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他赴缅甸在中国驻印军中担任翻译,亲历打通滇缅公路的种种战役
★他与孙立人是校友,参与创办东北清华中学(鞍山一中前身),出任校长时年仅23岁
★他是我国首条高速公路——沈大高速公路专家顾问组组长;他的经历几乎就是新中国桥梁的发展史。2012年,时年89岁的他获得“茅以升科学技术奖·桥梁大奖”,这是我国桥梁工程界最高荣誉
王伯惠
王伯惠,1923年5月1日生于四川省盐亭县。
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在92年的人生时光中,刻录着时代多彩的变化。
十六岁的大学生
王伯惠自幼聪颖,3岁就识字读书,6岁入小学时直接跳至最高年级。初中毕业时,他才12岁。1936年,王伯惠考入全省最好的高中——省立成都中学,三年后又考入西南联大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北大、清华、南开在抗战期间联合成立的大学。因北大、南开均无工学院,王伯惠实际上考入了清华的土木工程系。)此时,他刚满16岁,尽管年纪小却成绩优异,物理、数学常得满分。大一暑假时,物理老师张文裕(英国剑桥大学毕业,新中国高等物理研究所第一任所长)找到王伯惠,劝他转到物理系。他答应了,几天后却接到母亲病逝的电报。返家奔丧中,王伯惠得了疟疾只好休学一年,再回学校已是1941年夏天。在同学们劝阻下,他仍留在土木工程系。
大学生活,紧张而有趣。课堂上,几乎天天考试。课后,又得去“抢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很小,只能容纳100多人。每天晚6点,学生们就在图书馆门前排起长队,7点一开门便蜂拥而入。西南联大的校风是自由民主。一次,王伯惠以笔名“黄博位”在学生们办的墙报上发表了一份犀利“建议”,要求适时请讲解文学的老师授课,调剂工学院的枯燥生活。第二天,生活指导委员会主任就打听“那个黄博位是谁呀?”王伯惠以为非挨训斥不可,嗫嚅地回答“就是我”,主任笑了笑,没说什么。大二时,为建设洱海发电站,王伯惠去大理搞测量,当地有一名景“苍山雪”(大理背倚点苍山,唐将李密曾发重兵攻打,全军覆灭,奸相杨国忠以捷上报,异乡枯骨无人安埋,只有点苍山上的白雪年年“哀悼”。)他即兴写下一首《菩萨蛮》:“一脉苍莽镇迤西,钟灵王气胜碧鸡。金岭雪初睛,横腰玉带云。巍巍千年峙,历尽兴亡事。是谁伴孤忠?满山雪映松。”
每个人的命运都与时代紧密相连。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不到三个月,日军占领了香港、新加坡、越南,进犯英国殖民地缅甸。此时,中国沿海一带已被日军占领,国际军援物资运输完全依靠滇缅公路,为保卫这条唯一的国际通道,1942年3月,中国派遣10万远征军赴缅作战。然而,远征军失利,缅甸全境沦陷。部分远征军撤抵印度重新装备整训,并改称中国驻印军。按盟军协议,中国负责补充兵源,英方提供给养、服装,美方提供军火、装备。1943年2月,中国驻印军反攻缅甸。因中国驻印军各团、营都配有美军联络官,需要大量翻译,中国政府决定:征调国内各大学应届毕业生从军,做两年翻译。就这样,王伯惠的人生发生了转折。
应征入伍赴缅作战
1944年1月的一天,王伯惠在工学院布告牌上看到驻印军新38师师长孙立人发来的一封函电,大意是征求工学院15名毕业生赴军中担任翻译。他立即报名。
孙立人,1900年生于安徽,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先学土木工程后转入弗吉尼亚军校学军事。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中,他曾率少数兵力从上万日军包围圈中解救出7000名英军,获得英国女王颁发的帝国勋章和美国总统颁发的丰功勋章,被称为“东方的隆美尔”。由于西南联大工学院院长施嘉炀是孙立人同班同学,孙立人遂向西南联大工学院征要翻译。
