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因为儿时的一场疾病,他留下了跛脚的后遗症,可这命运却让他与清华结缘;在初中化学的讲台上,他一站就是十六年;将教育作为一种事业,他不断探索中国教育的进步之路;对人性的终极关怀,让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问题”学生的教育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胡新懿,愿为教育献终身。
三尺讲台 谱写人生
——清华大学[1977级] 胡新懿 访谈纪实
化学系 王诗琪
【胡新懿简介】
胡新懿,男,1977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化学系。原北京海淀区教委副主任,现任北京市政府督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特聘教授、特级教师市教育局邀请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副主任、特级教师、中国化学会第25届理事、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兼职教师、高考研究专家、《现代教育报》特聘顾问。
在海淀区工读学校,我们见到了胡新懿校友。他那朴实的笑容和洋溢的热情一下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倍感温暖。
很不幸,由于儿时的一场疾病,胡新懿老师落下了跛脚的后遗症,可这命运的捉弄却让他与清华结缘。
与同时代的许多年轻人一样,1968年12月,胡新懿和北京的23名青年来到山西省朔县(现在的朔州市)神头公社由屯大队下乡插队,开始了长达8年的农村生活。在农村的艰苦生活中,他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他总是为当地农民宣讲党和国家的政策纲领。在这个过程中,他也从一个不善言辞的学生成长为口才绝佳的大队革委会主任。
1977年,知青纷纷返城。作为大队负责人,胡老师坚持等全村知青都走了之后才离开。当年冬季的高考中,他取得了361分(满分400分)的优异成绩。在报考的志愿表中,他的第一志愿选择了北京大学天文系,第二志愿是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第三志愿是南京大学天文系。本以为天文这个专业不会受跛脚的影响,但是事与愿违,他落榜了。在万分沮丧之时,他收到了清华大学面试的通知。原来国家领导对北京地区高分段落榜的学生有一个特殊指示:清华等四所重点大学各要扩招一部分学生,使这些高分落榜学生有学可上。就这样,沉浸在兴奋之中的他通过了工字厅的面试,被分到了化学师资班学习(类似于现在师范类的专业,毕业后要留在大学或中学任教)。
这样偶然被“调剂”到清华大学的经历真的算得上是一段传奇。人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机遇,或许,上天在你面前关上一扇窗,却会打开一扇门。善于把握,人生便会迥然不同。
1982年从师资班毕业后,胡老师被分配到清华附中工作,讲台一站便是十六年。
从初三化学开始教起,他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吸引了学生,他改变了以往分章节逐次讲授的传统,而是用串讲给同学们营造知识的基本框架。他把这与人对森林的认识作对比,“你去看森林时,是会先去观察一棵棵树还是整体地看森林的全貌?自然是先去通观全局。学知识也是这样,你得先对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之后才能实现从林到木的过渡转变。”
胡新懿这种全新的讲课方式给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了飞跃的平台,也使普通的同学能够打下坚实的基础。开阔、自由的风格令他很快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并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1986年他便成为了教导主任。
后来,他又成为了清华附中的副校长,首创了一种思想教育模式:在每年的9月末,全体高三同学都会有几天停课。期间听取成功人士的专题讲座,开阔眼界,获得俯瞰世界的视角,进而探索学习的意义。之后会召开班会,首先,大家互相找出其他同学的优点,并举例说明提出表扬。这样的活动大大增加了学生的信心,毕竟在平时大家听到的更多的是批评教育,很少有衷心的表扬,更不曾注意到自己的优点。同时,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对每一科目的知识进行梳理,做到心中有数。压轴的是班级会诊,同学们互相提出建议,找出别人仍需改进的地方,真诚地交流看法。在整个过程中,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并且深受教育。这样一举多得,既增进班级的感情又提高班级的平均成绩水平。作为附中的一项传统,“班级会诊”被延续下来,代代相传。即使身为副校长,胡老师也坚持开课。他十分热爱自己耕耘的那三尺讲台,说要一直讲课,直到到他离开附中的那一天。
“你的工作岗位可以平凡,但是你的起点一定要高。”回忆这段教师生涯时,胡老师发出这样的感叹。作为一个清华人,不论处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比别人干得实,看得远,这便是清华精神实实在在的体现。
谈到读书,胡老师坦言虽然内容各有所好,但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才是真正重要的。
