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会近日在京召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环科院)总工程师席北斗研究员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二十多载投身于环境科研领域,席北斗践行着一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的初心使命,他以做好环境科研工作、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己任,埋头苦干、敢为人先,为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席北斗,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1999级博士校友,2002年毕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总工程师。长期从事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地下水污染防治研究。
在环境科研的道路上,他一走就是二十余载
上世纪90年代末,还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席北斗,因为一项国家课题到长江三峡库区调研。当时,席北斗在长江三峡库区发现了大量生活垃圾,这些漂浮在水中的、弃置在岸边的垃圾,深深地触动了他。
怎样才能消化掉这些垃圾?怎样才能让这些垃圾被重新利用起来?这成了席北斗的博士论文课题,也成了他走上从事固废资源化和处置研究道路的契机和起点。这一步踏出去,席北斗一走就是二十余载。
当时,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垃圾问题的严重性和垃圾围城带来的危机。同时,环境科研领域也有不同的声音,认为研究“垃圾”不是一个有前途的方向。然而在席北斗看来,科学研究就应该以国家的问题需求为导向。
“席老师那时总说,如果能切实解决垃圾资源化的问题,使之具有利用价值,将对解决现实问题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席北斗的学生、和他一起深耕“垃圾领域”多年的李鸣晓告诉记者。
变废为宝、解决老百姓身边的环境问题,这一目标坚定了席北斗的科研步伐,但我国垃圾不仅组分复杂,且具有资源和污染二重性,开展其研究确实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情。科研工作要蹲在成吨的垃圾中开展,实验要和垃圾一起封闭在高温环境中完成。
“刚开始研究垃圾的时候,我和我的团队都非常不适应。特别是我,碰到垃圾就会过敏、恶心呕吐。但坚持几个月的实验以后,一切也都习惯了。”席北斗说。
在科研条件不好的那段时期,席北斗和团队冒着高温,在密闭空间里进行垃圾的分拣、调配和测试等垃圾堆肥试验,那是一段艰难攻关的难忘岁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4年,席北斗团队的科研成果“有机废物生物强化腐殖化及腐植酸高效提取循环利用技术”获得了当年的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一技术首次提出了有机固废限制无序矿化促进高效定向腐殖化的新思路,创新了规模聚集下的有机废物有机质高效利用的新模式,解决了传统堆肥三大技术难题:腐殖化效率低、产品质量差和二次污染控制难,改变了传统有机固废堆肥标准化差、无法进入国家主流通路的弊端。
简而言之,这项技术解决了传统堆肥技术转化的肥料养分低的问题,增强了肥料养分,同时兼顾操作便利、成本低廉,实现有机固废从土壤中来再回到土壤中去,以科技创新将贫瘠的土地重新变成良田,提高农产品质量,最终让农民增收。
在此期间,席北斗还针对我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严重的突出问题,主持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科技支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等20余个项目,研发了高含水固废快速脱水减量和分类分质、高有机固废生物强化定向腐殖化、高堆填固废污染精准识别与系统防治关键技术装备。
时刻想着人民,做有利于人民的小事,是他的初心坚持
科学技术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
在席北斗看来,科学研究要支撑国家战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以后,席北斗带领产学研团队,走出实验室,走进城乡不同类型村镇的大试验场。
“在研究中,席老师始终坚持‘系统性观点’,即不能以单纯的治污为目的,而是应该更有效、更全面地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李鸣晓说。
在我国五大典型区域建立村镇环境综合整治科技示范,席北斗带领产学研团队形成了一系列村镇环保技术标准规范指南,以资源化促进无害化,从根源上真正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避免再走先污染再治理、先破坏再恢复的老路。
“十三五”期间,污染防治攻坚战是我国三大战役之一。针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派出专家,聚焦长江大保护,开展重点城市跟踪驻点研究。席北斗和他的团队也在第一时间前往了郧阳、绵阳等地驻点、调研。
“我们不仅为地方生态环境问题‘诊脉’,更重要的是开出‘药方’,为地方提出资源化利用的方案。”同席北斗一起驻点调研的学生侯佳奇介绍说。
最终,他们给驻点城市提出了“固—水—土”协同共治技术模式,建立了郧阳有机废物资源化还田、面源污染控制工程示范,推进减污降碳协同,被国家发改委树立为范例,并应用于瑞金等“无废城市”试点建设。
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席北斗坚持以服务国家需要为己任。2014年,席北斗又挑起了地下水污染防治研究的重担,带领团队建立地下水污染修复产业联盟,承担了国家水专项唯一的地下水项目,并将研究成果快速运用到中办、国办督办的地下水污染修复工程中。
席北斗带领团队研发了填埋地下水污染调查、风险评估、移动式检测、强化修复等系列技术、设备及规范指南。这些从全国2000余座填埋场污染调查评估后的科学结晶,在“3·21”响水爆炸、“8·12”天津爆炸、伊春鹿鸣尾矿库泄漏等事件应急地下水污染防治中发挥了作用。
在科研的道路上,时刻想着人民,做有利于人民的小事,是席北斗的初心坚持,也是他身边人对他的印象。在席北斗的夫人李英军的心中,热爱和务实是丈夫对待环境科研的态度。
科研论文要写在祖国大地上,甘愿做学生的铺路石
科技兴国,最怕后继乏人。在席北斗看来,唯有把年轻人培养起来,环境科技事业才能接力延续。正是这样的决心和思虑,才让席北斗的整个科研团队朝气蓬勃、硕果累累,而席北斗却总是谦逊地说,这些科研成果都离不开年轻人的努力和拼搏,荣誉属于整个团队。
而团队的发展,学生的培养,也离不开席北斗的不懈努力。在团队科研中,席北斗鼓励每个人充分发挥所长,鼓励青年学者不断创新,而他则坚持给大家尽可能创造条件。
“如果搞科研前怕狼后怕虎,肯定做不好。我一直都很注意在团队里倡导实干的风气,人尽其才。”席北斗说。
这些年来,席北斗的团队已经培养了一批青年科学家,他们现在已经独当一面。席北斗为合作导师的博士后张列宇,现任环科院流域中心总工,喜欢到现场从事工程研究,专攻人工湿地与黑臭水体研究,33岁时就评上了研究员。他的学生何小松,研究方向为有机物腐殖化,就喜欢待在实验室搞理论,34岁评上研究员,硕果累累。他的学生王雷,参与技术开发过程拥有多项发明专利,获得发明创业奖。
“在环科院,科研论文要写在祖国大地上。席老师更是要求我们在实战中锻炼,而他总说甘愿做我们的铺路石,让我们毫无顾虑地乘风破浪。”席北斗的学生、环科院副研究员赵昕宇告诉记者。
大潮逐浪高,扬帆愈前行。身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一路走来,在科研的沃土上,席北斗不断耕耘,不断收获。最初的梦想,他一直紧紧地握在手上,在这条逐梦的旅途上,他一直奋力前行,不忘初心,矢志不渝。面向“十四五”新征程,他掷地有声地说:“吾辈仍需努力,攻坚克难、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