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积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2009级校友,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现任北京市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数学教师、班主任,学术共享空间负责人,是海淀区教育科研带头人、海淀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统筹学校科研项目孵化工作,他的相关实践教学成果获海淀区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2018年起他担任导师,积极投身班主任工作,至今共家访近80户学生,所带班级被评为海淀区先进班集体,深受学生和家长信任,相关事迹被《中国教师报》《三联周刊》等媒体报道。
“我刚才来学校,发现外边的玉兰花开了!”
采访马积良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下午,一进东主楼他就略过了寒暄,说出了这句让我们有点“意外”的开场白。很快我们发现,对比他30年的人生故事,这句开场白一点也不“意外”。
“小镇做题家”的骄傲与迷茫
马积良出生于山东省某县城的一个双职工家庭,父亲喜欢唱歌、写诗,颇有几分“我本楚狂人”的豁达性情;相反的,母亲则从事车床制造相关的工作,立体几何想象能力非常优秀。在父母的共同熏陶下,他“文艺细胞”和“理科头脑”兼具。
不幸的是,初三时马积良父亲因病离世,因此他的初高中阶段过得非常苦闷,只能从学习中获得短暂的慰藉。“父亲曾说过,考上清华就送我一辆汽车,我希望通过学习实现父亲的理想。”在专注于学习的少年时代,他并没有思考过人生目标是什么,给父母争气、为家族增光是他简单而纯粹的想法。
马积良笑称自己是一名“小镇做题家”,仿佛身上带着些“考神”体质。“山东是高考大省,竞争是很激烈残酷的,不过我一直认为考试是很轻松的,就算有时我不懂这个知识,但我依然能够发现和总结出考题背后的逻辑规律,并凭借这种能力在所有考试中取得高分,哪怕是自己并不擅长的科目。”
2009年,马积良在高考中考出了707的高分,成为当年的济南市理科第一名。在当时负责招生的刘奕群老师的建议下,他报考了清华大学,并入读计算机系。
马积良在清华园二校门
然而,昔日在高中受到众星捧月般待遇的“天之骄子”,一入清华很快便陷入了一种“迷茫”。“来到计算机系后,我发现遍地都是牛人,在我尚未熟练掌握最基础的编程语言时,身边很多同学已经能够跟随导师投入科研项目的攻关了。”
巨大的差距让马积良产生了心理落差:“我本来以为自己就像是一棵新生的小草,终于能够和大家一起沐浴阳光,然而当我破土而出的时候,突然发现我跟他们完全不是一个物种——他们是草原上奔驰的骏马,在我的头顶呼啸而过。”
那段时间,马积良在课业任务上学得非常吃力,情绪非常黯然。“所以干脆摆烂了一段时间,有时候还会翘课在宿舍里玩游戏,过得浑浑噩噩的。”
喜欢“风花雪月”的“另类计算机人”
除了学习压力外,马积良坦言自己精神上曾一度找不到寄托、非常抑郁。“我崇尚诗情画意的生活,喜欢吟诗作赋,我身边的同学们喜欢机器和代码,所以那段时间比较苦闷,找不到志趣相投的朋友跟我聊天。”
从低谷到旷野,马积良经历了漫长的自我探索。第一步,他重新拾起了学习的信心,即便不能完全理解学科原理,他依旧凭借从前积累的考试技巧与不屈不挠的努力通过了所有课程的考试,并成功获得保研资格,进入高性能所王小鸽老师的课题组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第二步,他尝试走出专业课的小圈子,通过选修学校《审美的历程》《诗词格律创作》等课程,来深入发展自己的爱好。
对于在清华计算机系的这段时光,马积良充满感激。“计算机系让我见识到了最顶尖的人才与我这个普通人之间的差距,我开始思考我的长处是什么,如何才能找到自己适合的方向,而不是一直用别人的优势与我的劣势去对比。”
大三时,马积良在人人网的实习经历让他认识到自己既不喜欢也不适合从事程序员工作。在分析自己时,他发现自己具备很强的考试能力、交流能力与洞察力,于是他重新投入到了自己的做题、讲课优势中。“高中时,我就跟小伙伴办过补习班,那段时间很开心。”随后,马积良开始兼职做家教与各类教培机构、竞赛培训讲师的工作,“我很享受给学生讲课的过程,把题目讲透彻,帮助学生提高成绩,看到他们开心的笑容我也跟着开心。”
马积良的学生绘制的班级画像。在学生心中,他们的班主任马老师“亲和而有感染力,班级同学们团结友爱,大家都紧紧围绕在最喜爱的马老师身边”
有一段时间,一个念头一直在马积良的脑中浮现:“既然找到了职业方向,那我现在不如退学,专职做老师。”但是教培机构的课程设置往往指向续报率而不是学生的学习效果,马积良觉得,如果要对中国教育有所变革,一定要从公立学校开始。出乎马积良的意料,王小鸽老师对他的理想持支持态度,并且给了他一条比退学更合适的路:“如果你真的想从事教育,可以尝试转到咱们学校的教育研究院去完成学业。”
最终,在教育研究院史静寰老师与计算机系王小鸽、杨广文、张小平几位老师的大力帮助下,马积良几经波折转入教育研究院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回想起这段经历,马积良非常感谢老师们的包容,同时也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人总要经历一次大彻大悟,才能摆脱既定的命运,发现真正的自己并学会悦纳自己。以前,命运像脱缰的野马拉着我到处转,把我摔得鼻青脸肿,而现在,我感觉我已经驯服了命运,骑在命运的背上了,我能掌控自己的人生了。”