1944年2月16日,王伯惠一行15人飞抵印度,接受十天军事训练后,赴密林深处的新38师指挥部面见到孙立人。这是他第一次见孙立人。只见孙立人身着一套暗黄色英式军服,面庞清瘦,脸有胡须,言语不多,除嘱咐打仗必须服从指挥和注意安全外,又征求大家有何意见。王伯惠说道:“我是学土木工程的,希望能做一些工程工作。”第二天,他就被分到工兵营,显然,孙立人同意了他的请求。
此时,驻印军正攻打孟关。孟关是缅甸北部重镇,由号称日军“常胜军团”的18师团固守。驻印军采取远程迂回至敌后的办法,突袭日军。日军溃败,遗尸757具,师团长田中新一逃走,师团关防印章被驻印军缴获。王伯惠将这枚印章拓印多份,分发各参战部队留作纪念。为庆贺胜利,随军的“鹰扬剧团”演出京戏《八大锤》犒劳大家。《八大锤》的剧情是岳家军大战金军,精彩的表演令大家掌声雷动。王伯惠大学期间没看过一部戏,却在前线看到如此高水平的京戏,格外惊喜。让他开怀的还有:曾立下誓言“不到孟关不刮胡子”的孙立人,这时也把胡子刮掉了。
工兵既要像步兵一样战斗又要像工人一样劳作,十分辛苦。一天,当地人前来报告:几名逃散的日军躲在附近的草丛里。王伯惠等人随同留守的一位排长立即前往抓捕。大家散成一个包围圈,一边放冲锋枪一边向前推进,结果,被困的日军引爆手榴弹自杀了。
1944年秋天,驻印军在收复了缅北政治、经济中心密支那后,重新组编成新一军和新六军,孙立人任新一军军长,王伯惠调至新一军军部翻译室。一天,翻译室主任通知他:“军长想在密支那修建一座印缅抗日阵亡将士公墓,墓址选在城郊一片树林里。军长要求你具体提出规划。”他马上着手制定方案,但因部队已南下八莫、军部必须跟进,公墓一事只好搁浅。
监建印缅抗日阵亡将士墓
在八莫,王伯惠深刻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性。八莫位于伊洛瓦底江畔,是滇缅公路由滇入缅第一大城市。日军据险顽抗,战斗十分激烈。相持数日后,日军在一个晚上偷偷撤去。后来,王伯惠从当地人口中得知:一百多名日军藏在江中大草垛下面,靠着口含露出水面的芦管换气,才顺流而下逃走。走进八莫,偌大一个城市,满地是死尸,没有一个活人,没有一处完整的房屋。
攻打八莫期间,孙立人就派人取道南下,占领了中缅边界重镇南坎。南坎位于瑞丽江边,江的对面就是中国云南,因此必须架设跨河大桥——贝雷吊桥。贝雷吊桥是英国工程师贝雷在二战期间设计的一种军用装配式钢桥,可由一岸向对岸推进。架设任务由美国两个工兵连负责,新一军派王伯惠前去学习和协助。由于所建吊桥的跨径超过规定限度,盟军特意从北非战场调来贝雷助手卡瑞上尉进行指导。卡瑞上尉亲切和善,还送给王伯惠一本《悬索式贝雷吊桥军用技术规范》。一个多月后,吊桥建成,王伯惠乘车过桥体验了一次“回国的喜悦”。事后,他写了一份修建贝雷吊桥的技术报告寄回母校西南联大土木工程系。那本《悬索式贝雷吊桥军用技术规范》,他则于2010年赠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1945年1月27日,新一军攻克芒友。同日,国内的滇西远征军攻克畹町。芒友和畹町是滇缅公路上缅、中两国的边界城市,相距28.3公里。第二天,新一军即与滇西远征军在芒友会师。会师典礼上,许多人都热泪盈眶,“打到东京去!”的口号声经久不息。随后,新一军攻克滇缅公路的终点腊戌,滇缅公路全线打通。紧接着,新一军与英国军队在乔梅会师,反攻缅甸战斗全部结束。缅甸之战,是二战期间中国军队作为主力参加的唯一一次国外战役,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第一次派兵出国御敌的战役,共歼灭日军18万。
