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4日,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上,毕业于西南联大的道路桥梁专家王伯惠为全国少儿讲述了投笔从戎的经历。
近日,沈阳市皇姑区一座小区中,记者对王伯惠进行了采访。说起自己参加抗日的原因,老人淡定地说:“那个时候,谁都抗日。日本人侵占了我们的地方,杀了我们那么多人,参军上战场是一种天然的感情,我必须抗日。”
密林中开道搭桥 夹击日军
1923年,王伯惠生于四川绵阳,1944年,他从西南联大土木系毕业,应征入伍,参加中国驻印远征军。
“1943年,中国驻印军反攻缅甸。因中国驻印军各团、营都配有美军联络官,需要大量翻译,我们工学院的院长施嘉炀和孙立人是同班同学,孙立人给他发了电报,说部队急需土木、机械、电机专业的学生,1944年1月,我在工学院公告牌上看到了这封函电,立即报了名。”他回忆说。
1944年2月16日,王伯惠等15人飞抵印度,接受十天军事训练后,他们赴密林深处的新38师指挥部见到孙立人。“素来以着装利索出名的孙立人那天脸上却满是胡须。事后,我才知道他曾说过‘不到孟关不刮胡子’。”对于那次会见,王伯惠记得很清楚,“他很和气,一个个地问话,叫什么名字、年龄、参军怕不怕、有什么要求等等。问到我时,我直接说,我是学土木工程的,听说中印公路正在修,我想参与工程方面的工作。”他的要求被孙立人记下,第二天就分配到工兵营当翻译。
“工兵营,在行军时走在部队前面,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般一个步兵团配一个工兵连。当地地形复杂,林密山多,前方部队往往需要打迂回战,因为敌人沿路修了许多坚固的工事,我们工兵营经常在半山腰秘密开道,绕到敌人后面,与主力部队前后夹击,敌人防不胜防。”王伯惠说。
搭建跨境大桥 攻克技术难题
攻打八莫期间,远征军占领了中缅边界重镇南坎。南坎位于瑞丽江边,对面就是中国云南。要打通运往中国的运输之路,在江边建桥是最方便的。当时,英国工程师贝雷在二战期间设计了一种军用装配式钢桥叫贝雷桥,可由此岸向对岸推进,建设速度快,最适合战场上使用,但有个技术难题需要攻克,当时贝雷桥的建造规范,长度的极限是400英尺,但这座钢桥的跨度需要450英尺。
贝雷桥的架设任务由美国两个工兵连负责,一名英军上尉卡瑞负责技术指导。由于专业对口,又懂外语,王伯惠前往协助卡瑞,俩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桥建好后,卡瑞要走,送给我一本《悬索式贝雷吊桥军用技术规范》。在当时,这书属于军事秘密,太珍贵了。”王伯惠说。钢桥建成,王伯惠从桥面上走过去,他很高兴,笑称这是“回国了”,当然,旋即他又走了回来,战争还未结束,他要接着上战场。事后他才知道,这座桥是二战战场上跨度最大的贝雷桥,他写了一份修建贝雷吊桥的技术报告寄回母校西南联大土木工程系。而那本《悬索式贝雷吊桥军用技术规范》,他保存了数十年,不久前捐赠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被定为高级别文物,成为盟军携手抗日的见证。
围歼逃窜敌军 战利品义卖抗日
有一天,王伯惠在工兵营营部,听到当地百姓报告,说有几个日本人偷偷跑过营地,往草甸子里钻去了。当时,大部队在前方作战,营部只留一名排长看家。排长把营部的人都集中起来,书记官、炊事员、医生、翻译官全部出动,拿上枪去抓日本俘虏。
几个人中,排长的作战经验最为丰富,他估算好地形后,让大家分散开,形成包围圈,一边推进一边放枪,冲锋枪一放就是50发子弹,威力震人。队伍前进10多米后,只听前方有爆炸声传来,排长马上说:“完了,日本人自杀了。”大家走上前去一看,果然如此,也许是弹药不足,几个敌人把自己绑在一起,中间放一颗手榴弹,就这样自杀了。
排长赶紧上前去,搜查敌人身上的文件、情报等物品,王伯惠在他们的随身行李中,找到几张战地明信片,他把这些明信片寄给昆明的同学,同学在家乡组织义卖,义卖来的钱,又捐给了战场。
抗战结束后,王伯惠两年征调期已满,他在东北办理了退伍手续。孙立人找到他:“你退伍了,一时没工作,正好我在鞍山办学校,你也是清华学生,责无旁贷。”就这样,他在鞍山筹建东北清华中学并任校长,新中国成立后被推荐到新组建的辽宁省政府工作,成为我国公路桥梁界的一代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