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校友总会一行赴海军工程大学访问校友

2007-12-15 |

200712913日,校友总会《清华校友通讯》编辑部孙哲、钱锡康、解红岩一行三人赴武汉海军工程大学访问校友。在武汉期间,举行了该校创建时期部分老校友座谈会,近年来海工工作的国防生、合作培养学生座谈会,重点采访了数位在重要工作岗位任职工作成绩突出的中青年校友;还会见了湖北省清华校友会的负责人,进行了工作交流。

“建军先建校”,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4911月,我国在大连创办了大连海军学校(后改为海军工程大学)。建校初期,清华就调去了4位教师和10位三、四年级学生到海校工作,据统计,先后有近60位清华学子、教师来海工工作,在学校的发展、建设中,在现代化海军的创建中,清华学子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全军五所综合性大学之一,经过50多年的发展,海军工程大学已成为人民海军重要的教学科研基地。

1210上午,老校友座谈会在该校招待所举行(见上图),10位老学长出席了会议。他们中有:第一个来校的陈绍炘学长(4650 电机),1950年初,他与其他10名清华学生党员一起作为学员来海校学习两年。1952年毕业后到海军舰艇工作,曾任舰长,屡立战功。1953年后调回学校任教员。1983年被中央军委任命为海军工程学院副院长。有83岁仍为现役军人的郭日修学长(47-50教),他是19502月来大连海校的4位清华教师之一,几十年来致力于舰船结构力学的教学与研究,是我国该学科的创建人之一。黎完模(47-50化工)、施引(50机械)、赵以翔(1949电机)、罗云(50机械)、李先一(48-50数学)等学长也先后发言,介绍了自己离开母校后的工作经历以及对母校培养的感激之情。从老学长们的发言中我们了解到,在海工建校初期,电工、机械、化工、力学、数学等主要教研室的负责人均为清华校友,他们形成了创建该校的核心、骨干力量。如今,这些校友大多已奉命离职修养,安享晚年。

607080年代,先后又有20多位清华校友来到海工,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90年代,清华为海工培养了数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如今这些校友都工作在重要的岗位,成绩斐然。中国工程院院士、动力与电气工程著名专家马伟明(96 电机),2007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获得者、船舶与动力学院院长张晓峰(96 电机),训练部部长周长海少将(74 工物),船舶动力学院教授、博导张大发(75工物),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陈绍昌(79级自动化),图书馆馆长赵建新(78级力学)等。除马伟明出差在外,对上述人员都一一进行了采访。

近十几年中,清华学子来海工的人数减少很多,但最近几年,每年都有数位国防定向生被海军建设的伟大事业所吸引,选择来到该校工作,他们来校入伍后攻读硕士学位,较早地进入了海军科研课题的研究。他们在座谈中介绍,由于清华良好的学业基础、体育锻炼,经受住了部队高强度的野营拉练、水上训练等多种考验,已经较快地溶入了部队的集体之中,并被部队和导师寄予厚望。

2004年起,我校与海军工程大学签署委托培养协议,每年从海工选拔两位优秀学员三年级进入清华跟班学习,在清华完成后两年的学业,然后再回到海工毕业,继续读研。12日上午,4位委托培养学生的代表参加了座谈会,他们介绍说,清华师生严谨的学风、同学们勤奋学习的精神和对社会强烈的责任心,都给他们以极大的教育和影响。清华两年,他们不但圆了自己的“清华梦”,在专业基础、学习能力、思想方法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解红岩整理)

相关新闻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