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马识途:百岁兄弟著书 忆百岁人生

2014-08-21 |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瞬间我已经在这个并不叫人愉快却又充满希望的世界里活到一百岁了。回首百年,我是怎么走过来的,自己也说不清楚。好像从幼年发蒙到风烛残年,我一直是在走路,一直在为寻找什么而走路。到底要寻找什么,找到没有,我也没有一直弄明白,空有一个识途老马的名字。有时我觉得自己已经找到了人生的道路,真正识途了,可一下又被人说是走错了路,老马失途了,转过头来又说我走的是正道,老马还是识途。这一时识途,一时失途,我自己都弄糊涂了。 ——马识途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独家探访百岁老人马士弘马识途兄弟,揭秘两位百岁老人的百年兄弟情。其实,马识途并本不愿再接受访问,他说闪光灯会让眼睛不舒服,但他和哥哥的合影却很少,所以听说要和哥哥拍合照,才欣然答应。马识途说,他和哥哥从小一起同吃同睡同读书,自幼感情甚好,八岁后分开,之后重逢,性格虽不同,但出奇的融恰,几乎没有发生过冲突。志向兴趣也非常相近。这一百年来,从未吵过一次架。

据了解,马士弘马识途老人的故事极具传奇色彩。新中国成立前,兄长马士弘为国民党军官,弟弟是中共地下党员,兄长是黄埔军校毕业,弟弟是西南联大毕业,兄弟俩均为杰出人士,但所走道路截然不同。马识途说,“分开后的10多年,我们偶有见面。1941年的时候,我在重庆被特务追捕,还是三哥特地从家乡过来,利用他的身份掩护我脱身。”马士弘说:“从19378月的上海淞沪战役起到19458月日本投降,我都在抗战第一线。”抗战期间,马士弘、马识途两兄弟都没见过面,直到1950年二人才重逢,大难不死,不禁感慨涕零。

马士弘 1911年生于四川忠县(现重庆市),1934年从北平中国大学毕业后,投笔从戎。抗战八年,始终在第一线与日寇作战,参与了上海“八一三”淞沪会战、保卫武汉大会战、宜昌战役、石牌要塞会战、常德战役等五大会战和无数次防守战斗,累历险情。曾发表回忆文章若干篇,出版有《迎接新时代》《四川忠县石宝乡坪山坝上坝马氏家史·先父马玉之生平述略》等书。

马识途 著名作家,电影《让子弹飞》原著作者,原名马千木,1915年生于四川忠县(现重庆市),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党的组织工作。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清江壮歌》《夜谭十记》《沧桑十年》,纪实文学《在地下》等。20141月,马识途举行了书法义展,卖出230多万,全部捐给了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为此,文学与新闻学院设立了“马识途文学奖”。

“五弟!”“三哥!”马士弘与马识途一见面就这样叫对方,已经叫了一百年。

百年人生,几番浮沉。百岁老人马识途的百年故事,将汇聚在即将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百岁拾忆》一书。而他的哥哥、103岁的马士弘也要推出回忆录《百岁追忆》。两本书的首发式将于84日上午10点在成都购书中心同时举行。两位百岁老人将于当日一同出席。

昨日上午10点,记者来到翰墨飘香的马老家,炎热的夏日,窗外知了闹不停,房间内却格外安静,马识途的女儿说,“三伯伯(马识途的哥哥马士弘)九点半就到了,在书房看书休息。”随后,二位老人一前一后走了出来。马识途面色红润,笑盈盈地和记者握手。身后,他的哥哥马士弘在家人的搀扶下也走到客厅。和马识途一样的谦和平静,只是被岁月侵蚀了笔直的腰杆。

据了解,马识途和哥哥马士弘最近一次公开露面是今年1月,当时“马识途百岁书法义展”在四川博物院开幕,兄弟俩一个拄着拐杖,一个坐着轮椅,同时出现在公众面前。活动现场,马识途被一群读者簇拥着,求合影,求签名。而一旁的马士弘悄无声息地坐在轮椅上,也没能跟弟弟说上两句话,便被晚辈们推走了。

