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夏一成先生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夏一成先生因病于2019年9月4日逝世,享年101岁。
在此将云岭先锋杂志社记者李敏采访夏老的《金色时光》2018年第9期刊文,以及经济学院原院长施本植教授和现经济学院离退休教工支部书记陈学信老师两位写于夏老生前的文稿一并分享,以期让学院年轻师生进一步了解夏老、认识夏老、学习夏老、铭记夏老!
夏老先生千古!!
音容笑貌犹在,金玉箴言恒久!!
经济学院
————————————————————
夏一成:从西南联大走来
《金色时光》2018年第9期
经历过战乱年代动荡的夏一成是不幸的,而作为西南联大的毕业生,他又是幸运的。在一个世纪的风雨里,他随校南下,毕业后又只身一人远赴法国求学……作为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他带研究生直到90岁高龄,为党和国家培养了许多社会经济统计学专业人才,如今可谓桃李满天下。
上下求索少年郎
1919年9月3日出生于湖北应城的夏一成共有1个弟弟2个妹妹,他作为家中的长子,从小刻苦学习,誓为社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也为弟弟妹妹做个好的表率。1939年,19岁的夏一成考入重庆大学商学院,马寅初时任院长兼教授。在说起自己的教授时,夏一成脸上写满自豪:“马寅初教授是我国现代史上的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1938年初,任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兼教授。他因对国民政府的腐败不满,屡屡发表反蒋言论,1941年,马教授被宪兵团团长抓捕入狱,后被转到江西上饶集中营囚禁。我们几个同学就被迫转学到了西南联大,我也是1941年到的昆明。”
背井离乡,只为国强民富,西南联大的莘莘学子们,满腔热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时,老师为了救亡图存而教,学生为了救亡图存而学。大家目标一致,所以当时的教育水平很高,同一门课程,北大、清华和南开的老师都有开,学生可根据老师的讲课水平和进度,自主选择要听谁的课,所以大家上课都是各找各的老师,同学们相互间都比较陌生,因为忙于课业。”说起那段青春激昂的日子,百岁的夏一成难掩激动的心情,仿佛一切皆在眼前:“西南联大的经济系确切来讲又称作商业系,因为是南开大学的商学系和北大、清华的经济系合并在一起,所以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1943年,夏一成从西南联大经济学专业毕业,毕业后的他留在了昆明,进入到中央银行工作,任助理办事员,月薪55块。“一年以后,我转为办事员,每月涨薪5块。”夏一成说,在中央银行工作了五六年后,他辞去工作,远赴欧洲求学,本来计划经法国到英国上学,但当时中英已建立了外交关系,而他当时持有的是国民党签发的护照,所以无法到达英国,因此留在了法国,并进入法国大学学习。
教书育人耄耋翁
1950年底,夏一成回到北京并进入华北革命大学学习。“我们出去过,而新政府又刚刚成立,新政府要认识我们,我们也要认识新政府,有一个相互了解的过程,所以我就进入华北革命大学学习,在此期间,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一心为民的作风。”
1952年,从华北革命大学毕业的夏一成被分配到了石油管理总局,负责跑粮食部门的相关业务。1953年,因想念远在昆明的亲人,夏一成向单位提出回昆的请求,但要调回昆明谈何容易,要回昆只能先到中共中央西南局(在重庆)报到,报到后,夏一成被留在了西南合作干部(专门)学校任教师,在重庆呆了一年多后,于1954年回到云南,并被分配到隶属于供销系统的云南省合作干部学校教书,“说是学校,其实是训练班,专门对系统内部的干部进行培训。”夏一成说,后来因历史原因,云南省合作干部学校变更为云南财贸干部学校,办公桌没有变,教书没有变,但牌子却变了好几次。
1979年,已是花甲之年的夏一成调到了云南大学任经济系副教授,“云南大学是1978年恢复的经济系,当时青黄不接,所以调我来救急。”夏一成告诉记者,在他65岁时,作为云南大学经济系教授退休,退休后又被学校返聘,带研究生直到90高龄。提起自己带出来的30多名研究生,夏一成满是骄傲,但又满是歉疚:“我对不起我的学生,我对他们做得很少,但我对他们有要求,就是要诚诚恳恳做人,规规矩矩做事,这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前进的根本。学问再好,不诚恳,也成不了事。他们年龄最大的现在已有60岁,其余也都50多岁,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淡泊名利长寿翁
夏一成虽已百岁,可声音依旧洪亮,思维依旧清晰,说起儿子夏雨生71岁了还要照顾自己,夏一成眼眶湿润了,在他的心里,“对国家、对家人都是负担”,他说国家的政策好,他不仅领着工资,还有补贴,实在是愧不能当。
谈及自己的长寿秘诀,夏一成笑着说:“我一生不追名逐利,不追名逐利就无所图,无所图心思就干净,人干净就不怕什么。”正是大道至简。
