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永毅,清华大学原党办主任。今年73岁,个头不高,热情开朗,说起对口支援工作,如数家珍。
2001年6月13日,教育部启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
回忆起当年的情景,白永毅至今记忆犹新,“当年我们学校党委领导政治站位非常高,对国家的大政方针理解得非常深刻。从一开始我们学校接受对口支援的工作,学校党委就非常重视,还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
当时清华大学对口支援工作由清华大学副校长岑章志主抓,白永毅是党办主任,她负责联系教务处、研究生院、科研院、继续教育学院方方面面,统筹协调各项事宜。
“我从那时候开始,就把对口支援工作当作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白永毅说,“清华有一个非常好的传统,只要学校领导把所要干的事情的意义给大家说清楚了,老师们就会上下一条心,所以我在协调对口支援工作中非常顺利。”
“我第一次来青海大学是2001年9月3日,当时青海大学的校舍、图书馆、实验设备,都很落后,我的心情非常沉重。”白永毅说。
对口支援工作怎么开展?
先抓基础课,这是清华大学的经验。“我们准备从量大、面广的高等数学、物理、化学、力学、外语、计算机六门课抓起。”
老师怎么解决?
“我选了退休或者即将退休的老教师、老教授。”
“2001年,清华大学的师资力量很缺。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找到谁,谁都没二话。”白永毅的语气中透着欣慰。
对口援助初期,六门基础课中的外语课没有空闲的教师。白永毅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她在研究生院干过十年的教学评估工作,对教师也比较熟悉,她想到了外语系刚刚退休的侯成源老师。
“我第二天就和学校领导说了我的想法,领导让我试试看。”白永毅回忆道,侯老师二话没说,“好啊!我正想为西部教育事业发展做点贡献,就跟你去青海大学。”
在白永毅的积极协调下,第一批教授团六门基础课老师配齐了。
2006年,青海大学要成立计算机系,但学校没有计算机专业方面的人才。清华大学立即想到了刚退休的周立柱教授。
“帮青海大学成立计算机系,想请您去当系主任?”白永毅一开口,周立柱很痛快地就答应了。
这只是白永毅为对口支援青海大学所做的一小部分工作。
在对口支援青海大学二十周年工作会议上,白永毅再次来到阔别多年的青海大学。看到学校日新月异的变化,她激动地说,“对口支援青海大学期间,我上高原来来回回50多次。现在我退休已经10年了,一切还是那么亲切熟悉!”
附:
来自清华园的殷殷真情
“对口支援工作要长期、无私、全方位。”当年,清华大学原党委书记陈希在对口支援青海大学时说。
一晃20年,清华大学始终明确对口支援是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党和国家交给学校的光荣政治任务,是学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要求。20年来,清华大学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部署和青海省需求,持续深入开展对口支援青海大学工作,青海大学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西部普通高校,到“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再到“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部省合建”高校……
20年来,清华大学先后选派李建保、陈强、梁曦东、王光谦四位知名学者担任青海大学校长,有力推动青海大学跨越发展。
2013年,选派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任青海大学校长,实现青海高校院士“零的突破”,王光谦也是在任时间最长的一位校长。8年来,王光谦全面深化学校综合改革,着力提升师资队伍水平、重点打造三江源生态等优势学科,使青海大学朝着“有特色、高水平的现代大学”目标稳步迈进。
19名高层次专家教授出任院系负责人,200余位院士来到高原,10批教授团来校指导学科建设,1000余人次专家教授来校讲课。先后引进双聘院士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人,4位教师受聘“长江学者”、8位教师受聘青海省“昆仑学者”。实现了院士、“杰青”“长江学者”零的突破。
如今,青海大学专任教师中博士人数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39%,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从11%提高到96%。本土培养人才先后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级人才项目77人。入选省级人才项目530余人。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团队项目20余个。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院士工作站2个、专家工作室3个。
2007年,在清华大学的建议和支持下,青海大学成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从成立至今,选派5位专家接力出任该系主任。“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能够身体力行为西部的教育科研做一点事情,是我的幸运,更是我的光荣!”第四任系主任陈文光和清华计算机系的师生们参与并见证了一个院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
新疆伊犁长大的梅生伟,在新疆大学读完本科后,一直在清华大学深造、工作。2010年,面对母校热情邀约,梅生伟婉言谢绝了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职务。2014年,青海大学向梅生伟发出邀请,请他挂帅组建新能源光伏产业研究中心,他慷慨赴约。2020年,梅生伟被任命为青海大学副校长。
自2011年开始,清华大学平均每年录取5名青海大学教师来校攻读博士学位,截至目前已录取50人。学校3位院士受聘“双聘”院士、4位教师受聘“长江学者”、8位教师受聘青海省“昆仑学者”。每年选派3-4名教师讲授人文素质类课程;多位专家开展学术讲座;播出20门、近1000小时远程课程。自2004年起,清华大学每年接受约5名青海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已录取77人。自2012年起,每年邀请青海大学30名本科生来校参加暑期英语实践。捐资100万元,设立“青海大学好读书奖学金”。支持开展“因材施教”“创新创业教育”“慕课教学”等教育教学改革。
在清华大学的无私援助下,建设了青海大学-清华大学三江源研究院,设立“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包虫病研究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分室,设立启迪科技园青海分园,开展“清华大学-奥克兰大学-青海大学三兄弟”项目。
在对口支援青海大学二十周年工作会议上,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姜胜耀表示,清华大学将一如既往地全力以赴,深入推进对口支援工作,助力青海大学进一步打造优势学科、提升综合实力,更好服务国家和青海省高质量发展。
这又是一个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