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王博:做新时代科技医疗创新的践行者

2022-08-17 | 卫婷婷 | 来源 公号“科学中国人”2022-08-17 |

2014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其实在此之前,这一理念就已促使部分高校做出了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挑选出一部分科技创新型苗子,对其施行动手创新培养为主,课堂学业考核为辅的培养策略。

正是得益于这样的“双创”人才的培养策略,就读于清华大学的王博一步步从时代潮流中脱颖而出,如今已是北京精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

从单纯以学术目标为导向,到关注医工结合问题,主动肩负起社会责任,努力探索科研成果落地切实服务社会之策,一路走来,王博始终将个人理想与家国事业紧密相连,激荡知识与技术的力量,为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蓄力。

王博(2017级博,精仪)

风好正是扬帆时

王博本科学习阶段,“双创”理念掀起学术变革之风。大一下学期,他就开始沿着“创新创业”的道路深入发展。

“引导青年学生主动肩负起社会责任,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突破点”是“双创”比赛创办的初衷。在这一核心方针的引导下,王博自然而然地将视线转向了基础民生问题,他回忆:“最初我们研发了一个智慧社区平台和一整套智能穿戴医疗设备。”

不过比起这些,评审老师们显然更希望年轻一代学者能够钻得更深、看得更远,而非广而不精,惟其如此,才能真正解决社会问题。

在诸位老师的引导下,王博一行再次来到医院调研,恰巧遇到影像科的医生正在重建肝移植模型,但这一过程需要消耗3个小时左右。王博由此产生了一种念头:医工结合不应该只站在学术与算法指标的角度,而应该关注实际临床问题,以及如何落地。

建模从人工到自动智能,游离位置角度深度判断从经验到可控化导航,决策从主观到客观有迹可循、有量可依,这些不都能为医生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质量,推动精准医学范式升级创新吗?

王博心中豁然开朗:“我们不应该站在唯技术高度论的角度来评判医工结合问题,而应该关注其中的临床问题导向。”不久,将所见落于实际,王博和他的团队研制出了更具实用性的成果,并相继赢得了“挑战杯”国家一等奖和“互联网+”创业大赛国家金奖。

对王博而言,这不仅是一项荣誉,也是他走上创业道路的契机——引发关注并收到合作邀请时,王博和他的同伴们才意识到:“原来这些成果真的可以为社会所用。”

彼时是20179月,恰是王博以十佳优秀毕业生的身份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不久,他便师从中国工程院尤政院士,进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专业学习。

早在大二上学期,王博就获得了保研直博的资格,开始寻找合适的学校和研究方向,其在校期间令人惊艳的表现获得了尤政院士的赞赏。王博加入团队后,导师尤政就今后研究方向问题与其进行了探讨,有一句话,王博始终记忆深刻:“所谓新学科,都是基于已有的学科体系相互交融。不同学科之间最终结合的点,就是新学科。”

当王博提出想继续从事医工结合的相关研究时,尤政院士不仅鼓励王博积极探索新方向,而且找到了临床外科专家董家鸿院士担任王博的副导师,师徒三人共同探索与挑战创新型“医工结合”背景下以切实推动人民生命健康应用转化为导向的博士培养机制。

就在王博为创业事宜犹豫不决时,导师尤政提出:“你做的方向是该朝着应用转化下去,我们做出来的东西是为老百姓服务的,要走出去,不要局限在学校里。”

于是20187月,王博与合作者一起创办了北京精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深度学习、计算图形学等技术为临床外科提供领先的数字精准解决方案。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目前王博的公司已走过4轮融资,是一家成熟的数字医疗企业。

“以肝胆科的模型重建为例,面向肝移植的需求,我们可以做到用12分钟完成此前医生3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说起当前的成果,王博不禁想起了创业初期,他们尝试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时的困难。

“在创业过程中,最难走的一段路就是搭建真实环境的实验条件。”王博说,此前做研究都是在实验室环境下,使用的数据具有很强的局限性,难以考虑现实环境,往往换一个地区或者换一台机器,原本的成果实用性就要大打折扣。因而从攻读博士学位之初,导师就常常教导王博:“要做普惠性、普适性的东西,首先你一定要真正解决面向各种场景的泛化问题。”这样一来,地域人群的差异、设备型号的不同、经纬位置对器械的影响等,这些都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多年来王博等人从未间断过数据收集工作,到如今已有近200万例脱敏病人数据,能够为绝大多数地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并帮助他们提高诊断效率。

随着团队的努力,王博等人在肝胆外科领域的辅助诊断工作取得了良好收益,进而公司研发成果也已能够支持多个临床科室应用。然而当一切都呈现欣欣向荣之态的时候,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

20202—4月,北京市教委抗击新冠紧急专项研究启动。基于此前的积累,王博对新冠肺炎辅助诊断系统的研发工作十分有把握,于是他立下了只要能解决数据问题,就能在10天内研发出系统的军令状。

