及不懈的努力,也帮助他在学术道路上发展顺利,工作后不久即崭露头角。1999年,段远源的第一项课题申请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2001年,获得教育部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奖;2002年,获得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3年,段远源成为当时清华大学最年轻的教授。
“博士期间的学习,让我学会的不仅是学术知识,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和做事习惯,学会了如何成长。这也是我在清华学习中最重要的收获之一。”段远源说。
“精耕细作”带“徒弟”
毕业几年后,段远源的角色已转换成博士生导师,开始了博士生的培养工作。他把自己培养博士生的过程定义为“师傅带徒弟式的手工作坊”,希望用这种方式“精工细作”出优秀人才。
每年招收学生,段远源只带一名博士生。“所谓言传身教,近乎传统的师徒关系就是这种说法的最好诠释。而这种做法客观上也要求导师不能带太多学生。”段远源说。
因为招生少,段远源对学生的选择格外严格,但他从不以成绩来评判学生,而是挑选真正喜欢科研并能和自己的理念产生“共振”的学生。
“学习成绩是学生全面素质的一个方面,但不是最重要的标准。”段远源说,“我在挑选学生时非常看中他的志向与兴趣,是否志存高远、有学术追求,而不只是为了拿博士文凭。”
段远源常用“用撑杆跳的高度过跨栏”来教导学生:将目标定位在撑杆跳——真正想解决一个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你所能达到的高度过跨栏肯定水到渠成;如果只是将目标定位在过跨栏——获得博士文凭、发几篇文章,有可能过跨栏都变成一件很困难的事。
段远源自己读博士的时候从没刻意追求为博士毕业发几篇论文,工作以后也从不为发论文而回避和忽略研究中的疑问。他不仅如此要求自己也这样要求学生,哪怕学生的论文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只要其中还有一点存疑也不建议发表,“研究清楚一个问题比发表一篇文章更为重要”。曾有一次,一位博士生的实验结果和传统理论的预测不符,他们没有就此回避,而是反复实验几次,但都得到相同的结果。为了避免实验系统误差造成假象,他们又将所有实验仪器送到计量部门重新检定。几个月后的重新实验再次确证了前面实验的结果,至此他们才在国际期刊上公布了这个发现。
在科研细节上,段远源对学生的要求也一丝不苟,即便是论文中的符号、变量、甚至数字与单位间的空格……都要严格遵守规范。
不过,科研之外的段远源却没有了工作中的“严格”,对学生的关爱在组里每个学生的个性极大发展中凸显出来。他从不限制学生,只要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事情他都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因为他的目标很明确:“我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人”的培养高于一切
段远源常常思考究竟应该如何带好博士生。在他看来,智力因素只是影响未来成功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胸怀、抱负、价值观、性格张力以及做事的态度。
段远源从不限制学生的科研思路,鼓励博士生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选择课题。“创新性是博士生培养的重要特征。”段远源说,“不能用我的科研项目来约束学生的思路。好奇心是科学发展的源泉。学生在我这里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发现并解决问题,而不是完成我的科研项目。”
为了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段远源课题组形成了定期的小组交流、师生一对一单独讨论等制度,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交流中获得启发。但交流不意味着直接代替学生解决科研中的难题,段远源喜欢看到学生在不断的磨炼中获得能力与自信。
一次一位博士生发现由于少考虑了一个条件,计算了将近三个月的一组数值模拟结果完全作废了,为了排解他的“郁闷”,包括段远源在内的整个课题组都非常关心他,甚至晚上十点还陪他从实验室跑到露天里踢毽子。一番运动下来,这位同学又信心百倍地投入到工作中,最终高质量地解决了问题。“当学生以后再遇到问题时,就会想到如此艰苦的时刻都经历过了,还有什么不能克服的?”段远源相信这样的磨砺更能增加学生的自信与乐观。
科研之外,段远源对学生的生活也非常关心。当学生面临找工作的迷茫时,段远源会与他们谈心,不直接给出建议,而是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角度与他们共同分析、选择。段远源认为:“每个人的个性不同,需要一个最适合他成长与成才的空间。”
精心地育人也让段远源得到了学生的认可。2003年和2005年,段远源两次被评为清华大学研究生“良师益友”称号;2004年,他还当选为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标兵”。
让学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空间,让学生能够获得最好的成长,这就是段远源的为师之道。
(转自 清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