弟 马识途100

著新书《百岁拾忆》 把往年的生活碎片拾掇起来

《百岁拾忆》是马识途去年创作,花了将近1年的时间,从“出生”说起,从为何“我名叫马识途的由来”说到“我的父亲”,还回忆了童年往事、初恋情愫和九死一生的革命生涯,他将百年的经历、所见、所思、所感变成文字,为了在漫漫其修远的长途跋涉中,留下一本沉浮沧海文字回忆录。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瞬间我已经在这个并不叫人愉快却又充满希望的世界里活到一百岁了。回首百年,我是怎么走过来的,自己也说不清楚。好像从幼年发蒙到风烛残年,我一直是在走路,一直在为寻找什么而走路。到底要寻找什么,找到没有,我也没有一直弄明白,空有一个识途老马的名字。”马识途在最后一章写道:“有时我觉得自己已经找到了人生的道路,真正识途了,可一下又被人说是走错了路,老马失途了,转过头来又说我走的是正道,老马还是识途。这一时识途,一时失途,我自己都弄糊涂了。”完成该书的写作后,他慨然回想,自己虽遭人算天磨,历尽沧桑,然而初志未改,眺望着朦胧的理想彼岸,他还要继续走下去。

马识途说,《百岁拾忆》是他为该书取的名字,当他得知哥哥也将出书,一问书名,《百岁追忆》,竟然发现如此相似的巧合,两人都不禁相视而笑。

他又介绍,哥哥马士弘的书是口述,由北京三联书店编辑张建安来采写和整理,稿子完成后,他通读了原稿,感慨万千。立即提笔为该书作序。称该书出版以此可见家兄之品格秉性,平生之作为遭遇,兄弟深厚之情谊矣。“我兄弟二人,生于书香之家,长于战乱之中。自幼同食同寝,同游同乐,同读古籍,同聆家训,养成刚毅近仁之德行,同怀悲悯报国之情志。”

兄 马士弘103

著新书《百岁追忆》 愿与弟弟来生再结未了缘

马士弘回忆,1971年,他满六十岁,那时五弟识途还没有恢复工作,每日常以读书写字作文抒发情怀。一个星期日,他去识途住处。弟兄几年不见,虽同处一城,却犹如咫尺天涯,音讯隔绝。见面后,相互拥抱,唏嘘感叹,犹如隔世。庆幸劫后余生,互慰互勉。

10年前,马识途到北京,住在长女翠兰家,春节前接到哥哥的信后,回信谈到往事,信中说:“手书收到,奉读之余,感慨良多,所言童年旧事,历历在目,欢娱之情,非可言状。后虽江湖浪迹,天各一方,然远思遐想,未尝或已。新中国成立后虽职守不同,而遭际坎坷则一。所幸劫波渡尽,无悔无愧,兄弟同登寿域,子孙各有所成,晚景堪娱,足为安慰耳。望兄或读或写,或游或憩,优哉游哉,颐养天年,擅自珍摄,一切放开,则天地自然豁达也……”随信,马识途还寄给他自己在北京的照片和一张春节贺卡一张,以表兄弟之情。

“前两年,我因病住院,五弟得知后,即让次女马万梅给我送来一千元钱,我非常感动。想到近几年五弟因担心我的生活,常让万梅送来资助金,病榻之上难以入眠。遐思万千,感慨不已。”马士弘于当晚深夜给弟弟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写道: “回顾一生,虽不是九死一生,但也是风雨兼程,坎坷备尝,中年又逢社会变革,时移势变,在政治夹缝洪流中艰难应渡,几次政治运动狂潮中要不是你明示暗助,我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困难年代,儿女众多,生计艰难,你从微薄薪俸中挤出相助,八年不断,常告诫儿女永不忘此雪中送炭之恩德……昨夜美美送来一千元,坚拒不得,我真不该向你叙述我的病情,劳你牵挂资助。近年来你多次资助济困,既在生活上关照备至,又在精神上慰勉有加,大恩不言谢,愿‘与君今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缘’……”

长寿之道

不言老,要服老。多达观,少烦恼。勤用脑,多思考。

兄弟两人均百岁以上,实属罕见。马识途除了有一个103岁的哥哥马士弘,弟弟马子超也90多岁,还有个妹妹马淑君今年80多岁了。马识途说,他的九十多岁的弟弟还时常骑着电瓶车在街上穿梭。马识途说,他们兄弟一起经历了贫富起落,经历了九死一生,到了暮年,更应该修身养性,淡泊宁静,颐养天年。

马士弘虽听觉不灵但思维清晰,仍每日读书看报写作几小时,聊天的时候目不转睛看着对方,他性格十分谦和,一直让记者入座不要客气。马识途的女儿马万梅搬来沙发让老人坐,马识途和马士弘都不由自主地从凳子上站起来,进行指挥。马万梅哭笑不得地“命令”道:“爸爸、三伯伯你们坐好,你们当心自己摔倒了!”