1945年5月,新一军开始空运回国,前往广西。王伯惠被派往密支那机场作翻译,办理军运,直至7月最后一批伤病员运送完毕才起程回国。到达广州后,他被分配到军务处管理汽车和工兵器材,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在密支那没有建成的印缅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竟在广州得以修建。他奉命负责监建。
印缅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由清华留美建筑师过元熙设计,征派600名日本战俘施工赎罪。每天早上,王伯惠和过元熙一起给战俘们讲解技术、安排任务。遗憾的是,1946年3月王伯惠随新一军调往东北。该公墓1947年9月建成,1993年被广州市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鞍创办清华中学
到达东北后,鉴于两年征调期已满,王伯惠办理了退伍手续。孙立人找到他:“你退伍了,一时没工作,正好我在鞍山办学校,你也是清华学生,责无旁贷。”
孙立人为何会在鞍山办学?原来,孙立人一生重视教育,认为“抗战期间所以会有许多出卖国家民族的汉奸,便是教育失败、教育落后的表现。”他对清华大学有着极深的感情,曾公开表示:“生我者父母,树我者清华”。新一军进驻鞍山后,军部设在日本人留下的一所中学里,孙立人见校舍很好,就想利用该校址办一所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他甚至认为:“鞍山有如美国的匹兹堡,将来必定会发展成为钢铁中心,需要大量人材。这个学校也要发展成为如美国麻省理工大学那样的大学。”因此,申请了包括后来二一九公园在内的很大一片土地做为校址。为了筹集建校经费,孙立人还成立了一个董事会,自任董事长,董事共有七人,均为留学美国的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校友。
1946年8月初,王伯惠来到鞍山,随同一个工兵排测绘校址、整修校舍、配置教具……在这所学校里,23岁的王伯惠担任校长。为何孙立人选中王伯惠?王伯惠没问过,只觉得:“我是学土木工程的,更适合参与建校。”
筹建中,王伯惠常与孙立人商量有关问题。比如校名,孙立人想叫“鞍山清华中学”,王伯惠建议:“东北刚光复,正规的、有质量的中学为数不多,改名东北清华中学,更有利于面向全东北招收精英学子。”孙立人感觉不妥:“叫东北,名字太大,容易引人误会,而且难免将来会有其他清华校友在东北办学。”王伯惠解释道:“自来清华是一家,如果别的清华校友想创办,我们可以合办,也可以分校。”最终,孙立人点头同意。这也是东北唯一一所清华中学。在王伯惠的建议下,孙立人还同意开设初中部和高中部,每年招收600人,三年达到1800人的规模。为此,王伯惠前往北平招聘了一批西南联大毕业生做教师……
1946年10月12日,东北清华中学正式开学。开学典礼上,王伯惠强调东北清华中学与军队没有一点关系。他说:“在鞍山,人们对这所学校还不熟悉。有一次,我从火车站出来想叫马车到清华中学。马车夫不知地方,讲了好半天,他才恍然大悟说:‘哦,你是说新一军中学?我知道了。’诚然,由筹备直到目前开学,几乎全部的负责人都是新一军借调来的……但,这并不是一个军事学校,也不是‘新一军中学’。它是和其他中学一样的一所学校。”
王伯惠八十岁生日时,曾就读东北清华中学并担任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炮兵副部长的赵文光贺诗一首:
巴蜀精英志弥坚,苦读联大寄西南。
投笔从戎征印缅,抗日救国冒烽烟。
兴教清华誉东北,运筹筑路壮岭南。
泰松华柏春常在,敢与彭铿战一盘。
营救闻一多的学生
像清华大学一样,东北清华中学倡导自由民主。校庆时,学生们可以演唱《雷雨》、《万元钞票没人要》等抨击时弊的歌。鞍山解放前后,东北清华中学参加革命的师生,在鞍山各中学中人数最多。
