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9月金秋时节,我们1981名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工农兵学员,满怀学习的渴望,带着工人阶级的嘱托,带着农民父辈的希望,带着革命军队的光荣传统,聚集在神圣的知识殿堂—清华大学,开始了我们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一段经历。
当时的中国已经经历了7年的政治动乱,年轻一代已经从政治狂热进入了冷静思考。教育的作用何在?知识的价值何在?从高校停止招生到推荐工农兵上大学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这一年,邓小平同志二次复出主持工作,国务院批转《关于高等学校1973年招生工作的意见》,文件指出:在政治条件合格的基础上,要重视文化程度,进行文化考查。这也是在那个年代唯一的一次大学入学文化考试,我们在这种背景下走进了清华园。
我们中的很多人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我们的成长历程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作为与新中国同时成长的我们,沐浴了党的阳光雨露,感受到那个年代的光荣与自豪,更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共和国同龄人又成为清华学子是多么幸运!这种历史的身份使我们对祖国和清华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和感激之情。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即使在“四人帮”倒行逆施的岁月,学习文化渴望知识的强烈愿望仍然深深埋藏在我们的心中。当终于有幸进入大学,我们除了激动,更强烈地希望学习更多的知识,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带着麻袋装知识”是当时我们普遍的心态。可是,在当时就连这样最朴素的愿望也难以实现,被“四人帮”代言人斥之为“知识到手,人被夺走”,轰着赶着要我们参加“上、管、改”。然而我们学习知识的愿望不仅没有泯灭,许多同学反而更加勤奋更加努力。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 清华大学的教师虽然身处逆境,承受着各种压力和重重困难,但仍然对祖国的教育事业忠心耿耿,为培养人才尽了最大的努力。以前的教材被批判,不能使用,老师们便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呕心沥血自己动手重新编写讲义,创造新的教学方法,为使我们掌握更多的知识付出了辛勤和汗水,让我们刻骨铭心。绝大多数同学经过努力,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在那样艰难的条件下,老师们不仅教给了我们知识,更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清华“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发了我们追求知识、崇尚科学的理想。这些已经成为鼓舞我们不断进取的坚强信念。
“开门办学”是我们最熟悉的教学模式。清华师生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工厂车间、建筑工地、农村田间、国防基地。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争分夺秒地汲取知识,如饥似渴地学习技术。在政治动荡、学术封闭的环境中,我们不畏艰险,排除干扰,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乐于奉献,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基本功扎实、刻苦钻研、动手能力强、勤奋好学、不耻下问的态度成为我们那一代的特征,一旦遇到改革开放的春风,我们如鱼得水,奋勇向前。
学工、学农、学军是我们的必修课。“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向实践学习,在生活中学习是我们大学时代的真实写照。吃苦耐劳、勤俭朴素、团结合作、助人为乐,丰富的人生经历铸就了我们坚毅的个性品质和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校期间, 我们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我们不仅承受过“四人帮”倒行逆施的白色恐怖,也亲眼目睹了“四人帮”的垮台,与全国人民共同庆祝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当老一辈革命家毛主席、周总理逝世,我们自发组织起来参加悼念,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壮举深深打动着我们的心灵;当唐山地震发生后,3字班上百名同学义无反顾地参加了清华大学抗震救灾小分队奔赴唐山,投入到抗震最前线。虽然我们没有赶上战争年代,但这次抗震的经历使同学们经受了艰难困苦、生死离别的考验,其中一位尊敬的老师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不幸生病去世。30年后,有幸问了一位同学当时赴唐山是什么想法,他毫不犹豫地说:“准备献身!”
我们来自乡间地头、车间班组、军营哨卡,了解国情,尊重知识,爱惜人才,情感丰富。虽然当时将清华老师定为“ 臭老九” 、“反动学术权威”,甚至要我们划清界限, 但我们在和老师的相处中,同吃同住同劳动,亲密无间,师生情谊深厚。我们从老师们的身上看到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和人格魅力,学到了那种在社会风云变幻中平和、淡定和执着。这一切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像严冬时节大地微微吹动的暖风,温暖着我们的心窝,像滴滴细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在复杂的校园政治斗争中,我们常常在暗地里保护那些被无端批评的学术权威,我们悄悄地到老师家挑灯夜学,共同沉浸在探索科学的乐趣中。我们感谢老师们的教导,我们难忘老师们的恩情。学校的老教师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论师生感情,工农兵学员时期是最深的!”这是我们人生最大的财富。
也许是历史的巧合,也许是我们的幸运。在清华学习的几年我们被卷入莫名的政治漩涡,但在我们毕业即将离开清华大学时,却迎来了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改革开放迎来了科学教育的春天,迎来了经济的迅猛发展。尽管我们这一代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充满了坎坷和曲折,甚至有许多遗憾伴随,但是我们仍然是时代的幸运儿。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学习,有机会见证大学教育的重振,有机会运用我们掌握的知识报国,能为这个伟大的变革时代贡献力量,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与光荣。
毕业30年来,3字班每位同学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孜孜不倦地学习、踏踏实实地做人、勤勤恳恳地工作、兢兢业业地奉献,实践着“人民送我上大学,我上大学为人民”的诺言。无论岗位在哪,无论身处何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始终激励着我们不畏艰辛,勇于进取。一些同学经过刻苦攻读取得了博士、硕士学位,成为学术造诣很深的院士、教授、专家和学者,如本期介绍的江亿院士、王志新院士;一些同学担任了各级人大代表成为人民的代言人;一些同学走上领导岗位成为国家重要部门的领导或骨干;一些同学献身国防30年成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中坚力量;一些同学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脚踏实地默默奉献;一些同学在海外成为高新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
我们1973级的同学不负祖国期望,在30年的历程中,和先后毕业的百万工农兵大学生一起,和同时代的年青人一起迎接新的历史性变革,和全国人民一起投身祖国建设。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迅猛发展的九十年代、充满希望的21世纪,同样有我们的贡献,同样属于我们。
3 0 年前的我们青春飞扬, 朝气蓬勃,充满对未来的憧憬;30年后的我们两鬓斑白,经历炯异,充满对生活的回忆。30年过去,弹指一瞬间,我们的大学生活仍然是历历在目,课堂上如饥似渴学习知识的眼神、图书馆灯火通明上自习的情景、实习基地热火朝天的场面、宿舍里彻夜不眠的设计和讨论、校园中老师们谆谆教诲的身影、体育场上身手矫健的青春活力。30年走过,无论我们在什么地方在干着什么, 我们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情结:我是清华人!
对于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对于曾经拥有的大学生活,我们有着深深的怀念之情。它像是我们的一个朋友,一个亲人,一个师长,不管我们生活得是轰轰烈烈或是平平淡淡,都是这个时代把我们培养大的。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我们也在进步,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同学们,让我们聚集在清华园, 回忆激情往事, 分担坎坷经历,分享成功喜悦。愿同学们健康愉快,拼搏奋进。愿我们的母校不断发展,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1973级毕业30周年庆祝活动筹备小组2007年4月于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