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化学系副教授王训的成长之路
●新闻中心记者 程曦
“独立思考,但不能单打独斗。”“对实验现象的敏锐捕捉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科研乐趣。” 2007年9月5日,清华大学的博士新生们聚精会神聆听着青年教师王训关于如何做好创新性论文研究工作的报告,生动真切的科研心得让这些新入学的博士生们深受启发。
王训是他们的老师,也是他们的学长。这位31岁的副教授2004年获清华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2005年9月在《Nature》杂志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一种通用的纳米晶体合成策略》;同样在2005年,王训获得“IUPAC(国际纯粹及应用化学联合会)青年化学家奖”;2006年,王训的博士论文《过渡金属氧化物一维纳米结构液相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2006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和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最高学术荣誉——“学术新人奖”,现已进入2007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候选人名单……博士毕业后的短短3年时间里,王训这位“学术新星”的成长速度之快令人惊叹,他在纳米材料控制合成及性能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也为国际同行所瞩目。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王训今日在学术上良好的上升势头,与他博士阶段在清华大学受到的培养和教育密不可分。回顾在清华的3年求学生涯,王训认为,除了自身的基础和努力外,良好的科研环境、导师的正确指导和优秀博士生梯队的相互促进都是带动自己成长的“催化剂”。
绝佳的学术氛围让他备感珍惜
2001年9月,王训在西北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来到清华,师从化学系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李亚栋。在经历了短暂的适应期后,他很快喜欢上了这里浓厚的科研氛围和良好的学术环境。科研条件这么好,科研水平和国际接轨程度如此之高,很多以前有想法但是没有条件去做的问题现在都可以放手尝试,这些都让王训倍感珍惜。仿佛一条小鱼游进了大海,王训在清华园里看到了自己广阔的学术天空。
2002年3月,王训参加了清华大学首届“博士生学术论坛”。作为对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尝试与探索,清华博士生学术论坛的创立宗旨就是要为博士生打造一个学术交流的良好平台。对于这一点,王训深有体会。论坛的良好气氛令他难以忘怀,更重要的则是分组报告这一形式对总结、表达能力的有益锻炼。
2002年11月13日晚,在清华大学理学院报告厅,王训还参加过一场别具特色的报告会——由物理、机械、化学、化工、材料五系发起,并由五系的研团总支与校研团委联合主办的“清华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博士生报告会”。在这场报告会上,王训等5名博士生从不同的学科角度,介绍了各自对一维纳米结构的认识和探究,思维火花的碰撞让王训惊喜不已:“我们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但无论我们采取哪种方式,都是在力图用最为简便的方法寻找到最为可用的一维纳米结构。”在王训看来,他们几个人的研究是殊途同归,相互也必会有所启迪。
这场特殊的报告会只是一个缩影。事实上,这种不同学科博士生间的交流经常以各种方式进行着,并且成为博士生知识积累、活化的重要途径和创新思维的源泉。王训和另一位报告人、当时的物理系博士生姜开利就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学术往来。2002年姜开利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发文,3年后王训的论文出现在同一刊物上,这也许并非偶然。
导师的视野和指导助他“起飞”
能够遇到李亚栋这样一位年富力强、学术水平出众的导师,王训深感幸运。2001年他来清华读博时,李老师的课题组也刚刚起步不久,“大家一块儿往前跑”,组里气氛非常好。更重要的是,李老师在科研选题上给予了他非常有益的指导——既是国际上最前沿的课题,同时又难度适中,不知不觉把他引入了一个充满无限趣味的纳米世界。
作为“长江特聘”教授和2006年度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李亚栋教授对科研课题的选择有自己的一番见解:“我们希望能够在自己开辟的领域里耕耘,希望将来在有些方向上能够引导潮流、引导方向,能够培养出自己的旗手,而不仅仅是扛着猎枪去别人已经开辟的领域里打猎的猎手。” 他形象地把未来的研究目标划分为“书架”(基础研究)和“货架”(应用研究)两类,而能够在基础研究中取得较大突破,做出一两件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事情,则是他所带领的团队共同的奋斗目标。
李亚栋的工作相当繁忙,但他以自己的勤奋态度为学生树立了一个良好榜样。每期学术刊物他都坚持阅读,一旦发现有参考价值的最新文献,李亚栋都会在第一时间及时发给团队成员和学生参阅,这一点让王训非常感动。
正是由于有了这样高远的追求,也由于李亚栋的悉心指导和师生的共同努力,才有了王训的“百篇优博”论文与随后的科研成绩。
学生梯队的良性竞争作用明显
王训是李亚栋培养的博士毕业生中相当突出的一位,但绝不是独一无二的一位。在这个团队中,曾连续涌现出4位清华大学“研究生学术新秀”获得者和7位校级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在如今同样身为教师的王训看来,一个良好的学生梯队会起到很好的相互激励、促进作用,而这也正是清华各院系博士生培养的一个普遍特色。
谈到这一点时,王训用跑步打了个比方:当一个队伍前方始终有出色的领跑者时,新加入的成员会很快被这种状态带动起来。大家相互交流,良性竞争,共同进步,这正是一个团队源源不绝输送优秀毕业生的秘诀所在。
(转自 清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