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代表袁汝婷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7年毕业典礼上发言(2017年6月28日)
亲爱的老师们、师弟师妹们:
大家好!
非常感谢学院邀请,让我能在凤凰花开的季节回家。
毕业五年,似乎是弹指一挥间。今天我回到学院,见到了导师李彬老师、班主任司老师,还有许多当年的男神女神……我心里很温暖,还藏着一点儿惊讶——很奇怪,他们好像一点儿都没变老。
而我,却比毕业时胖了15斤。最近,还在金正男遇刺的新闻稿里猝不及防地躺枪了一把,成了“88年的中年妇女”。你看,新闻真的很残酷。
接到校友发言的任务,我很惶恐。五年,说短也不短,但还远没有长到可以积攒足够的人生经验,来给你们煲一锅有营养的鸡汤。
既然如此,“88年的中年妇女”就来和你们说一说我的真实经历——
2012年,也是这样一个夏天,我怀着万丈豪情进入新华社,觉得自己体内蕴藏着洪荒之力。
刚刚,周庆安老师提到了这五年我的一些小小收获。但我想告诉你们的是,与那些相比,过去五年,我80%的工作都像往湖心投下一块石子,涟漪阵阵,迅速消散,没有回音。
去年儿童节,因为持续跟踪和关注儿童性侵话题,我挖掘了不少独家,推出了近万字的中国儿童性侵现状调研报告。当网站、客户端、报纸的头条被稿件占领,数十万评论迅速刷爆了微博、微信、新闻APP,我觉得自己的努力一定很有效果,哪怕它没有马上改变某一条法律规章,至少它会让人警醒,形成震慑。
可新闻这个行当,从不给记者喘口气的机会——
不久之后,湖南又接连曝出了几起触目惊心的儿童性侵案。如果把视野放大到全国,2016年,公开曝光的案件数,就同比增长了近三成。
那种拼劲全力想去阻止,悲剧却仍接连发生的感觉,让我产生了自我怀疑。我终于明白,人生不像考试,不是努力复习就能选到正确答案。
很多时候你努力再努力,你期待的答案依然在远方。
亲爱的师弟师妹们,未来某一天,你可能会像那时候的我一样问自己:
如果苦难总在发生,我还能每一次都愤怒吗?
如果呼喊听不见回音,我还要继续呼喊吗?
如果我这样平凡,力量微薄,那我还有必要为了让世界变得更好而拼尽全力吗?我尽不尽力,对这个世界而言,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当我陷入这样的疑问,一条短信帮我找到了答案,它来自我所追踪的某个儿童性侵案中一个孩子的父亲。他说:袁记者,谢谢你帮我们把那个人绳之以法,你可能改变了我女儿的人生。
那一刻,我的疑问烟消云散。我们的力量真的非常有限,就像蝴蝶扇一扇翅膀,多数时候引不起一场飓风。
但是,在某一个平凡个体的命运里,扇动翅膀的力量,或许会吹开所有乌云。
李开复先生在给女儿的一封信中说,教育的真谛就是当你忘记一切所学到的东西之后,剩下的东西。
从这个层面而言,清华到底给了我们什么?
回望这几年,我想跟大家分享我的答案:
我得实事求是地说,我不是成绩最好的学生,不是毕业论文最优的学生,直到今天,我依然觉得自己是清华的“中等生”。
清华,对于像我这样的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是过往人生中顶尖人才密度最高的环境,永远有人比我更优秀。
很幸运的是,这个园子从来都不是只关注第一名,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成长的空间,而我们可爱的老师,关心每一个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
这是清华给我最大的馈赠——它让我认识并接受了自己的平凡;同时,学会了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它让我谦卑而不自卑,无畏而心存敬畏;它让我相信,我们赞美高耸的山峰,但平原和丘陵同样不朽。
师弟师妹们:
未来,你可能会因为头顶着“清华毕业生”的光环,而被身边的人称作“精英”。我祝福你,始终怀揣着警惕与自醒——被越多人称为“精英”,越要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
未来,你可能从事或不从事新闻行业,我祝福你,哪怕知道自己力量微小,也始终怀揣着清华新闻给我们的烙印:行动力,和理想主义的热忱。
未来,你可能会在祖国的建设中充当一片瓦、一块砖。我祝福你,不仅怀着“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的好奇心,更怀着“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责任感。
最后,我想和你们分享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愿中国青年……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这是我今天最想告诉你们的话——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从平凡出发。去接受并拥抱自己的平凡吧,不吝惜用平凡的力量去让祖国变得更好一点,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它就会化作坚韧的铠甲,伴你“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祝福你们!谢谢。
袁汝婷: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2012年毕业生,毕业后赴新华社湖南分社担任文字记者,现挂职新华社国际部多媒体编辑中心副主任,于2015年获得新华社新锐青年年度中文文字记者、新华社2014年度“好记者讲好故事”十佳。入职五年来,新闻作品曾获全国人大好新闻奖、湖南省新闻奖一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