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刘绪贻:百年学术人生路

2014-11-15 |

  当记者在病房见到百岁老人、武汉大学教授刘绪贻时,他正在写日记。“只要身体吃得消,我就坚持每天写。”除了写日记,让刘绪贻坚持了一辈子的事情便是做学问。从事学术研究,是刘绪贻自学生时代起便有的梦想。

  以学术为志实现人生价值  

  1913年,刘绪贻出生于湖北黄陂的一个贫寒知识分子家庭,时而辍学助耕。父亲离世后,本不富裕的家庭陷入困顿,刘绪贻在亲友的接济下勉强读完高中。

  1935年夏,刘绪贻考取北京大学化学系,但因缴不起学费而无奈放弃。之后,他报考了不交学费、还发放一定零用钱的军需学校。然而,军需学校的清规戒律和思想钳制使他难以忍受,半年后他“开小差”跑回武汉。

  离开军需学校后,向何处寻觅?这时,刘绪贻得到一个信息:清华大学每年设有10个公费生名额。于是,刘绪贻一边做家教,一边复习备考。功夫不负有心人,1936年夏,他顺利考取清华大学的公费生,先后师从陈达、潘光旦、李景汉、吴文藻、费孝通等学习社会人类学。

  1940年,刘绪贻毕业后,在重庆的国民政府经济部和社会部工作。然而,国民政府的腐败统治很快使他陷入失望与痛苦之中。“经过各方面权衡, 我觉得如果想为国家、为人民甚至为人类前途服务,并实现自我价值,最有可能的途径是从事学术研究。”此时,学生时代便萌生的学术梦再次萦绕心头。随后,他毅然辞职,考取自费留美资格,并获得湖北省政府公费补助,飞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攻读硕士学位。

三年后,刘绪贻学成归国,在武汉大学经济系讲授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等课程,自此开启了他的学术研究生涯。  

从社会学转向美国史研究

   从1947年到50年代初,刘绪贻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社会学教学与研究中。不过,“能否从事学术研究、研究什么、如何做研究,却‘每自不由人’”。后来,社会学被取消,刘绪贻不得不离开学校。直到1964年,武汉大学响应中央号召成立美国史研究室,从未忘情于学术的刘绪贻听说他有可能参与这一工作,便积极申请调回武汉大学。

  研究室成立之初,为筹建资料室,他带领两名青年教师,四处搜集资料,订购中外书刊,研究室的科研工作很快走上正轨。他们还率先编辑出版了资料性刊物《美国史研究资料》和《美国史研究通讯》。

  刘绪贻的美国史研究是从研究美国黑人运动史开始的。一方面是因为在美国留学期间,他亲眼目睹了黑人遭受种族歧视的种种情形,对他们的悲惨处境深有同感也深表同情;另一方面则正好能够和当时的形势结合起来。

   填补战后美国史研究空白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特别是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后,两国各领域的交流和往来日益频繁,国外关于美国和美国史的图书资料源源不断进入中国。”刘绪贻说,此后他迎来了学术研究的春天。从1979年起,他的时间和精力基本全部用于学术研究。特别是1987年离休后,刘绪贻更是放弃了所有节假日,不分昼夜地研究美国史。

  1979年,刘绪贻和杨生茂应人民出版社之约,共同主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6卷本“美国通史丛书”。当时,国内对二战以后的美国史研究可谓几近空白,因此,最后两卷——《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和《战后美国史》的编撰工作被不少学者回避。最终,刘绪贻承担起了这两卷的主编和编撰任务。也正因此番“迎难而上”,刘绪贻创新性地揭示了罗斯福“新政”导致经济“滞胀”的规律。从策划到出版,这部巨著耗时24年,获得了学界的高度认可。

  回顾一生曲折的学术生涯,刘绪贻感慨地说,“曾有几次,我拒绝高官厚禄,坚守学术岗位;也有几次,因客观环境被迫离开学术岗位,我都千方百计转了回来;即使在非学术岗位工作,我也结合所从事的工作进行研究,发表论文。”这位百岁老人在学术方面取得的累累硕果,与埋藏在他心底的那份执着与热爱密不可分。(明海英)

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113

相关新闻

  • 162018.11

    漫漫人生路,与你相守。

    2010年neptscorpio与Ivy在纽约订婚。 【neptscorpio简介】清华大学自动化系2002级本科和2006级硕士,耶鲁大学博士毕业,现在EA(Electronic Arts)工作。同时独立制作电影与写作。

  • 072010.06
  • 092010.04
  • 092024.09

    百年学术谱系中的万绳楠先生

    万老师就读西南联大和清华大学本科及研究生期间(1942—1949)的导师,是著名史学家陈寅恪(1890—1969)先生。万老师是江西南昌县人,而陈寅恪老家的义宁县就是今日九江市修水县。两人是比较近的老乡。

  • 182017.09

    “啤酒大师”的励志人生路——记精仪系1975级校友郭杰

    郭杰,1975年作为工农兵学员,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机51班。1979年毕业时,他响应国家号召,“工农兵学员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 072022.12

    黄克智先生:我的学术人生

    本文是2018年黄克智院士在中国力学学会“大师面对面”活动中所作报告整理成的文章《我的学术人生》,已刊载于《力学与实践》2018年第2期。 今天到这儿来非常高兴,因为遇到很多熟人,其中有的是我过去的学生,有的是我认识的青年朋友,并且很多是从外地赶来。尤其让我感到很荣幸的是还有很多年龄超过青年这个阶段的朋友。所以今天我以非常愉快的心情来给大家做报告。我所要讲的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我的自我介绍。我叫黄...

  • 262010.04

    清华百年校庆百场学术活动首场论坛举行

    4月25日上午,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年百场学术活动首场论坛在主楼接待厅举行,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作了题为“百年清华,继往开来——清华大学学术研究回顾与展望”的精彩演讲。

  • 192009.08

    刘绪贻:忆挚友史国衡教授——一位潜力被扼杀的社会学家

    刘绪贻(1940社会)一、初建交1929年初,我随父亲刘伯秋从湖北省黄陂县北乡的一个小山村罗家冲来到武汉市。同年9月,考进了湖北省立汉阳第十二中学。高我一班有个也是刚从农村来的同乡同学柳届春,他的父亲和我的父亲相识,他的亲叔伯妹妹和我婴幼儿时期订有婚约。他思想开朗,品学兼优,学习成绩冠全班,还在当时报纸上发表过很不错短篇小说。我的学习成绩虽也是全班之冠,但自觉有逊于他,而他却与我惺惺相惜,关系很好,还帮...

  • 132020.04

    百年风华 七彩人生——为母亲刘缘子送行

    百岁老人刘缘子妈妈于2020年4月9日安详仙逝,噩耗传来,不胜悲哀……

  • 232016.06

    王佐良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日前,“全球化时代的契合:王佐良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暨清华大学图书馆王佐良著作专架揭牌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研讨活动由清华大学外文系、欧美文学研究中....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