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清华环境系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龙形水系”保驾护航

2008-08-05 |

被称为北京奥运后花园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已于近日与公众见面。大气的设计、丰富的物种、富有新意的生态走廊……森林公园有太多让世人称赞的地方。而这其中,龙形水系成为点睛之笔,激活了整个森林公园,正应了那句古话,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而良好的水质更是龙形水系的灵魂。

然而对于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北京来说,从何而来如此庞大水系的水源?在水环境日益受到威胁的今天,如何保障水系水质、永葆龙形水系的活力?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通过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奥运景观水系水质保障综合技术与示范,发挥其水环境污染控制的综合优势,利用长期以来在景观水体水质净化与保持技术研究方面的技术积累,为森林公园景观水体水质保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再生之水激活龙形水系

  为了节约水资源,体现绿色奥运和科技奥运的理念,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主湖及相关水系主要以清河和北小河再生水厂的高品质再生水作为补充水源。再生水的使用为森林公园水系每天节约用水三千多立方米,是绿色奥运和科技奥运的典型体现,也是推广污水再生利用的活广告。而污水再生利用的实现对于水资源短缺的北京来说意义非凡。

全方位保障水系灵动

  近些年关于水体富营养化的报道时见报端,以太湖水华为首的水华事件爆发频率越来越高,人们甚至谈色变。符合景观利用水质标准的再生水,仍然含有相对较高的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存在水华爆发的风险。那么如何能降低龙形水系水华爆发的风险,从而保障它的持续灵动呢?胡洪营教授带领课题组根据多年的研究经验,针对龙形水系的特点,为水系水质保障技术方案的制订提供了全方位支持。
  既然氮、磷是引起水体水华的罪魁祸首,首先就要从源头控制,降低再生水中它们的含量,从而尽可能减少进入水系中氮、磷总量。沿着这种思路,既能够有效去除氮磷、又可以美化环境的人工湿地和氧化塘等技术得到了应用。李广贺教授和张旭副教授的研究小组全方位把握暴雨径流规律,防止湖水遭受面源污染。
  森林公园湖中的水生植物多种多样,为水系增添了不少姿色。这些水生植物还有一个并不为人熟知的作用,就是在吸收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行生长的同时,能够抑制藻类的生长。胡洪营教授的研究小组在系统研究40多种水生植物抑藻能力的基础上,研制出基于水生植物的抑藻技术和高效、安全的抑藻剂,可为抑制水系藻类生长服务。

全过程参与,保障技术方案顺利实施

  为了确保水系水质保障技术方案的顺利实施,课题组从施工阶段即开始介入,胡洪营教授到现场指导施工的顺利进行。冬天是水系维护难度最大的时期,孙迎雪博士后为此特别制定了植物收割和越冬维护方案,并多次去森林公园协调安排工作人员进行植物收割。

胡洪营教授到施工现场指导

冬季水系植物维护

那么,当森林公园对外开放以后,如何保障水系日常运转的安全性呢?佟庆远带领研究小组提出了水质监控监测预警方案,以便能及时地处理突发的水质恶化情况。课题组还定期采集龙形水系的水样进行检测,奥运之前,一周检测一次;奥运期间,每周至少两次。胡洪营教授说,这样高的频率,是为了能够随时掌握水质的变化。水质一有劣化的迹象,就可以尽早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采用了这些措施后,万一还是发生了水华怎么办?周律副教授的研究小组发挥课题组集体智慧,通过调研比较多种杀藻剂,在水华爆发的橙色及红色预警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详细可靠的水华爆发应急预案,给担心的人们吃了一粒定心丸。

此外,为了指导森林公园工作人员的水质维护工作,胡洪营教授、王慧副教授等课题组成员还组织编写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水系水质维护手册》,将水质的监测、预警、维护及水华应急措施详列其中,为水系水质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全方位的指导。

展示温室集科教和趣味于一体

  展示温室是森林公园的又一大亮点。温室占地2200平方米,采用了胡洪营教授、何苗副教授等组织研发的全天候水质生态净化与保持技术,高效净化再生水,且具备收集太阳能、温室智能调控等功能。这让游客在体会科技创造的优美环境的同时接受了环境生态保护的教育。

  课题组针对水系水质周全的考虑、研发的全方位保障技术,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龙形水系水质变化置于掌握之中。水系龙腾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北京奥运喝彩助威,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也必将因为龙形水系而扬名于世界园林之中。(环境系 供稿 襄桦 编辑)

相关新闻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