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讯】桂来胜是今年考入清华大学的一名苗族小伙子,身处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的他家境贫寒,父亲患白内障,母亲驼背,全家靠低保金维持生活,并靠父亲收废品、学校免学费和好心人的资助读完了高中。接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全家既喜且忧,为了筹措上学费用,桂来胜除了忙着做家教,还与父亲一起外出收废品。
8月3日的《南国早报》刊登了关于清华新生桂来胜的报道《贫困苗家学子收废品圆清华梦》。得知这一情况后,清华大学广西校友会当天就给学校资助中心打来电话,商量资助办法;学生处的老师也在当天给学生打去电话,介绍学校的有关资助政策和措施,为学生及其家庭打消忧虑。
8月25日,桂来胜在报到前一天抵达了清华大学,并顺利入住紫荆本科生公寓,他很高兴的发现,清华大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了一整套的资助体系,对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也有完备的培养设计,“圆梦清华”的学子必定“梦圆无忧”。
其实,在清华大学寄给桂来胜的录取通知书里,就有一份题为“清华大学2009级新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的材料,这个表格的一部分是所有学生都需要填写的基本情况,另一部分就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经济资助的申请表。实际上,在新生报到之前,学校已经从国家级贫困县、灾区等明显特征入手,参考各地区招生老师反映的学生情况,初步筛查出一个家庭经济可能困难的学生名单,在新生报到之前就给予关注。在迎新现场还将收取所有新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之后经过一定的程序,确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及其经济困难程度。
在清华大学,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设立“绿色通道”已经是第12个年头了。通过“绿色通道”,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不带一分钱,直接借用学校的临时贷款完成报到注册手续,而这个贷款可以在学生的助学金评定后以抵扣方式偿还。而对于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甚至买不起来火车票的学生,在入学通知材料里也写明了只要他跟学校联系,学校会预先寄去现金支持交通费用和前两个月的生活费,在入校以后的资助评定中也采取“从快从简”的方式,保证他们尽快得到经济资助。
去年汶川地震灾区的学生就享受了这样的“特殊绿色通道”。今年,学校也提前在学生中排查北方旱灾、南方水灾等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受灾学生名单,以便在后续资助中给予重点关注。对于去年录取的来自汶川地震重灾区的学生,除去年给与的资助外,今年学校又已经提前继续评定了地震助学金12万元,并将继续坚持对2009级新生中来自地震灾区学生的资助。另外,今年学校还为包括灾区学生在内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准备了教材、文具、被褥、自行车、体检补助等总价值超过12万元的慰问品。
在学校的资助对象确定及评定过程中,除了学生本人递交调查表或专门申请外,各院系还会成立由学生工作负责人、班主任、辅导员和教师、高年级学生代表组成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小组,与每一个困难学生进行谈话,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向他们介绍学校的资助政策,并给他们具体的财务指导。认定小组还会结合学生在学校食堂的日常消费情况以及宿舍同学的意见,最终确定资助方案。
为确保资助准确到位,学校、院系每年抽查5%的受资助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对弄虚作假者,除全额追回助学金外,还将依照《清华大学学生违纪处分管理规定》的有关条款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同时,为更多了解困难家庭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资助工作水平,清华大学从1999年开始坚持十年开展“经济困难学生家访”,这种“走上门的关怀”不仅传递了清华大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心,也增强了工作人员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爱之情。
2009年8月2日至8日,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与学生处、校友总会、教育基金会和部分院系教师代表共同走访了家住内蒙古赤峰市、通辽市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这些学生大多来自两市下辖的旗县,居住位置十分偏僻,家庭收入基本上靠务农为主,加之内蒙不少地域属沙化、盐碱地带,可种植的作物品种极少,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家庭经济情况非常不好。这些学生全部受到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新资助体系的资助,解决了困扰学习生活的经济困难,得以安心读书。
对于新生,学校除了解决他们的经济困难之外,还努力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入学伊始,全体清华新生都要参加“新生团队训练营”,通过游戏、案例研讨、演讲比赛等形式丰富的活动,班级同学将迅速彼此熟悉并展现各自的特点,为培养和锻造一个优秀的集体奠定基础。
从2008年开始,学校还在部分院系试点开展了新生导引项目,通过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离退休教师和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担任项目指导教师,每人与10名左右的新生多次进行各方面深入的交流,建立起密切的师生联系,并给予大一学生适应大学生活以具体的技术性指导,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身心状态。今年,在总结试点的基础上,清华大学将进一步深化和扩大“新生导引项目”试点。
对于部分暂时不能很好适应大学生活、出现焦虑的学生,学校的心理中心将及时提供心理疏导;学校正在建设之中的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还将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问题、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广大的任课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也会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生活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辅导和帮助,后勤员工也将为学生在校的生活提供细心的保障。所有的努力,共同在确保每一个圆梦清华的学子梦圆无忧。
2006年,清华大学启动家庭经济困难本科学生新资助体系,今年,首批在新资助体系下学习和生活的学生即将进入大四,标志着清华大学新资助体系实现本科学生“全覆盖”。 “三年磨一剑”,清华大学新资助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需要为原则”,本科4个年级都享受到了新资助体系的关怀,完全实现了“两个全部”的工作目标:不仅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100%获得了资助,同时还大幅度提高资助强度,对于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资助100%的基本求学费用。
资助育人的工作成果同时也在学生的学习、党员发展和就业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通过对部分院系2006级受助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跟踪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学二年级平均成绩不仅摆脱了入学时的落后局面,而且比全体学生的平均成绩高出了1.5分;根据计算机系现有本科生党员情况的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的党员、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比例都远远高于普通学生;2009年就业毕业生中,属于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到重点单位的就业比例、到北京以外地区的就业比例以及读研深造的比例都高于全校平均水平,形成了 “自立自强”的优秀学生群体。(来源:清华新闻网;供稿:学生部,宣传部;编辑:襄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