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何梁何利基金2023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56名杰出科技工作者荣获202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其中,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人,科学与技术进步奖32人,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3人。清华大学5位教师2位校友光荣上榜,其中,1952级校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戚发轫荣获“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范维澄院士和清华大学机械系长聘教授李德才荣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清华大学医学院长聘教授娄智勇,广西大学校长、清华大学土木系长聘教授韩林海,青海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梅生伟,2014级博士校友、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特级航天员刘洋荣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戚发轫
戚发轫,1933年4月26日生于辽宁省复县(现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1952—1953年在清华大学航空系学习,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
戚发轫院士是我国著名空间技术专家,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在载人航天器、卫星、宇航元器件和空间事业战略发展等领域作出了系统性的、创造性的重大贡献。他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载人飞船发展路线,带领团队攻克了载人航天器关键技术,所研制的神舟飞船圆满完成“神舟一号”至“神舟四号”无人飞行任务,“神舟五号”一人一天、“神舟六号”多人多天载人飞行任务,为我国空间实验室、空间站任务成功奠定坚实基础。他曾负责“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阶段的技术总体工作,主持攻克“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三号”多项技术难题,为我国通信卫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作出重要贡献。戚发轫院士热爱祖国、献身航天,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科技创新和工程管理领军人才,带领和鼓舞了一批又一批航天人为建设航天强国接续奋斗。
范维澄
范维澄,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拉夫堡大学名誉博士。范维澄院士长期致力于火灾动力学与防治技术、公共安全动力学演化、风险评估、预测预警与应急管理等领域研究,是我国火灾科学的奠基人,也是安全科学领域的开创者之一。他提出了火灾规律双重性理论,建立湍流与燃烧耦合作用的火灾动力学演化模型,创立了公共安全科技体系的“三角形”基础理论,创建了事件链——预案链综合预测预警和决策指挥技术,研发出国家应急平台核心软件和成套应急装备,以及“应急一张图”协同会商技术和系统。范维澄院士创建了公共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会,长期担任科技部、住建部、应急部等部委公共安全领域战略咨询专家组组长,担任“国家安全学”“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评议组首任召集人,发起成立了亚太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亚澳火灾科学技术学会等。范维澄院士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亚澳火灾科学技术学会首届终身成就奖、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杰出贡献奖;获2018年度国际埃蒙斯奖和国际斯约林终身成就奖。
李德才
李德才,清华大学机械系长聘教授,特种密封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密封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密封专业委员会主任等。李德才教授致力于我国核能、航空、航天等领域重大装备关键基础零部件的研究开发,特别是在极端工况磁性液体零泄漏长寿命动密封的研发方面,取得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在多学科与机械学交叉的基础上,发明了耐宽温域高性能磁性密封技术、耐酸碱长寿命磁性液体动密封技术、耐强核辐射高可靠磁性液体动静密封技术,取得的原创性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国内外300多家单位。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18件、美国及日本发明专利28件,获软件著作权24项,独立出版专著5部。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6项、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评审团特别嘉许金奖1项、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2项、纽伦堡国际发明展金奖2项。获得“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者、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负责人、全国模范教师、当代发明家、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等几十项荣誉称号。
娄智勇
娄智勇,清华大学医学院长聘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农工党第十七届中央健康中国建设工作委员会委员等。娄智勇教授主要从事高致病性病毒感染和复制的分子机制和抗病毒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在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重要病毒的转录复制机制领域开展了系列原创工作,揭示了病毒转录复制复合体的组装模式,阐明了病毒RNA合成、复制校正、加帽等过程的关键机制,发现了新的药物靶点,为抗病毒药物研发提供关键科学基础。在包括《细胞》《自然》《科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系列研究论文。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并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4项。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中国医学科学领域十大进展、教育部高校十大科研进展、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等。曾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谈家桢创新奖、树兰医学奖等。
韩林海
韩林海,工学博士,广西大学校长,清华大学长聘教授。长期致力于钢管混凝土结构领域研究,构建了其全寿期安全性分析理论与设计技术体系,创新性发展了高性能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形式,实现了大型复杂土木工程主体结构体系安全适用范围的拓展。其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主体结构设计,包括北京中国尊、广州新电视塔、雅安干海子特大桥、凉山金阳河特大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等标志性工程,技术与经济效果显著。推进了钢管混凝土结构标准化体系建设,主持制定了国家标准《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技术标准》GB/T 51446-2021,主导了首部钢管混凝土结构ISO国际标准:获授权主持制定ISO/DIS 16521 Design standard for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CFST) hybrid structures。以第1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2022年)、标准科技创新一等奖(2022年),并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标准科技创新奖”标准大师称号。兼任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筑工程)副理事长,国际标准化组织“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委员会(ISO/TC71)主席顾问组委员,中、美、英三国土木工程/结构工程(师)学会期刊副主编等重要学术职务。担任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研究院院长、省部共建特色金属材料与组合结构全寿命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梅生伟
梅生伟,青海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IEEE会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工技术学会/自动化学会会士,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大型风光发电调控”学术带头人,国家能源局储能示范工程首席科学家,中盐盐穴公司首席科学家,中国长江三峡新能源公司首席专家。长期从事电力系统控制以及大规模新能源安全输送、高效消纳和清洁存储研究,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提出了电力系统非线性鲁棒控制理论,主持研制大型同步发电机非线性鲁棒励磁/调速工业控制器,显著提升了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水平。建立了复杂电网自组织临界理论和分析方法,主持研发交直流系统连锁故障主动阻断平台,有力保障了西电东送六大输电通道安全运行。创立了工程博弈论新学科方向,提出多主体、多目标、不确定系统优化调控理论,有力支撑了大规模新能源高效消纳。提出了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路线,主持建成国家储能示范工程“江苏金坛60MW/300MWh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实现我国在世界压缩空气储能行业技术研发和工程实践双引领。获国家科技进步和自然科学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一等奖12项、首届高景德科技成就奖、青海省最美科技工作者、中宣部最美科技工作者100名宣传人物等荣誉。
刘洋
刘洋,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特级航天员。刘洋先后执行了神舟九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和“二级航天功勋奖章”获得者。2014—2018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
何梁何利基金由香港爱国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于1994年创立,旨在奖励中国杰出科学家,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29年来,共遴选奖励1582位杰出科技工作者,成为我国社会力量创设科技奖项的成功范例,为激发我国科技发展的活力、培养自主创新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