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杨振宁、姚期智转为中科院院士

2017-02-22 | 丁佳 | 来源 《中国科学报》2017年2月22日 |

为中科院学部历史首次

记者21日从中科院学部工作局了解到,中科院外籍院士杨振宁和姚期智已依照《中国科学院章程》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暂行办法》正式转为中科院院士。

2016年年底,已放弃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的杨振宁和姚期智先后提出希望根据《中国科学院章程》规定转为中科院院士。两位国际著名科学家加入中科院院士队伍,对于提升我国科技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积极作用。

因外籍院士提出转为中科院院士在学部历史上是首次,无先例和程序可循,中科院学部主席团高度重视,经审慎深入研究,专门制定了《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暂行办法》。按照新制定的程序和规则,杨振宁加入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姚期智加入中科院信息技术科学部。中科院院士目前人数为754位,外籍院士人数为78位。

杨振宁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创立“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和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姚期智长期从事计算机科学和量子信息科学研究,创建通讯复杂性和伪随机数生成计算理论;奠定现代密码学基础,在基于复杂性的密码学和安全形式化方法方面有根本性贡献;解决线路复杂性、计算几何、数据结构及量子计算等领域的开放性问题并建立全新典范;2000年获得计算机科学领域最高奖图灵奖。

多年来,中科院学部不断推进建设“院士大家庭”,以学部的光荣传统和历史贡献凝聚院士群体,不断为国家重大决策咨询、前沿科技发展引领作出更大贡献。随着我国科技、经济社会各方面不断取得巨大进步,中科院学部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在国内外不断提升。


相关新闻

  • 222017.02

    “对话”杨振宁、姚期智:我为什么放弃外国国籍

    21日,杨振宁、姚期智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的报道引发热议。他们为什么选择放弃外国国籍?新华社记者第一时间通过清华大学联系到了杨振宁和姚期智。

  • 162008.06

    姚期智院士科学大讲坛演讲“计算机科学在中国”

    【新闻中心讯】6月9日,世界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图灵奖获得者、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院士在云南昆明西南联大70周年科学大讲坛上,发表了“计算机科学在中国”的主题演讲。

  • 262024.01

    纪录片《杨振宁:百年科学之路》在京首映

    1月24日,纪录片《杨振宁:百年科学之路》首映式在北京中关村举行。纪录片全面还原了杨振宁的科学追求和家国情怀。“我们希望通过纪录片揭示杨振宁的研究成果对于每个普通人的意义,也希望这个跌宕起伏的故事能激励年轻一代。”制作团队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据介绍,在杨振宁先生迎来百岁华诞前夕,传记纪录片项目在得到他本人首肯后启动。纪录片的拍摄、制作、发行都得到杨振宁的大力支持。杨振宁还帮助制作团队获得此前未公开的...

  • 152017.11

    永远站在学术第一线——记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

    “量子计算机基本已经呼之欲出,假如能把量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放在一起,有可能产生远远出人意料的‘化学反应’。”2017年11月5日,在一年一度的腾讯WE....

  • 232017.08

    杨振宁先生九五华诞 三十余院士齐聚南开贺寿

    8月20日至22日,包括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等在内的30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与数十位知名学者齐聚南开大学,参加由南开大学陈省身数....

  • 162019.08

    情牵“中国屏”——访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欧阳钟灿院士

    欧阳钟灿创造了很多“第一”:他不仅是清华大学第一位毕业理学博士,也是中国建立首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研究员。他还是中国博士后群体中成长起来的第一位院士,....

  • 122021.10

    中科院院士张杰谈李政道先生:他全方面推动了中国科教事业发展

    10月10日,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举办了“庆贺李政道先生九十五华诞”学术报告会。会上,被李政道视为“忘年交”的中科院院士张杰,讲述了李政道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国科技人才培养的故事。他要打破不重视基础科学人才培养的状况1974年5月,李政道回国访问时,发现中国没有系统的高考...

  • 042023.04

    孙昌璞院士:跟随杨振宁先生做研究的往事回忆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昌璞是杨振宁的博士研究生,对他而言,杨先生不仅指导学术理论及科研方面,也关心他的日常生活与感受,一次杨先生看到他办公桌贴女儿的照片,还问他是不是很想家,让他颇感温暖。本文是孙昌璞院士为贺杨振宁先生百岁诞辰所作,现经孙昌璞院士本人授权在此发布,以飨读者。

  • 262021.09

    亦师亦友亦同道丨施一公眼中的杨振宁先生

    施一公校长与杨振宁先生相识于2007年。在杨先生百岁生日之际,施一公校长撰文回顾与杨先生近15年的交往。他说:“杨先生对于中国最重要的贡献,不仅是帮助国人改变了觉得自己不如人的观念,极大地增强了国人的自信心,而且一直理性务实地参与推动中国科学的发展。及至今日,他还在用他近一个世纪的经验与阅历,指引着中国科学界的未来。”

  • 132020.01

    中科院院士、汽车动力系统专家欧阳明高:科研不能跟着“利”字走

    作为我国汽车动力研究的领军人物,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在近30年的科研生涯中,始终“求新求变”“求是求美”。攻克柴油发动机电控高压喷射工程问题、开展燃料电....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