说起父亲的养生秘诀,夏雨生告诉记者,父亲在湖北高中时期,即1938年武汉沦陷后,高中西迁到恩施,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而父亲平时需要组织学生训练,要随时准备上战场,所以养成了每天6点起床的习惯,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上年纪后每天晚上8点就上床睡觉,一年365天天天如此,生活非常规律,。而饮食方面比较简单,一日三餐中,早餐比较丰盛,牛奶鸡蛋橄榄油,吃得也比较多,两顿正餐每顿都保证一个汤菜,鸡汤鱼汤藕汤萝卜汤换着来,其余的再配两三样家常菜,按照父亲“青菜豆腐保平安”的要求,绿色蔬菜和豆腐也是餐桌上的“常客”。(本刊记者 李敏)
————————————————————
笑品多彩人生 乐守精神家园——向优秀共产党员夏一成教授学习
施本植
夏一成教授是一位老共产党员,并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目前是云南大学经济(会计)学院最年长的教授,也是心态最年轻的教授之一。一直以来,经济(会计)学院的广大师生喜欢以“夏老”尊称他,每次见到夏老,都会被他博学、豁达、乐观、谦逊、仁慈、严谨的言行所感动和激励。
夏一成教授2014年8月9日留影
夏老1919年9月3日出生于湖北应城县。1943年7月毕业于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后就读于巴黎大学法学院,1951年回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重庆、昆明两地的财经学校任教,主要讲授统计学课程。1979年4月调入云南大学经济系,仍然主讲统计学课程。1983年起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是云南大学经济系最早的研究生导师之一。
夏老曾编著和译著出版专著5部,其中,由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指数理论与现实经济》、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统计学原理》、《简明统计学读本》三次获云南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先后在《思想战线》、《经济问题探索》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试论工业生产效益”一文获全国统计论文三等奖,“试论国民生产总值及其相关指标”一文获云南省政府优秀论文奖。先后担任过中国统计学会理事、国际贸易学会理事、云南省统计学会副会长、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教材编委会委员、云南省教授副教授任职资格评委会委员、云南省高级统计师、高级会计师评委及一些学会的顾问等职。1992年和1994年两次被评为云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夏老热爱教育事业,痴迷于崇高的教学和科研,学术上,夏老做到溯本寻真,谦逊以学,其学术造诣深得学界赞赏。在人才培养方面,夏老宽厚仁爱,是难得的良师益友,他精心抚育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这些学生现在大都已成为祖国建设的骨干。他对人情真意切,爱生如子,既教书又育人,对学生的关爱和抚育,从学习到生活,从工作到婚恋,可谓“全方位全过程”无微不至,即使是在退休之后,他始终不忘对学生的关怀和教育。因而和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友谊,同学们不仅把夏老当恩师和长辈,也把夏老当知心朋友:遇到开心事乐于找他分享,遇到烦心事也喜欢找他分担,无论是喜是悲,总能从夏老处得到正能量,得到前行的方向和动力。夏老常说,“我教学生的目的是让学生比我行”。
夏老敦促同学们要做人为先,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做到:“所恶于下切勿以侍上,所恶于上勿以使下。所恶于左勿以交于右,所恶于右勿以交于左”。在2014年8月9日同学们为其庆祝95岁寿辰时,夏老深情地说了这样一番话:“五年以后我也许不会说话了,现在预先说,我对你们很感谢,同时也对你们无所帮助而自惭形秽”。2014年10月5日见到夏老,他依然谦逊而风趣,用他所长的数理分析列了一个公式说明我是谁:“从数量上看,分子(我)/分母(13亿人)=无穷小;从质量上看,给我一张白纸,恐怕能写出200个字就不错了。如此而已,但不能自暴自弃,要发奋向上。作为95岁老人的我,起码要做到‘静观万物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过好每一天。”
“碧血照丹心,冰寒显身骨”。95岁的老人了,夏老仍保持着教书育人的那份执着,仍惦记着坚守精神家园的神圣职责。2014年10月5日与夏老面谈时,夏老认真地说:“学校今年来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真可谓天翻地覆概而康。今后在师生间贯彻核心价值观上面要更加抓实抓细,因为在转型期学校会受社会上某些不良倾向影响,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中”。
在认真学习、努力践行“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精神的今天,静静地体悟夏老的话,不禁更加肃然起敬。95岁高龄的老人能这样想,这样做,我等晚辈岂能怠慢?