此时正逢春节假期,王博及其团队成员怀着以人民利益为先的家国情怀,纷纷冒着感染疫情的风险,离开家人回到工作岗位,进行14天自我隔离的同时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22日立项,26日收到第一批数据,29日与医生们一同完成1614类数据的标注工作,211日训练出人工智能算法并将整个系统与各地医院联系互通,将新冠病毒感染症状数据辐射至全国。

所谓“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出色完成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紧急任务后,王博被评为2020年度清华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并荣获“2020年度清华大学抗击新冠先进个人称号。

除了荣誉之外,王博与其团队的实力也为国内同行所认可,并因此相继拿下了北京市科委“科技新星”计划项目和北京市科委“AI+健康协同创新培育项目。他们计划针对新冠肺炎快速全定量的AI辅助诊断分析,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断效率和水平,助力患者的临床分型及合理分配医疗资源;针对临床外科增强CT影像数据为基础研发集全自动脏器三维重建、功能性脏器分段与体积计算、手术规划辅助为一体的AI临床外科手术规划系统,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费用的同时,提高医生效率。

“在与疫情类似的各种紧急情况下,人工智能可以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

经过前期的积淀,看到这一点的同时,王博也深刻意识到,真正的医工结合,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技术体系,不是简单的医学与技术的融合,从研发到真正帮助到患者,离不开许许多多看似“不相干”的学科知识。

他说:“技术存在的价值不是实现昂贵的高端医疗产业,而是面向社会大众,实现普适化与普惠化,确保资源的纵向流动,这才是推动落实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机制的核心。”

作为新时代建设的主力军、新时代科技医疗创新的践行者,在探索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道路的过程中,王博及其团队正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力求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推动社会更好地向前发展。


相关新闻

  • 032021.11

    王大中:科技创新是我们最主要的爱国方式

    祝贺!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获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292024.03

    马扬飚:科技创新资源的链接者和导入者

    3月14日中午,见到马扬飚时,他刚刚接待了两拨来自北京的高科技企业团队。“每天的行程都排得满满的,一天平均要对接五六个项目,雄安新区创新创业的热度肉眼可见!”马扬飚的语气中充满信心。马扬飚,从本科到博士后,都就读于清华大学,现任雄安科技产业园开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利用午饭间隙,马扬飚为记者讲起他与...

  • 292019.11

    西山金融科技产业创新论坛举办

    11月23日,由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清华-青岛数据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西山金融科技产业创新论坛在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成功举办。大会以“金融科技产业创新....

  • 022023.06

    创业清华人︱王博:智慧化诊疗系统背后的创业方法论

    王博今年刚满28周岁,但是已经有了很多头衔:精诊科技CEO、2020年北京市科技新星最年轻入围者、2020年福布斯中国30 under 30……这些荣誉,是他多年创业生涯的积累。王博对周围的世界有独特的敏感性,从发现临床外科医生的切实需求,到抓住时代的橄榄枝走上创业之路,每发现一个问题,他就脚踏实地的解决掉。从大一到博士毕业,王博始终走在实现自己价值的创业之路上,并致力服务于国家医疗的战...

  • 182016.01

    陈薇、刘静上榜中国十大科技创新人物

    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的主题,“中央电视台2015年度科技创新人物推选活动”于2016年1月14日隆重揭晓2015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团队)....

  • 292014.01

    “金融资本与科技创新的对话”高级研修班隆重开班

    1月18日上午, “金融资本与科技创新的对话”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隆重开班。

  • 272022.04

    创新科技体制 突破关键技术︱第十二届清华大学博士后创新讲坛举办

    4月23日上午,在清华大学111周年校庆来临之际,第十二届清华大学博士后创新讲坛在蒙民伟楼多功能厅举办,清华大学副校长、校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主任郑力出席论坛。本届讲坛以“创新科技体制、突破关键技术”为主题,聚焦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着力引领科技与经济发展前沿,聚力探讨科技体制创新与关键技术突破领域的新思维、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努力促进清华博士后校友之间的学科交叉与研究融合,勠力促成“政产...

  • 172007.10
  • 072022.04

    85后柳州妹周铭:创新创业 把科技成果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柳州妹周铭9年前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去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做核武器研究。离家十多年后,她义无反顾回到家乡柳州定居创业,专研石墨烯新材料、新技术在汽车和农业领域的应用。从实验室到工业化量产,周铭团队的参与,让高科技新材料成为工业企业和百姓用得起的好材料。85后的周铭是土生土长的柳州妹,她目前有双重身份,一是广西科技大学机械与交通工程学院的研究员,另一个是广西清鹿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

  • 082021.10

    陈鸿波出任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IASP)主席

    2021年9月30日,在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ce Parks and Areas of Innovation,IASP)第三十八届线上世界大会上,经全体会员会议确认,启迪控股高级常务副总裁、清华科技园管委会副主任陈鸿波(1979级工物)出任IASP主席。这是该国际组织自成立以来,首次由中国科技园区的代表出任主席。IASP新一届常务理事会成员(图源:IASP官网)IASP成立于1984年,目前拥有来自世界74个国家的350个会员...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