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清华行知计划骑遇支队访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

2017-08-21 | 来源 清华新闻网2017年8月21日 |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访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成员

日前,清华大学行知计划骑遇支队的队员们来到上海,采访了曾在“出彩中国人”舞台上让观众和评委热泪盈眶的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团长、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957级校友刘西拉和其夫人、清华大学电力系1956级校友陈陈,团员、清华大学航空系1947级校友程不时学长夫妇、清华大学工化系1959级校友张利兴学长夫妇,展开了新一辈与老一辈清华人的对话。

“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大公无私,我希望清华人的境界应该往上走。”

在8月2日上午与刘西拉和陈陈校友的交流中,刘西拉强调更多的不是自己的故事,而是那一代人的单纯却坚定的信仰与追求——为祖国奉献。

“解放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虽然没有出类拔萃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但是也不要忘了,我们培养了出类拔萃的一代人。没有这代人,中国怎么会走到世界中央?”

刘西拉随后讲述了1958年作为清华大学的一名学生的他,参加建设十三陵水库的大坝的经历:“晚上十一点集合上坝的时候还在睡眠状态”,边走路都要睡着了;讲到1963年毕业分配,他说道,大家都义无反顾地填大庆、填西北,“哪里需要到哪里去”;讲到1980-1981年夫妻二人留美,三年半时间读完硕博,拒绝所有聘任毅然回国,“向蒋南翔校长报告,虽然没有学位制,中国毕业的研究生在美国一流大学拿个博士学位不难”……动情的讲述里满溢着深入骨髓的奉献与责任。

支队成员与刘西拉、陈陈合影。马一文 摄

在提到自己眼中的清华精神时,刘西拉说,清华人总是做到最好,追求卓越。他心目中的清华人是有这样的责任的:“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大公无私,我希望清华人的境界应该往上走。”

继承与发展

1947年,解放前两年,年仅17岁的程不时进入了清华大学航空系,抗战期间逃难被飞机追着打的经历让他立下了要为祖国造飞机的志愿。然而入学后两年的经历却让他失望——当时中国航空业十分落后。有一位同学转进了建筑系,说“这是技术和艺术结合得最好的院系”,动员他也转过去。但是程不时学长却毫不动摇,“我觉得我立下志愿是很庄严的事情,不能轻易改变。”正是这样的坚持,成就了一代杰出的飞机设计师。

支队成员与程不时及其夫人合影。马一文 摄

从1951年毕业到退休,程不时参加了13个五年计划,六十几年都投入到了航空业建设。尽管遇到了瓶颈与质疑,但带着“要设计出中国人自己的飞机”的信念,他们设计出了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架喷气式大型运输机。白发苍苍的学长平静地讲述着,因为在他眼中,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没有什么好炫耀的。

“大家应该增加能动性,成为一个开拓的人,而不是去做现成的工作”,这是程不时对新一代人的殷切希望。

责任与担当

8月3日,当实践支队的同学们来到张利兴和其夫人朱凤蓉所在的小区。张利兴学长亲自出门接待,并让队员们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比起“将军夫妇”,在队员眼中他们更像是普普通通、和蔼可亲的爷爷奶奶。

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工化系和工物系的张利兴和朱凤蓉一毕业就服从分配,调到了马兰核试验基地。朱凤蓉为队员们讲述了在荒凉戈壁遇到狼的惊险经历。“当时我正走在从厂实验区到生活区的路上。我第一个反应就是不能跑,绝对不能跑。你不能怕它。因为我有这个概念,就是狼是很聪明的。如果你怕它,它是知道的。”最终凭着勇气和镇定,朱凤蓉吓跑了狼。同样地,试验基地艰苦的环境、难解的问题也就像那时的狼一样,终将被他们的坚毅战胜。

会喝坏肚子的孔雀河水、匮乏的生活资源、被国外封锁的资料,都没能让他们沮丧。朱凤蓉说:“怎么会觉得情绪低落呢?完全不会的,那时时间那么紧张。”他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前进,很多十几年的课题也被陆续解决。

在谈到对清华人的期许时,他们这样说道:“在国内那么多大学中,清华大学应该也是名列前茅的。我们的孩子们,你们这些年轻人,在这一代年轻人中,要对国家有更多的担当精神,责任心也要更强一些。”

经过与校友的接触,支队成员深有感触。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大一学生王长燕说:“单纯且大气,这是我在校友身上发现的共同点。也许是经历了时间的磨砺,也许是经过了太多的动荡与变革,虽已年长,但他们的气质和那股大家气度,却是由骨子里散发了出来。我喜欢他们,敬佩他们,不是因为他们做成了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事情,而是因为他们太耀眼,在这浮华的社会里面,单纯得耀眼,大气得耀眼。”

