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加强体育塑造学生强健体魄
记者 王亮
走进以“工程师摇篮”而闻名的清华大学,没有一丝沉闷的感觉,热火朝天的体育锻炼场景随处可见。
“在构成人才质量的诸多要素中,身体健康是一个基本要素;在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诸多手段中,体育是一个重要的手段。面向未来审视学校教育,体育在整个学校教育全局中的重要性将更加突出。”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希道出了学校重视体育之谜。
为本科生订制体育套餐
“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这句浓缩了了清华体育精神的话语,已经在校园里响彻了半个世纪。新时期,清华大学确立了“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的体育教育观。
体育课程是清华大学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当清华大学由本科5年制转为4年制教学时,原本3年的体育课程不减反增,反而覆盖了本科4个年级。“当时学生身体指标呈现下滑趋势。我们觉得有必要采取一定的强制手段来保证体育锻炼时间,覆盖整个本科阶段的‘4+3+1’的课程体系应时而生。”清华大学体育教研部主任陈伟强介绍说。
按照“4+3+1”的要求,大一、大二4个学期体育为必修课,每学期1学分;大三、大四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5至7学期为限选,第8学期为任选。体育课学分不够者不能毕业及获得学士学位。
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清华大学体育课程已由2000年的20多个课项增加到目前的60多个课项,涵盖了竞技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和休闲体育等各类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身体条件,在篮球、排球、足球、手球等课项之间选择。
清华学子选修体育课热情高涨。到了大四最后一个学期,学生的选课率仍然超过了50%。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博士生丁大巍在大四时选了跳水课。他说:“作为一名普通学生,我觉得自己很幸福,那段时光收获特别多。”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一环,清华每年会针对监测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出个人运动处方,指导学生体育锻炼。
以体育科研带动学科建设
“1995年,清华大学提出将学校体育纳入学科建设,这在当时看有些超前。可是从大学的使命来看,一方面要传授知识,一方面要发展科学。此外,我们也想通过学科建设促进教学和教师队伍建设,这是清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内在要求。”陈伟强在谈到体育学科建设的初衷时说。
普通高校的体育学科建设应该怎么办?与体育院校相比有什么优势?清华大学经过慎重思考,定下了“入主流、有特色、高起点、开放性”的12字方针,决定发挥清华多学科的综合优势,推动跨学科的体育科研基地和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以重大项目的研究来带动学科建设。
组织跨院系的“大战役”成为清华体育科研的常规手段之一。仅运动技术检测、分析和仿真系统的研究项目就组建了由5个院系参加、涉及9个专业的跨学科体育研究小组。
目前,清华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连同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和体育教育训练学3个硕士点,已形成清华体育学科的综合优势。在各学科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下,逐步形成了相关学科交叉渗透的科研群体。
人人热爱体育自觉投身锻炼
清华大学一直有着组织冬季长跑活动的传统。2000年,学校开始组织学生、教工参加北京国际马拉松赛。2003年,清华有6000多人参加这项赛事,282人跑完全程。2006年,清华有489人跑完全程,越来越多的清华师生向马拉松发起了挑战。清华每月还举行一次校园长跑活动,路线为绕校园一周,全程约4000米。每次参加校园长跑活动的师生人数都达到几千人,这已经成了校园体育活动的一道风景线。
马拉松赛和长跑活动只是清华大学群众体育运动的组成部分之一,以竞赛为龙头,以“马约翰杯”为主线的校园群众性体育比赛活动,涵盖了41个项目,形成了体育课—学生体育协会—校内竞赛的“一条龙”体系。
社团活动已成为学生课外体育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清华大学现有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健美、健美操等30余个学生协会,每年举行课外竞赛数千场,参加人数约4万人次。体育教师担任各协会的指导教师,为体育协会培养骨干,并对各协会的竞赛活动进行技术方面的指导。
钟灵毓秀,水清木华。一代代清华人勇于实践,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清华特色的体育强校之路。
■编后
提高教育质量是高教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构成人才质量的基本要素之一,体育是育人的重要手段,进一步加强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是时代对高校提出的新要求。
清华大学本着“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的体育教育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学覆盖整个本科阶段,群众体育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形成了人人热爱体育、人人投身锻炼的良好氛围。清华大学走出了一条非体育院校发展体育学科、建设高水平运动队的路子。清华大学发展学校体育的经验值得其他高校借鉴。
(《中国教育报》2007年12月27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