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于洋 | 将纸上“施工图”转化为防灾“实景画”

2024-02-20 | 郑心 卫婷婷 | 来源 公号“科学中国人”2024-02-16 |

浙江这片土地,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是一片兼具人文与自然和谐之美的地区,文人墨客留下数不清的经典名篇更赋予这片区域一份独特的淡雅气质,宛如一幅意境深远、底蕴丰厚的“富春山居图”。也正因如此,人们很难相信,这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省份其实常被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侵扰,尤其是在梅雨季节、台风频发之时,一些突发性强、覆盖面广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经常会带来房屋损毁、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而这些游客大多看不到的景象,却是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于洋的工作日常——频入深山、惯经风雨,他常常直面灾害的切实伤害力。虽然直至今日,他尚未能凭自身所学清晰解释在植被覆盖度如此高的地区仍能频发且突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原因,但他能够坚定的是:未雨绸缪好过亡羊补牢,防范危机好过应对危机;灾害从来不是“假想敌”,防范灾害必须杜绝“没想到”。所以,十数年来他一直坚毅地行走在科研之路上,奔波在地质考察的第一线。他说:“能为人民减少一分危险,便是我全部职业成就感的来源。”

于洋(2013-2015博士后,水利系)

磨砺是成长的催化剂

近日,2022年度灾害防御科学技术奖青年科学奖获奖者名单正式发布,浙江大学于洋赫然在列。面对此结果,于洋直言自己得知消息时十分欣喜激动,但当旁人尝试与他聊起项目进程中的困境与艰难时,他却变得寡言少语,偶尔有几句云淡风轻的描摹,也能从中听出几分平和与淡然。事实上,在他看来,这是从事科研工作再平常不过的一部分,如果没有汗水浇注,梦想的分量从何而来,这是于洋在少时就已参透的生活真相。

生活在教育资源较为匮乏的年代和地区,于洋的父母属于绝对的思想开明,在于洋身边只剩下4个同学没有辍学务农的情况下,他们也坚定表示一定会支持孩子的学业。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待,也为了达成自己心中对知识的向往,于洋早早就形成了生如逆旅,也要一苇以航的执着性格,小学毕业开始独立住校,中学为了高考全力奔跑:4点起床生炉,5点开始早读,冬天长冻疮,夏天忍蚊虫……最终,659分的高考成绩与为排遣焦虑写成的满满3本日记标志着于洋一段青春的落幕,耕耘于四季的他完满地收获于仲夏。他只记得,结束高考的那一年,他曾捧着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录取通知书出神了许久。当然,在这之中也包含一份对未来的迷茫。

“其实,土木工程是我高中班主任帮我选的专业。”那时,只顾奔向远方的于洋甚至不清楚自己的志趣到底归宿何方,所以入学第一年他的学习成绩并不算突出。直到花了360余个日夜进行自省后,他才坚定了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的行路思想。他没有想到的是,土木工程相关的专业知识会如此富有吸引力,从此成为令他夙兴夜寐的追寻方向。

从大学二年级起,于洋便开始在学业上“后来居上”,延续着自己之前的优秀与锋芒。与此同时,浙江大学为提升学生科研素质而开展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也让他意外地走入了科研的世界,从而掀开了他的从业新篇。博士攻读期间,他跟随导师参与多项重大地质灾害防治研究工作,长期驻扎山高谷深的灾害一线更是家常便饭。“在项目开展之前,那里曾经遭遇过两次滑坡灾害,冲毁了公路和已建桥梁。为了尽快解决隐患,我们扛着几十斤的仪器每天往返于山上山下,以尽快消除风险并提出加固方案。山里的蚊虫还真的是挺多的,那时候全身上下都被咬得挺惨。”他打趣道。虽然过程艰辛不易,但结果却顺利达成预期,这项工程的整修思路与创新点也完完整整地出现在于洋的博士毕业论文里,成为他成长岁月中的又一次极具价值的磨砺。

博士毕业后,于洋前往清华大学水利系开展为期两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而彼时,虽然他的研究方向一度有些转变,但他一颗报恩母校的赤子之心却始终未变,“在国内顶级学府工作学习是我的荣幸,深刻领悟了清华厚德载物的校训精神,体会了水利系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丰富内涵”。如他所言,在清华,开展水利工程相关的研究工作让他收获了“跨界”的知识面与成就感,一定程度上打开了他的研究思路。而当工作结束,他立刻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依江纳湖的浙江大学。

实践是灵感的支撑力

坐落于钱塘江畔、江南灵秀之地,水韵天成几乎是浙江大学诞生以来便带有的独特气质。但古语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何防治降水所带来的危害,是地理与气候为每位灾害防御研究学者出具的天然考题。由于深知重大项目是锤炼能力的重要抓手,自2015年入职浙大开始,于洋不断从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先后承担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重点项目,以及国家和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围绕堆积层滑坡的早期识别、致灾机理和防控措施开展系统研究。