行知计划骑遇支队队员合影。马一文 摄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正如塞缪尔的《青春》所说,老一辈的清华人们“心中的天线永不会倒下”,虽然生理上已经年长,但是他们依旧对工作充满了热情,对下一辈充满了关爱,对于国家的腾飞,仍会激动万分,热泪盈眶。

供稿:行知计划暑期社会实践支队


相关新闻

  • 282024.03

    记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迎春联欢会

    2024年3月16日下午,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在现代设计院礼堂召开了“迎春联欢会”,这是自2018年春节前召开的联欢会后的第一次联欢会,由于疫情等种种原因推迟了6年才得以恢复。此次联欢会虽没有太充分的准备,但在大家的积极参与支持下召开的很圆满很成功!邀请到了艺术团的名誉团长、西拉团长的老歌友——原上海市常务副市长、上海市委常委、政协主席蒋以任学长的参加,还即兴表演了评弹《蝶恋花》;校友会的紫荆合唱团表...

  • 032023.04

    柏占山:庆祝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建团十五周年(诗词两首)

    西江月•丰收日酒店庆校友艺术团建团十五周年;七绝•丰收日酒店喜逢校友黄豪吴毓鸣

  • 202022.01

    祖孙同唱一首歌——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参加2022江苏卫视春晚活动纪实

    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简称艺术团)一行27人,完成了江苏卫视春晚节目——《错位时空》的录制,于2022年元月14日上午,自南京乘大巴踏上返回上海的归途。大巴车风驰电掣,行驶在沪宁高速,窗外“三九”严寒,车内充满阳光。团友们如释重负,或低吟浅唱,或细语交谈,沉浸在排练/录制节目的8个日日夜夜的回忆中。

  • 102022.10

    化整为零 续写新篇∣记大上海保卫战中的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

    战斗动员三月以来,由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疫情突袭上海,被感染的人,每天数以万计不断地增加,全市面临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最严峻的考验——上海到了最紧要的时刻!三月三十一日,市委和市政府联合向全市人民发出公开信,“恳请广大市民全力配合当前疫情应急处置各项措施……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守护我们的城市。”四月六日深夜,市委又致信全市共产党员“要紧急行动起来,尽锐出战,持续奋斗,全力投身到这场严肃的抗疫斗争...

  • 152024.01

    学习西拉精神 歌唱祖国永少年——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团员追思刘西拉团长

    艺术团在央视网络春晚演出《同一首歌/少年》2023年12月21日,我们敬爱的团长刘西拉教授驾鹤西去!噩耗传来,如晴天霹雳,团员们悲痛万分,怎么也不愿相信,往日里生龙活虎、从不知疲倦的西拉团长会突然离去!您不是和大家说好要唱到九十岁的,怎么可以先走了呢?!天妒英才啊!老天怎么不顾及我们这批白发苍苍老团员的感情把他收走,我们舍不得团长啊!追思会上哀思无限“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

  • 212017.08

    树立文化自信 人人都会很出彩——访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团员张开慧

    张开慧老先生表示:“我们的歌唱技巧很业余,我们是以对祖国的深厚情怀,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地感染着受众。《我爱你,中国》这首歌,包含了我们这一代人一辈子的....

  • 172021.06

    清华大学“天格计划”三号卫星载荷发射入轨

    清华大学“天格计划”三号卫星载荷发射入轨

  • 282023.02

    清华大学“思源骨干计划”一行来珠海校友会交流实践

    2023年2月16日中午,清华大学“思源骨干计划” 一行21人到访清华大学珠海校友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来访的社会实践团队成员由清华大学各院系学生会主席组成,清华大学珠海校友会执行会长钟百灵出席活动,并与参加此次活动的清华学子进行了深入交流。钟百灵介绍珠海中心大厦的特色与珠海的发展情况钟百灵会长在珠海中心大厦70层的十字门金融区展厅向参加活动的同学们介绍了珠海近年来经济社会取得的成绩,讲解了珠海的地标建...

  • 172018.07

    乐动湘江 非同凡响——回顾上海清华校友会艺术团的长沙之行

    长沙之行的5天,让我有机会近距离感受艺术团凝聚力之所在,它就在于一个“爱”字:爱国家、爱母校、爱艺术。

  • 192023.10

    清华校友思源计划联谊会

    一、基本情况清华大学“饮水思源 服务社会”优秀学生培养计划(简称“思源计划”)是清华企业家协会(TEEC)赞助支持的一项学生领导力培养计划,起源于2001年,是由美国硅谷的华人投资家朱伟人先生与当时正在硅谷创业的一批清华校友发起、在清华大学首先设立的、以培养学生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为初衷的领导力培养项目。该计划旨在通过全程匹配各类教育资源,开展为期三年的学生领导力通识教育,为未来中国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