一天,鞍山驻军的两位军官找到王伯惠,要拘留国文老师康伣。康伣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毕业于西南联大中文系。抗战胜利后,她到锦州大学任教,因牵涉学潮火烧校舍一事,转到东北清华中学任教,深受学生们喜爱。得知两位军官来意,王伯惠对领队的上尉说:“你们是否弄错了,她是一个女老师,面貌慈祥、态度温和,哪里像是闹学潮、烧房子的人。”对方不肯罢休,王伯惠使出“杀手锏”——“这所学校是孙立人将军创办的,不少老师也是军队里下来的人,有什么事情,学校可以负责。”对方只得让步。然而,过了一段时间,突然有军人去康伣家将其抓走。王伯惠闻讯后,马上换上做翻译官时的军服,赶到市政府。在市政府,王伯惠看到,抓人的正是上次来学校的那名上尉。上尉看见王伯惠军装上的少校领章,变得很客气:“有些新情况需要找康老师核实一下。”王伯惠斩钉截铁地回答:“以后如有事,请直接找我,不要去麻烦一个弱不禁风的女老师了。”说罢,将康伣带回学校。此后,再没有军人抓过康伣。
虽然只是一所中学,东北清华中学却实行导师制,学生可以任选一位作为自己的导师,辅导学业、指导思想。学生一律住校,每天下午3至5点必须到体育场锻炼身体……很快,东北清华中学的教学质量被鞍山人评价为“清华中学一年顶其他学校二年”。1947年夏天,王伯惠前往清华大学,向梅贻琦校长汇报东北清华中学办学情况,并建议东北清华中学每年可保送几名优秀毕业生免考进入清华大学,获梅校长首肯。
由于只向学生收取很少的学费,办学经费日渐紧张。学校只好派人去辽北一带购买6万斤高粱米,除一部分留做伙食外,其余抛售补贴开支。到了冬天,王伯惠拿不出更多的钱买煤。一个冬日,孙立人来到学校,在走廊里察看教室内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情况。从教学大楼后门出去时,孙立人见后门大开着、一股冷风刮进楼内,就笑着对王伯惠说:“if you want save the coal,you must close the door(如果你想要省煤,就得把门关上。)”王伯惠很惭愧,马上去关门,随后又安排人在门上安了弹簧。
1947年5月,孙立人被罢黜兵权调往南京。1948年2月19日,鞍山解放,清华中学改名为新华中学,老师们留校任教,王伯惠则被鞍山专署推荐到新组建的辽宁省政府,由此,他成为我国公路桥梁界的巨匠。
参建中国第一座888米悬索桥
在辽宁,王伯惠先后在省公路局、交通厅等部门任职,主管全省公路桥梁建设,他的经历几乎就是新中国桥梁的发展史。
东北解放后,人们用大兴安岭松木大量修建木桥。施工中,王伯惠发现所采用的前苏联木桥标准图用料过多,就提出改进方案,一下子节省五分之一的木料。到了1956年,由于钢材紧缺,全国各地掀起修建石拱桥的热潮。石拱桥只须石料和水泥,造型美观且寿命长久。在王伯惠的主持下,短短六年里,辽宁建成了数十座大型石拱桥,而且技术上屡有创新,其中拱桥零下温度合龙被纳入全国设计规范。及至建设中可以分配到钢材了,王伯惠又带人修建多座钢筋混凝土桥梁。最著名当属在彰武县建成的柳河桥。这座桥全长620米,31孔跨径20米。建设时,由于河床上全是细沙,行人站在其上都要下沉,何况建桥?王伯惠思索再三,决定冬季施工:在冰上钻孔成桩,再将事先做好的立柱、盖梁运到冰上安装,不到两个月桥墩立好了,此时再安装桥梁上部就不受限制了……至今,这种“从下部到上部构造全部预制装配”的方法仍处于全国领先地位。1980年,中国引进斜拉桥,时任省交通科研所代所长兼总工的王伯惠意识到这种新型桥梁的发展前景,遂以正在计划修建的大洋河桥为对象,展开全面研究。研究成果在业内被认为“对我国斜拉桥的发展具有开创性和启蒙性”。