“80次家访,让我更了解学生”
毕业后,马积良来到北京市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工作,担任数学老师兼班主任,在工作中,他非常注重对学生个人规划的引导、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
在校园里
“孩子青春期的发展非常需要关注,而很多人其实没有研究透彻。”在教学工作中,马积良发现这一代孩子的学习动力普遍缺失,同时伴有大量的低落情绪。马积良认为,家长的期待与孩子的目标很多时候并不一致,很多家长嘴上说着“孩子健康快乐就好”,但心理上仍然抱有“孩子一定要比我强”的期待。
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孩子并提供更负责的教学建议,2018年以来,马积良开展了寒暑假的家访工作,累计家访近80次。“我非常了解成长环境对人的影响,因此,孩子的问题必须从家长与家庭的根源上解决。”
开展家访,帮助学生成长进步
因为之前“不务正业”的选修课程,马积良学习到很多文史哲知识,加之他本身就具有文艺细胞,这些都让他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家访时,我会观察小区里来来往往的人群、单元楼下贴的广告、家里家具的摆放、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举止等等,这些都是组成孩子性格的因子,反映着一个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经历了自我探索与蜕变的马积良,对于如何帮助孩子找到人生的航向有自己独特的体悟。“家长要帮孩子设计属于他的生长路径,而非完成自己未完的理想;家长也要对孩子坦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身上担负着家庭的责任;最重要的是,家长要多发现、多表扬孩子的优点,很多被轻易忽略的东西反而是其他家庭非常羡慕的财富。”
马积良和他的学生
“80次家访,让我更了解学生,更了解教育。我认为这样的探索是非常有意义的,今后我还将坚持。”
在教学之外,马积良还承担了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并从中获益良多。“如何实现教学内外的平衡,关键在老师本人的心态——教学以外的工作不是干扰与负担,反而能够帮助我了解更多方面的信息。”
在积极心态的指引下,马积良创新性地完成各项工作:开创流动实习岗位,帮助大学生了解公立学校运转流程的同时减轻学校老师的部分任务压力;他寓教于乐,从游戏的吸引力中汲取灵感,以一线老师的身份推动全校的“龙币”体系改革;他积极拥抱未知,迎接挑战,在初中数学建模领域进行了一些开创性的探索,带领学生夺得了国际赛事奖项。“孩子的热情和创造力需要保护,保护孩子、就是保护课堂;保护课堂,就是保护教育。”
在教育年会上做演讲
“从程序员到教师,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职业理想。”为理想而耕耘的马积良,也不断收获着职业荣誉:因为在中学教学工作突出,他被评为海淀区教育科研带头人、海淀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等。此外,他创造的“爆款”选修课和开展的家访工作都深受学生和家长信任,相关事迹曾被《中国教师报》《三联周刊》等媒体报道。
《中国教师报》报道马积良相关教学事迹
“勇敢选择,人生没有标准答案”
“毕业后,我才体会到,母校的‘行胜于言’这四个字分量太重了,这个社会上夸夸其谈的人多,但‘行胜于言’的人少。清华人的‘行胜于言’不是说包装一件漂亮的衣服给你穿,而是要求你把自己扎根在大地上,把自己贡献出去。教育行业是真正担负着传承人类文化文明职责的行业,是国之大事与民族大计,希望我们清华毕业的学生可以有更多人来做教育工作,像一根钉子一样把自己贡献出去。”
从高考大省的天之骄子,到贵系迷茫焦虑的学子,再到信念坚定的中学教师,一路走来,马积良30年的人生就像他接受采访的开场白一样——有着看似“意外”的选择,但细想之下,因为性格使然,他的选择似乎又都在“意料之中”。
如今马积良已为人父母,对于幸福人生的定义又多了一层感悟。在向学弟学妹们分享寄语时,他说道:“人生是螺旋形上升的,选择也是多元化的,不必过分执着于唯一的选择。骏马有骏马的天空,小草有小草的世界,人生并没有标准答案,找准自己的优势和使命,勇敢做出选择,然后坚定地前进,将自己的人生推向幸福的高潮。”
不知不觉间,访谈结束已近傍晚,夕阳的余晖从玻璃门洒到东主楼的过道里,将这条计算机科学的道路衬托得愈发光辉和深邃。这条路与10年前马积良本科毕业时相比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他却放慢了脚步,认认真真地重走了一遍、两遍、三遍,仿佛在与学生时代的那些骄傲、迷茫、挣扎、寻找一一握手言和。
在东主楼过道留念
走出东主楼,他欢欣地骑上电车,像少年时那样意气风发,在与我们告别后便渐渐远去。
而楼外的那棵玉兰树依然在静静地散发香气,风吹来,抖落了一地花瓣,就像马积良抖落了他身上学生时代那层迷茫的“枷锁”,从此在最适合自己的教师赛道上快乐行驶,驶向了更加丰富和辽阔的未来。
采访:李静 张超
学生记者:韩娅非
撰稿:韩娅非 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