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 1982级

专心专业,情定清华 ——清华大学[1982级] 王光谦 访谈纪实

2016-03-21 | 来源 《世纪清华人 从清华起航 千名校友访谈录》第二辑 |

【编者按】梅贻琦校长说:“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清华之所以为清华,是因为一代代清华人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断传承和发扬,是因为一批批清华校友们将自己的爱豪无保留的倾注于母校之中,是因为从清华毕业后,他们又回到了清华,担负起培养聚于清华的英才的使命,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王光谦老师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学于清华的他如今在这里教书育人,潜心科研。


专心专业,情定清华

——清华大学[1982级] 王光谦 访谈纪实

水利水电工程系 李想 李哲 林政 胡智丹 张治


【王光谦简介】

王光谦,河南南阳人, 1982年进入清华大学学习,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民主同盟成员,全国政协常委,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奖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多项国家级奖,并曾获钱宁泥沙科学论文奖,周培源优秀水动力学论文一等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奖项。


   初见王光谦老师时,温文尔雅的学者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老师说话速度不快,脸上总挂着笑容,我们终于可以了解到这位大师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他与清华说不完的故事。


学在清华,献身水利


   王老师的一生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当问到这是不是年少理想使然时,王老师轻轻摇了摇头。他更愿意把它看作一种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选择。

   1978年,16岁的王光谦老师于考入武汉水电学院,专业是治河。王老师至今依然清晰的记得他的高考成绩:348分,而当时大学录取分数线是346分,王老师就这样误打误撞的进入了治河专业。但入学后的专业教育,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老师告诉他们黄河与长江治理的重要性,让大家感到身上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让大家感到所从事的专业是独一无二、意义深远的。这种专业教育,在王老师年轻的心里激起了巨大的浪涛,热血沸腾的他投入到了学习与研究工作中。

   本科毕业后,王老师进入了清华大学学习,1982年至1989年七年时间里,他在清华先后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来到清华后,王老师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科研中他深深记得他的导师们的一言一行,黄老师、夏老师、费老师三位导师,不仅教会了王光谦为学,更教会了他如何为人。

   有个小插曲令王老师理解了何为“老师”。当时王老师的导师给他定的研究题目是关于管道输送公式的改进,王老师通过对课题的了解调研,发现这是一个很成熟的体系,法国国家实验室针对这一问题做了20年的实验,才提出了这一公式,要靠当时国内的科研水平和仪器设施,想要完成对这个公式的改进基本不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王老师提出了换题的想法,导师听了他的陈述后对其表示理解,也给予了支持,鼓励他找到正确的方向,鼓励他勇于创新。正是老师的宽容与鼓励,王老师有了更多寻找兴趣的自由和施展才华的空间,并最终在泥沙测量方面取得了突破。“老师不仅是要让学生干活,更要鼓励学生,教会他们主动学习,不断创新。导师不断鼓励和引导学生超越他的水平,科学才能进步,人才才会辈出。”这是王老师从自己的老师们身上看到的师德,他现在也是这么对待他的学生的。

   从清华毕业后,王老师成为了一名中科院力学所的博士后。两年博士后工作结束后,王老师又回到了清华。直到今天,王老师的清华故事还在继续着。


传道授业,桃李天下


   作为一位博士生导师,对于学生的培养,王老师有他独到的见解。

   王老师首先分析了现在学生的一些特点,他认为现在学生的条件比他们读书时候好得多,就清华大学而言,实验、工作、生活等条件都有以往不可比拟的优势,学习资源相当丰富,出国、讲座等方面的机会很多。但是“机会多了,诱惑也多。原来我们的条件虽然差,但每周用于学习的有效时间却高达70小时,现在大概已经大打折扣。”同时浮躁的社会风气使得有些学生盲目觉得自己很“牛”,静不下心,碰不得壁,受不得挫折,这些都对同学们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如今校园里社会活动也多,甚至说是过多,这对研究生是很不利的。科研的过程需要踏实,需要花大力气,需要长时间的投入,而过多的社会工作会耽误很多时间。”王老师认为学生在拓展自己能力的同时,需要把握住科研这个根本,把握好时间分配的度。

   王老师以他自己的经历为例,向我们说明“什么时间做什么事”的道理,“我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完全潜心学术,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到了博士后阶段,才开始更多的与人交流,两年的时间里做了30多场学术报告,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王老师认为,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任务,专心做好本职工作,专心做好眼前的事,未来才会有所成就。

   王老师说,现在的学习条件比以前有了很大改进,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学习效率的很大提升:相比于过去,现在的电子资源很方便,不像原来为了得到一篇文献还要去图书馆复印,找别的学校邮寄之类;同时现在的实验条件好,能得到更多准确的数据;计算机的模拟也能大大节省计算的时间,所以王老师鼓励同学们要充分珍惜学习条件,利用好自身优势,努力赶超前人,争取更大突破。

   王老师还提醒大家,清华并不是一个保险柜,上了清华并不等于未来无忧。他说“从现在大部分人的工作经历来看,清华人的身份优势最多只能维持6个月,而个人自身素质尤其是个人的努力程度,将在同学们的职业发展中发挥更重要更长远的作用。”因此,王老师希望同学们在校期间能够广泛涉猎,学有专攻,完善自我,提高素质,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专博并重,追求创新


   王老师还和我们分享了他对于“专”和“博”的一些思考。“专是绝对的,博是相对的,‘博’就是在自己的专业基础上进行广博的拓展。”王老师如是说。

   王老师认为就研究生而言,“博”可以通过多听讲座获得。他说自己在做博士论文期间,听了一个法国学者的报告,他关于水沙流速分布的结论与王老师一直以来的认识相悖,这给了王老师很大的触动,也引发了他的思考,最终王老师发现了问题所在,并且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而在1989年,另一次偶然的机会王老师在杭州的一个学术会议上,了解到了一项新技术:“激光流速仪”。这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而他也成了该技术的第一个应用者,并且取得了很多好的成果。“讲座的收获是无穷的,也是不可预测的,但只要广泛涉猎,结合专业,就一定能有所收获。”王老师这样总结讲座的重要性。

   王老师对于创新也有自己的独到看法。研究生期间,他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不要在杂志缝中找题目”。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因为想创新而创新,这样永远也不能有收获。王老师给我们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当年他通过对物理现象、自然现象的观测,并结合经典理论的研究,把黄土高原产沙过程分成了3步,提出了坡面产流产沙模型——坍塌模型——高含沙量水流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数字流域模型,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创新。因此,王老师认为,创新来源于你对学科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来源于你对现实问题的积极思考和探索,来源于不断的努力与积累。

   说到未来,王老师有着长远的规划。王老师说:“马克思哲学里强调‘否定之否定’,科研本身就是螺旋上升的过程,永远没有止境;人生也是一个不断奋斗,超越自己的过程。”

   王老师认为自己现在获得的这些成果,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功劳,更是依靠一个优秀的团队取得的。下一步的打算,就是继续通过团队的努力,将以往20年的研究成果加以系统的总结,把泥沙运动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提出一套系统的知识理论,为泥沙学科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同学感悟】

   采访王光谦学长真的让我们学到许多。谦虚是学长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作为一个清华人,谦虚踏实是我们在清华园中必须烙印下的品质,建立在谦虚踏实上的,是学长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除去孜孜不倦的努力,谦虚踏实、进取创新、团队协作这三大法宝助王光谦学长获得了成功,也为我们铸就了一个前进道路上的光辉榜样。这三点明白晓畅,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未来的人生里,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实践。

——李想

相关新闻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