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清华大学自动化系1990级校友刘佳晨
人物介绍:刘佳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1990级校友。现任共青团中央统战部部长、全国青联秘书长。
时下,微信已经成为流行的通讯工具,对于刘佳晨学长也不例外。从发出邀请到最终预约采访,整个流程都以简洁的线上方式完成。从陌生到面对面交谈,我们从几个细节捕捉到了刘佳晨学长对母校母系的深厚感情:当我们向学长发送好友请求时,“清华系友”的署名很快就通过了认证;收到我们的访谈邀请,学长不仅欣然接受,而且认真细致地阅读了访谈文案。毕业多年却愈加浓厚的清华情结,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流露了出来。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1990级校友刘佳晨接受采访
3月1日下午四时许,我们一同走进中央主楼407会议室。十一年前,同样是在这间会议室,刘佳晨学长曾参加了自动化系卅三周年系庆座谈会,当时他回国不久,还在大连市信息产业局工作。此番时隔多年回到母校,“工作岗位变了,经历也多了,对学校的熟悉和亲近感却没有改变”,电梯中他主动向我们提起当年位于主楼四层的实验室。我们的访谈便在这样融洽的氛围中开始了。
难忘珍贵的清华岁月
“清华人是比较厚重的,校训讲‘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回忆起在母校受到的精神洗礼,学长放慢语速,结合在实际工作中的感受谈了他对清华校训的理解。“我认为每一个清华学生都要记住,自己一定要厚道。”
对于很多毕业后从事公共服务的清华人来说,在校期间的社工经历都是最难忘的回忆。“咱们学校讲双肩挑,这最早是老校长蒋南翔提出来的,要求我们一方面学习要好,另一方面还要做好社会工作。”本科前四年分别在班级、系团委从事社工,最后一年担任94级辅导员,提起这些经历,刘佳晨学长对很多事情的点滴细节都记忆犹新,给我们讲了一些知名系友、校友之间的生动故事。譬如,参加马约翰杯时,他在一万米竞走比赛中意外晕倒,时任自动化系党委副书记杨振斌老师的夫人曾熬粥并送至校医院探望。在刘佳晨学长看来,相比一些更加崇高的场合或言语,这些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才是在清华学习生活、从事社工等各种大大小小的经历中最难以忘怀的珍藏。
踏实奋斗为事业启航
翻看刘佳晨学长的履历不难发现,多年来脚踏实地的求学奋斗经历为他个人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8年清华硕士毕业后,他相继在美国攻读并取得了工学博士学位以及科学、统计学硕士学位,期间还参与了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的联合培养。2003年回国后,先后在大连市信息产业局、大连团市委、大连市中山区政府、共青团中央等单位工作。
“刚到美国时感觉找工作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有一天,师兄问我,有位教授想找人编点小程序,像小时工一样,薪酬不高,问我愿不愿意干,我说还是愿意干的。虽然那份工作就一个月的时间,任务也比较简单,但我做得特别认真。这样又过了几个月,师兄跟我说,他的老师希望录取我到他们实验组”。一个小项目的做与不做,看似简单的抉择,却为学长日后的事业发展铺开道路。“有一天,导师找到我,说霍尼韦尔有一个特别大的项目,需要找人写C/C++程序,问我愿不愿意去。尽管这个项目有些辛苦,而且需要自己开车前往30多英里外的公司总部工作,我依旧说愿意”。就这样,刘佳晨学长的职业生涯从霍尼韦尔开始拉开了帷幕。
“刚到霍尼韦尔公司工作时,遇到一些高层级的或保密性的会议,即便我是项目参与者,但作为一名普通技术人员还是没有资格参加。”事业起步阶段,方方面面的压力都是不可避免也是不能逃避的,刘佳晨学长依靠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业务能力,坚定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我在公司就是踏踏实实地编一些程序,慢慢也有机会参与系统分析和管理方面的工作,限制我参会的情况随之越来越少,因为很多关键环节我都有参与”。
在刘佳晨学长的海外奋斗经历中,没有辛苦的求职应聘过程,也没有特殊的关系背景扶持,一切都显得水到渠成与顺其自然,这都得益于清华人踏实厚重、勤奋务实的优秀品质。
祖国赋予的人生大舞台
取得美国大学的博士学位,并在一家著名跨国企业内站稳脚跟,或许是很多人职业发展的理想选择,可是这并没有让刘佳晨学长忘记曾深埋心中的抱负理想。“在国内,努力和奋斗是为了自己的祖国,有自己的平台,是自己为国家做的一份事业。应当说从开始出国的时候,我就没有打算要一直留在美国,始终觉得要把事业扎根在祖国。只有真心这样认为,我才会在美国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回国。”
2002年,辽宁省面向海外招聘领导干部,刘佳晨学长得知这一消息后,一直想着要回国的想法终于有机会付诸实践。“当时大连信息产业局要面向海外招聘副局长兼总工程师,要求最好是美国软件专业的博士。我决定考一下,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用。”回想起职业生涯的这次转折,学长感触颇深。“当时的考试比较特别,除了考英语,还要考经济。比如,当时问到关于城市的信息产业、软件经济怎么成长的问题,应试者都是工科博士,大家的专业素养都很高,可能因为我比别人关注经济领域稍多一点,有一些经济学方面的涉猎,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顺利通过了选拔”。
浓浓的爱国情怀、过硬的业务能力、创新的人才政策,使得现实中的难得机遇在此时垂青了这位踏实肯干的优秀青年。刘佳晨学长的职业生涯完成了从技术工程师向公共服务者的转变。从那以后,他一步一个脚印,在祖国赋予的人生大舞台上继续践行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
真知灼见寄语青年学子
访谈接近尾声,刘佳晨学长与我们分享了他对青年学子的几点期望。“咱们清华的学生一定要敢于坚持,不要受社会上浮躁风气的影响,坚持一些最根本的东西。比如对基础课程的学习,一定要认真,不能有一丝懈怠。因为知识的整体架构是非常重要的,哪怕再细的知识点也是非常关键的。”此外,学长特别叮嘱我们,要重视与课程结合紧密的实习项目,让实践成为学习的良师益友。“真正的产学研结合要让同学们在具体的项目当中体会。咱们清华的学生团结起来要能做事,要能开创顶尖的事业,因为咱们学校是顶尖的学校。”谈到对同门学弟学妹的期望时,学长如是说。
社会实践一直是清华学生的优秀传统,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同学们通过社会实践,不仅可以接触国情社会,感受国家社会的发展实际;还能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促进自身的科学发展。刘佳晨学长十分肯定学校设置在每年寒暑假的社会实践环节,并鼓励在校学生在深入社会实践调研的过程中多吃苦,多历练。
“那些条件最差的工厂,我们的同学们一定要多去,但别抱着参观目的,不要拿着照相机去。要做一个普通的参与者,一起搬搬东西,看看零件。”学长提出的这些朴素要求,正是希望清华学生能够通过社会实践,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为成才报国奠定基础。
转眼间,一个小时的访谈时间已所剩无几。我们陪同刘佳晨学长走出主楼,并在楼前合影。清华精神一脉相承,相信学长今日之言,将会成为园子里的一笔宝贵财富,不断激励着广大学子奋勇向前!(孙辰朔 刘山松)
转自 清华新闻网 2015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