于洋在工作现场

堆积层,主要由土体和块石混合而成。复杂的组成决定了其力学性能的复杂性。据于洋介绍,堆积层滑坡是浙江乃至全国滑坡灾害中占比最大的滑坡类型。面对堆积层滑坡存在的高度不确定性,于洋和团队着力搭建高效计算模型,建立多目标优化方法,打造有效防控屏障……力求在不断摸索下提出可靠度极高的堆积层滑坡防控体系,研究也从早期的揭示堆积层滑坡致灾机理、构建有效的防控体系,逐步向高植被覆盖条件下堆积层滑坡的早期识别过渡,努力为解答滑坡在哪里、何时发生和如何防治贡献一份力量。目前项目仍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对今日的中国而言,走向深海开掘新知无疑是未来科技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国家战略发展的根本需求。因此,面向时代背景、国家召唤,于洋也将目光逐渐投向深蓝,聚焦海洋工程在近海工程、港口海岸建设方面贡献己力。虽然更忙碌了,但他本人却乐在其中:“我只希望能不辜负社会赋予科研工作者的责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做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之间的平衡,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做实做细做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这是基本国情。因此各级政府都在积极承担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重大责任,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作为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露天开采与边坡工程分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风险与保险研究分会委员,迄今为止于洋已经做了许多工作,从他承研的30余项科研项目、发表的30余篇《科学引文索引》(SCI)与《工程索引》(EI)论文、1部专著与12项授权发明中便可窥得一隅。而对未来,他仍干劲满满,表示一定要竭尽全力将纸上的“施工图”转化为防灾的“实景画”。


相关新闻

  • 112022.01

    “于洋星”是这样“炼”成的——走近沧州“80后”北航之“星”于洋

    这几天,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教授的沧州“80后”小伙于洋“火”了——国际天文联合会以他的名字命名一颗小行星的消息,一经《沧州日报》和“沧州日报微信公众号”报道,迅速传遍了朋友圈,大家纷纷为于洋点赞,称赞他是沧州的骄傲。网友们留言说,有一批批这样专注于各个领域攻坚突破的科学家,我们的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好。

  • 312022.10

    殷盼超:将梦想转化为明确人生目标

    “科研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在实验室里,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前沿软物质学院教授殷盼超(2005级化工)拿起一张看上去像塑料的“圆片”,这是他所带领的科研团队正在研究的质子交换膜。据透露,其科研团队在研究利用散射方法表征软物质方面,已经达到与世界齐平的状态。“作为高校教师,我们承担了教育和科研的双重使命。”殷盼超表示,他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这句话...

  • 122023.10

    继承优良传统,努力将远大志向转化为实际行动——2023年化工系“春化秋实”联合支队社会实践纪实

    清华毕业生,会做出什么样的职业选择?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专业和行业将发挥什么作用?传承四十余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在今天能带给我们什么启发?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暑假,清华大学化工系“春化秋实”联合支队再次出发,探寻上述问题的答案。支队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到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努力发光发热”为主题,前往新疆、福建、浙江三地,在18天时间里访谈了十多位清华校友,并在校友工作当地参观、调研...

  • 102024.07

    将一个国家创造的美转化为全世界的美——翻译家许渊冲的治学之道

    许渊冲一生热爱古典文学,潜心翻译了大量中国古典名著。在出版的一百多部中、英、法文著作中,中国古典诗词的译本几乎占到一半。与此同时,他所创的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论”,既体现了西方文化的求真精神,又观照了中国文化的求美传统,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互鉴。

  • 092022.08

    杨嘉墀:将生命化为银河中的一颗星

    杨嘉墀(1919.9.9—2006.6.11),江苏吴江人,著名自动化和空间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我国自动化与控制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941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毕业后受聘为西南联大电机工程系助教。1947年留学美国,先后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任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员和洛克菲勒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研制成功快速记录吸收光谱仪(杨氏仪器)。1956年回...

  • 302019.05

    钱易:将污泥浊水化为青山绿水

    我们应该进行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类需要,又不致损害未来人类需要的发展。这就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我们的要求。

  • 132020.08
  • 032019.07

    一个人的纸上电影——读《青藤画语》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科班出身,连读了本科、硕士、博士的于婉莹凭一管水性笔画誉清华,一本《青藤画语》堪称一个人的纸上电影。

  • 052015.03
  • 032023.04

    朱军:成果转化是“意外”的惊喜

    今天的人工智能还不算完美,安全隐患、失灵易错……掣肘着人工智能的应用和发展。10多年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朱军一直致力于解决人工智能安全性问题。在他看来,做科研、进行成果转化并不是直接目的,只是到了一定阶段,技术成果有用时“水到渠成”的结果。日前,朱军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其获奖理由是,突破了经典的贝叶斯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提出扩散模...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