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书推荐——《家在清华》

2008-10-06 |

本书着重描述了21位清华教授的人生经历。他们都是海外归来的学者,在祖国困难时期,他们毅然回国,怀着极大的热情参与到建设祖国的大潮中,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书描述了他们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对教学事业的执著追求、对学生的谆谆教导以及对家人的深切关爱。同时,读者还能深刻体会到他们为人处世的高尚情操和对清华深深的眷恋之情。

这里有许多往事的记录,可这些往事留下的印痕将会镌刻在清华百年历史中。

                   ——洪朝生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在,看到这些老人的亲人或邻居怀念他们的文字,我感慨万分,也感到骄傲因为我们都曾享受过孟子“三乐”的滋味。

                   ——白家祉原清华大学教授

人们怀念清华,其实怀念的是那曾经消失的精神,那是一种沉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种认真奋斗,胜不骄、败不馁的运动家精神。对事,它代表苦干实干,勤劳尽职;对人,它代表谦虚自律,容忍异见,互相合作的民主素质;对学术,就是陈寅恪写在王国维纪念碑上的那种理念。

——谢泳 厦门大学文学院教授

购书地点:清华出版社校内销售点,如饮食广场地下,清华南门,等

【目录】

序一 白家祉 原清华大学教授

序二 谢泳 厦门大学文学院教授

同一个海洋(史际平代前言)

我心中的爷爷:马约翰

梁思成最后的岁月

啊,我的父老乡亲!——忆父亲施嘉炀与清华

清华岁月十五载——纪念父亲李酉山先生

永远和我们在一起——怀念父亲陈士骅

一代女才 玉汝以成——记我的邻居王明贞

怀念父亲陶葆楷先生

为人为学——怀念父亲章名涛

赵访熊先生逸事

追忆——纪念父亲李丕济先生

追寻——写于父亲史国衡逝世十二年之后的日子

从德国到清华——怀念父亲张维

兢兢业业、光明磊落的一生——回忆父亲夏震寰

忆父亲孙绍先

时运不济却祸延年 命运多舛心路归一——对父亲陈棵生的一些回忆忆华章

家在清华——忆父亲常迥教授

回忆我的父亲杨式德

我们的父亲高联佩——一个20世纪50年代留美归国学者的人生道路

有容乃大,真平和——记父亲童诗白

王补宣先生家的“文物”

序一

书中的21位老清华人,其中几位是我的好友。史国衡和我同是十一级的毕业生,19491953年间在清华园共事。后来,在院系调整时,我就跟化工系全体师生调到北京石油学院去了。杨式德和我一起在昆明求学,当助教长达七年之久。后来,又在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先后回国,又在清华大学共事好几年。在昆明西南联大工学院,我担任工程力学助教期间,批改过王补宣的作业和考卷。常迵比我低一级,陈樑生比我高一级。其他教授中的大部分都是我的老师辈。记得在抗战期间,生活在拓东路三个会馆的岁月里,教学区迤西会馆的大门里是一个很大的四合院,其东侧有四间办公室,从南向北数,正好坐着施嘉炀先生、陶葆楷先生、我和章名涛先生。那时,机械系主任李辑祥先生身体欠佳,在家里休养。有一些系务,我能办就办了;不能办的,我就去先生家请示。我念大一时,所选的体育课是马约翰先生教的。在昆明,我和其子马启伟同在联大足球代表队踢球。在19498月回国后的最初三四年里,我经常和马先生在旧南院球场打网球。总起来说,我和书中的老清华人相互之间都是很熟悉的。

现在,看到这些老人的亲人或邻居怀念他们的文字,我感慨万分,也感到骄傲,因为我们都曾享受过孟子“三乐”①的滋味。我最近给《中华读书报》写过一篇文章,题名为《西南联大工学院和我》,也算是我的一点儿怀念吧。

白家祉② 20071216于石油大院

①《孟子尽心上》:“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祚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教育之,三乐也”。

②白家祉:193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1946年获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应用力学硕士学位。1949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教授、机械系副主任,北京石油学院、西安石油学院教授,石油部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相关新闻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