在清华求学的年代,图书馆里总是有他孜孜不倦的身影。这个习惯一直伴他至今。而且在读书的时候,胡老师总是很认真地做笔记。他自己发明了一套“读书卡片记录法”,可以充分地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仅可以保持对新知识敏锐的感知,而且更是对原有的知识良好的巩固和发展。日积月累,内化的知识成为他旁征博引的巨大宝库。那些独到的见解,那些关于教育理念的事实、案例、数据全都是从这些积累中获得的。
另外,关于经典名著和专业书籍之间的取舍,胡老师认为不能一味埋头在课本中,要主动学习一些课外的知识。有些知识尽管眼前看来没有什么用,但是人生很漫长,现在积累得深一些,广一些,在以后的时光中才不会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窘境。当然,对于专业书籍也不能放松,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挑选最前沿,最新颖的研究领域予以关注。这样博览群书,用知识武装自己,人才能有内涵。
“我们的教育要比西方慢十五年。”在教育领域工作了这么多年,胡新懿学长面对当今国内外教育现状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国外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的,注重人的个性化发展,倡导让每个人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为每个人制定不同的成功标准。这样学生就没有挫败感,会很快乐的积极的学习。而我们却总是给孩子灌输争第一的观念,可是第一名只能有一个。而且用相同的方法把各种各样的人教育成一样的人,这样的教育没有任何特色……”他坦言,中国社会正在从温饱型向发展型转变,教育也应如此,从批量生产向注重个性改变。但是他认为这条路任重而道远,他只能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影响我们的国家。
熟读马列经典的胡老师曾坚持这样的信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即改造客观世界在先,逐步实践主观意志的改变。但现在,他笑着说,“觉得自己只能改变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无能为力。”尽管如此,他仍在尽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听到他的声音。与共和国同龄的胡老师已经到了从教委退休的年龄,但他的工作安排依然充实。作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特聘教授,他为各地教育局局长作讲座,让他们接受更先进的教育理念。作为基础教育司质量检测中心的专家和北京市督学,他密切关注着教育最基层最前沿的状况。此外,他还到各地调研,用报告为他们带去优秀的教学方法和体会。
“不管周围的人怎样,你要积极乐观地去生活。”这种踏实、奋进、引领的精神深深融入到胡老师的人生中。不论对知识,对事业,对教育,他都像一位辛勤的老农,在尽自己的全力播撒希望的种子,他不知道它们是否会生根发芽,但仍旧积极地迎着阳光播种着。
在胡新懿学长担任海淀区教委副主任期间,对海淀区工读学校投入了很大精力,使它由一所几乎只是破败的建筑,一点点转变为今天书声琅琅,如花园般美好的校园。
对于这所几乎是自己一手办起来的学校,胡新懿学长满怀感慨。他说,设立工读学校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帮助那些问题孩子走出困境,获得新生。在学校里,他们获得比以往更多的关怀和尊重,各种优良的软硬件条件保证他们可以接受和其他孩子一样的教育。而且,学校的心理咨询室特别专业,有各种心理分析方法和设备,可以从根本上帮助这些问题孩子卸下心灵的枷锁,去迎接新的生活。走出学校,他们也不会因为与这所学校有关而受到任何歧视,因为这里就读的孩子毕业后在毕业证书上都不会写工读学校校长的名字,而是写他们原来所在中学校长的名字。
事实证明,这样一种教育方式的确可以培养出一批英才,或许他们无法出类拔萃,取得令人仰望的成就,但是一定会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做出自己的贡献。现任学校校长就是最好的佐证。作为一个曾经在这里就读的学生,他毕业后选择留了下来,为工读学校的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访谈结束后,胡新懿学长带着我们参观了海淀工读学校。宽阔的操场,整洁的教学楼,井然有序的食堂和有趣的沙盘心理实验室……这些小小的细节深深感染了我们。的确,这是一所为问题少年而建立的学校,但是它的意义非同寻常。从某种程度上说,它维护了教育的公平,社会的稳定。因为每个人都要有生活的尊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同学感悟】
在海淀工读学校,我们看到了美丽的校园和精心布置的心理治疗室,相信不论何时,只要有希望,努力去实现它,我们就能改变。可能那个目标任重而道远,但每前进一小步,我们就离它更近。不只是胡新懿老师在为教育改变的积极努力,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努力汇聚一起,我们的教育定将会更加美好。
——王诗琪
接受过中国最好的教育,胡新懿学长在学成之后选择回报祖国和学校对他的培养。他以清华精神中的踏实,把在清华接受到的教育传递给下一代,将教育的希望播撒。为了中国的教育事业,胡新懿努力的贡献着自己“微薄”的力量。
——陈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