夏老,我们一定牢记您的话,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精神,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更加努力和务实地工作,不辜负您的殷切期望。祝愿夏老健康长寿,开心永远!
————————————————————
百岁寿星,师德楷模
陈学信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夏一成教授,是经济学院有史以来的第一位百岁寿星。夏老1919年9月3日生于湖北应城县,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年代,抱着为国求学的理想和信念,以优异成绩考入南迁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又进入巴黎大学法学院,为报效桑梓,于1951年回国,先后在重庆、昆明两地财经学校任教,主要讲授统计学课程,1979年4月调入云南大学经济系,直至退休。夏老忠诚祖国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学术造诣极深,笔耕不缀,著作等身。七十年代云南大学恢复了停办三十多年的经济系(经济系是东陸大学时期就设立的,后因种种原因停办),经济系恢复之后百废待兴,那时缺师资缺教材,夏老担负起了《统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和教材编写的任务,编辑出版了云南的第一本《统计学原理》教材,为云南多所经济类学校所釆用,多次再版印刷。同期还出版了《指数理论与现时经济》,《简明统计学读本》《试论工业生产效益》等多部著作和论著,还先后任中国统计学会理事,国家统计局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教授副教授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云南省高级统计师,会计师评委等职。
夏老一生追求真理,追求进步,晚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使多彩的人生更上一层楼。夏老十分爱护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教学生学会做人,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数十年来辛勤耕耘,夏老可谓是挑李满天下。夏老的学生中不乏业界精英,学术尖子,政府高官,现任云南省副省长陈舜就是夏老的研究生,陈舜到昆明报到的第二天就与他父亲一道前往夏老位于北辰小区的家中看望恩师,夏老对陈舜的到来非常高兴,并语重心长地嘱咐陈舜专心工作,为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诚然所有的老师都会希望学生成为栋梁之材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
夏老虽已退休,且年事已高,但夏老仍思维敏捷,关心国家大事,关心云大关心经济学院的发展,每天坚持看电视新闻联播。党的十九大召开当天,夏老坚持看直播,仔细收看习主席的工作报告,为能赶上如今的太平盛世而欣慰。夏老一生节俭,为激励青年教师投身科研,扎根学术,九十年代夏老在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弟子的帮助下捐资十余万元,设立了“夏一成经济学奖”奖励基金。奖励基金自2000年设立以来,每年评选一次,广大教师和研究生积极申报,基金委员会本着严格要求、确保质量、宁缺勿滥的原则,在基金发起人的督促下认真进行历届奖励的评审,对促进我院和我校科研工作的发展和高素质经济理论研究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夏老曾经说过:“从数量上看,我是分子,13亿人是分母,相除之后等于无穷小,从质量上看,给我一张白纸,恐怕能写出200个字就不错了,如此而已。但不能自暴自弃,还要发奋向上,要做到静观万物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以此过好每一天”,夏老富于哲理而幽默的话语,警示着大家,人生路上要有自知之明,不用扬鞭自奋蹄。
夏老淡泊名利,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每次看望夏老,夏老都要把他一生积累的生活和学习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夏老记忆力非常好,对西南联大时期的学习经历记忆犹深,夏老认为当年西南联大的教学管理和学习过程,仍值得今天效法。夏老回忆当年学习条件虽然艰苦,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学校没有严格的学科区分,学生的天赋可以在学校得到充分发挥,学理工科的学生可以坐在文科的教室里,听刘文典,汪曾祺等国学大师的课,同样文科的学生也可坐在理工科的教室里了解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有利。西南联大学生的英文训练有素,如今夏老都还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夏老还说西南联大的老师除了站在讲台上授课之外,师生之间还能经常面对面交流讨论,师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对教学有利。
追寻夏老长寿的轨迹,就是博学,乐观,豁达,谦逊,宽厚,仁慈,再加以良好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我们衷心地祝愿夏老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