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备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情况汇报 欢庆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成立 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名单及情况简介 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
“一二·一”运动四烈士墓建于1946年3月,陵区坐北朝南,占地216平方米,从右至左安葬着在“一二·一”运动中牺牲的于再、潘琰、李鲁连、张华昌四位烈士。四烈士墓前是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暗杀的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著名诗人、知名学者闻一多先生衣冠冢。烈士墓入口台阶中间的石台上雕刻着一柄石剑,象征着烈士们勇敢战斗的精神。烈士墓后方正中间是一组浮雕石屏。整个石屏表现了无数热血青年呼唤光明的情形,其基座...
1995年,为铭记革命烈士的功绩,在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内建成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暨国立昆明师范学院革命烈士纪念碑”。在纪念碑基座上刻有27位为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名录(西南联大烈士15位、昆明师范学院烈士12位),闻一多、刘国鋕、潘琰三位烈士就是他们中的突出代表。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暨国立昆明师范学院革命烈士纪念碑”上,镌刻着闻一多、刘国鋕、潘琰等烈士的英名。刘国鋕烈士刘国鋕在西南经济系的...
1945 年,父亲参加了一二·一运动,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在革命的熔炉中锻炼成长。 一二·一运动是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大规模的反内战、争民主的学生爱国民....
西南联大旧址及西南联大博物馆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一二一大街298号云南师范大学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内,是抗战期间西南联大在滇8年办学的历史见证地。这里完整地保存了西南联大原教室、西南联大纪念碑、“一二·一”运动四烈士墓等历史遗存14处,是西南联大历史遗存保存最完整、最集中的场所。旧址内建有博物馆,现有馆舍5732平方米(展厅3722平方米),内设博物馆、“一二·一”运动纪念馆2个展馆及3个活动展厅,常设3个基本展...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今云南师范大学)东北隅的“一二·一”运动烈士陵园中,安葬着1945年12月1日殉难的四位烈士——于再、潘琰、李鲁连、张华昌。“一二·一”惨案发生后,激起社会各界对军政当局的强烈抗议和对死难烈士的沉痛悼念。12月6日,昆明《时代评论》将第六期辟为悼念“一二·一”烈士专刊,登载了西南联大教授赵廼抟悼潘琰、李鲁连同学的挽联,陈友松教授《悼潘李二同学》,袁家骅的《梦与谎——献给十二月一日遇害的...
在西南联大博物馆,珍藏着一枚由闻一多先生篆刻的“谭庆双印”。这枚石印略微泛黄,有黑色的石纹贯穿其间。印体的顶部是一只端坐的小羊,羊角长而弯,与羊身融为一体。印的正文,是4个阳文篆字:“谭庆双印”。印的边款上是三个苍劲有力的行书小字:“一多制。”字体古朴、娟秀,可以看出闻一多先生深厚的功底、对艺术的追求以及他的铮铮铁骨。抗战后期,由于物价飞涨、货币贬值,西南联大教授们的生活极度艰辛。1944年,闻一多...
郑葆芬,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1920年6月出生于浙江省慈溪县,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化学系。2021年12月8号在上海中山医院逝世。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虽然国共两党开始在重庆举行和谈,但仍然存在爆发内战的危机。素有“民主堡垒”之称的西南联大师生,为了反对内战,毅然举行罢课,要求成立联合政府,抗议国民党一党统治,呼吁和平民主,昆明各大、中学积极响应。12月1日上午,我和于再、张人鹤两人同往联大校本部参加...
这些年对西南联大的研究出了不少佳作。光是影视作品就有2018年的纪录片《西南联大》,如今的电影《九零后》。不过,这些作品大多从学子成才的角度去探究,没有把西南联大放进一个时代,一段历史里,更没有把西南联大作为一种独特的组织,从组织建制的角度去研究。今天笔者想从西南联大三位领导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的角度,和读者朋友一起去看看西南联大的“联”与“大”,这是西南联大的另一面。1938年4月,梅贻琦(前排左五...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南迁至长沙共同组建“国立临时大学”,后继续迁至昆明,并改名“西南联合大学”,即后来大家耳熟能详的“西南联大”。在前后短短八年的极其艰难的环境下,西南联大的师生们以秉承“刚毅坚卓”的校训,心系国难、励精办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来源:《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在转瞬即逝的八年之中,西南联大创造了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