近年来,也常有人问马士弘长寿之道。他说自己与五弟马识途总结了“长寿三字诀”:不言老,要服老。多达观,少烦恼。勤用脑,多思考。能知足,品自高。勿孤僻,有知交。常吃素,七分饱。戒烟癖,酒饮少。多运动,散步好。知天命,乐逍遥。此可谓,寿之道。

马士弘说一位老师教过他:“一个人生活只要能争取做到:外延上的广度,内涵上的深度,空间上的大度,时间上的长度。此名之为人生四度。感觉到自己的工作、读书、写作不是迫于外界的压力,而是基于内在的动力,以此作为精神支柱,就能做到老而不老。”

马士弘根据读书心得,总结出“人生十要”,提到要活到老,学到老,要知足常乐等,在书中写了“人生十要”,这是他八十五岁时所写。当时爱妻先他而去已四年了。他过着凄凉枯寂生活,方知老来有伴之可贵。五弟马识途还亲笔书写曹孟德所作《龟虽寿》一诗,给他激励。“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陈谋 刘婧如)

转自《成都商报》2014723

相关新闻

  • 252014.05

    百岁马识途北京行系列之:马识途百岁书展

    2014年5月24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四川省文联、四川省作家协会协办,举办了《马识途百岁书展》祝贺马老百岁寿辰。

  • 142014.01

    “马识途百岁书法展”在四川省博物院举办

    103 岁哥哥 92 岁弟弟 82 岁妹妹……齐贺百岁办展马老淡然一笑:远未得法,敬请赐教 马识途(100岁)、哥哥马士弘(103岁)、弟弟马子超(92岁)、妹妹马淑君(82岁)(左起)合影留念昨日成都晴好,上午四川省博物院迎来了四位特殊的老人,他们分别是100岁的马识途、103岁的马士弘、92岁的马子超、82岁马淑君四兄妹。“马识途百岁书法展”在这里盛大开幕,这次书法展还有特殊的意义,马氏兄妹和众多的亲朋好友及各界代表一起为...

  • 052021.08

    百岁人生的“美”与“乐”

    在北大畅春园许渊冲先生的书房中,悬挂着一幅墨宝:“译古今诗词,翻世界名著,创三美理论,饮彤霞晓露”。这正是他一生工作的写照。在清朗明媚的初夏,我们再也看不到他在灯下展卷翻译的背影。但是,许渊冲先生毕生追求、创造的“美”与“乐”,将一直烛照着后辈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共同创造更辉煌的翻译事业。

  • 262014.05

    马识途学长百岁书法展在京举行

    “我不是来向朋友们告别的,我还想参加下一届全国作代会呢!”5月24日,由中国作协主办的“马识途百岁书法展”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启幕,著名作家马识途精神矍铄亮相展览现场并幽默致辞。

  • 192022.09

    百岁杨苡的翻译人生

    刚刚过了 103 岁生日的杨苡(1938-1940外文),曾就读于西南联大外文系,是著名翻译家,代表译著《呼啸山庄》畅销数十年。在她看来,翻译是“一种奇妙的文字游戏,它使你夜不能眠,但最后你尝到它的甜味”。“这是一种玩法”是她现在的口头禅女儿赵蘅有时甚至觉得母亲就像一个小女孩,“并不是她样子有多年轻,而是她仍然思维活跃,活力四射,对什么都感兴趣,对什么都好奇”杨苡近照。赵蘅供图“这真是一种奇妙的文字游戏,它...

  • 202014.06

    百岁马识途北京行系列之:老朋友为马老祝寿——邦定

    为了欢庆老马识途百岁诞辰,在京能走动的老校友、老朋友和部分已故老友的子女,6月6日假座展览路14号宴华园饭店,欢宴马老。本来是大家集资实行“罗汉请....

  • 202014.06

    百岁马识途北京行系列之:看望老校友严宝瑜——张彦

    马识途老校友虽已百岁,书展后仍有许多活动。现在转发他6月11日专程去北大看望不能出门多年的老同学严宝瑜时的感人照片,可从中选用。这样,可以作一个图文并....

  • 202014.06

    百岁马识途北京行系列之: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为马老祝寿

    2014年6月14日上午,在清华大学近春园餐厅,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为百岁老校友马识途先生祝寿。

  • 262018.02

    著名百岁作家马识途:“终亲见,我中华崛起美梦成圆”

    过隙白驹,逝者如斯,转眼百年。忆少年出峡,燕京磨剑,国仇誓报,豪气万千。学浅才疏,难酬壮志,美梦一朝化幻烟。只赢得了,一腔义愤,两鬓萧然。幸逢革命真传....

  • 132019.06

    百岁恩师春常在

    我的恩师杨苡,今年已届百岁高龄。她是众所周知的世界名著《呼啸山庄》中译本的译者。我和她相知相识40余年,包括最初的八九年里,当时还在国内的我,曾经隔三....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