离休后,王伯惠受聘担任我国多座著名大桥设计、建设顾问,九江大桥、落溪大桥、汕头海湾大桥、安庆长江大桥、八一大桥……都有他的足迹。1992年,为迎接香港回归,广东省筹建虎门大桥,这是中国第一座888米大跨径现代悬索桥,广东省邀请王伯惠在内的十多名顶级专家担任顾问。当时,这座桥是自行设计还是聘请国外专家,引发争论。王伯惠旗帜鲜明——自行设计,这一观点终占上锋。开工后,69岁的王伯惠在工地上足足呆了一个月,他也是第一个赴现场监理施工的“顾问”。正是在现场,担任总监的王伯惠发现因为缺少施工规范、监理规章,许多事情做得无序。于是,在他的提议下,我国出台了第一部大跨径悬索桥施工规范和监理规章。1997年虎门大桥正式通车时,王伯惠笑得特别开心。
从木桥到石桥,从钢筋混凝土桥到大跨径悬索桥……王伯惠参与设计、修建的大桥已逾百座。2012年6月,时年89岁的王伯惠获得“茅以升科学技术奖·桥梁大奖”,这是我国桥梁工程界最高荣誉。
揭开世界最大石拱桥之谜
生命,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发散着光彩。
文革中,王伯惠被下放到昌图县。期间,他发现农村道路缺桥少涵,就设计一套农田小桥涵定型图。由于经济实用,这份图纸在全省被推广使用。1975年,海城大地震将正在建设的辽河大桥震毁。辽河大桥属国防投资,因施工条件恶劣,两年只建成几孔引桥,被交通部批评为“少慢差费典型”。王伯惠临危受命,参与复建该桥。经过一年多的奋战,相继攻破了震害恢复、深水基础、T型钢构悬臂拼装三大技术难关,如期完成建设。
1985年,62岁的王伯惠离休。此时,已主持修建多条公路的王伯惠正担任沈大高速公路专家顾问组组长。沈大高速公路是我国第一条建设的高速公路。为此,王伯惠曾赴德国考察。所闻所见,令他深感中国公路的落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正值中国高速公路起步阶段,各种观点激烈交锋。王伯惠发表多篇文章力挺建设高速公路。时间是最好的证明,如今,有谁会说他当初的观点有错呢?设计沈大高速公路时,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立交工程。王伯惠收集了很多国外资料,终于顺利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王伯惠为人乐观开朗,对待学术问题特爱“较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他看到一份资料:挪威至瑞典的绥依纳松特桥建于1946年,跨径155米,是世界最大跨径石拱桥,王伯惠很怀疑:“石拱桥皆须手工砌筑,这样大跨径的桥梁,发达国家应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他给瑞典驻中国大使馆写信,一个多月后收到瑞典大使馆寄来的资料。谜底终于揭开:绥依纳松特桥为钢筋混凝土桥,只因当地盛产花岗石,才以石料酿面。王伯惠马上著文,为中国九溪沟大桥正名——它才是世界最大跨径的石拱桥。
91岁的王伯惠曾有诸多头衔:中国公路桥梁学会荣誉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中国公路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理事、辽宁省桥梁学会理事长、“东北公路”杂志总编,等等。而且,他著作颇丰,每一部又都有着极重的分量。《无梁板桥》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关于无梁板梁唯一一部专著;《道路立交工程》被誉为国内第一部关于立交工程的经典之作;《斜拉桥结构发展和中国经验》为中国斜拉桥奠基之作……
年轻时奔赴国难;在鞍山主政东北清华中学;建国后成为我国公路桥梁界巨匠。这样的经历,世间——几人能有?
转自《鞍山日报》2014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