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他说,在大学这块人生“试验田”里,没有什么不能尝试;他建议年轻人读历史,培养全方位的能力;他让学弟妹们不能靠“清华光环”活着,要想着为母校添上自己的一抹光辉。
人生最好的“试验田”
——清华大学[1986级] 潘爱华 访谈纪实
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 何佳
【潘爱华简介】
潘爱华,男,1986年考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1991年本科毕业,1995-1997年在我校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攻读硕士学位。现任青海省经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青海省招商局局长。
岁月荏苒,20多年的时光已经悄然逝去,很多东西在时间的冲刷下都已变得模糊、苍白。然而,潘爱华学长对清华的那些印象和记忆却依然深刻。现在的他回想起1986年8月28日,自己拿着清华的录取通知书来学校报到的情景,恍如昨日。
初进清华,十八岁的潘爱华就被这里的气息深深吸引。每天他都漫步在氛围浓厚的人文环境里,徜徉于华丽的知识殿堂中,享受着厚积与成长带来的乐趣,体会着思考与交流蕴含的美妙。日子一天天过去,潘爱华学长在清华一住就是十一年。
现在的他回忆起20多年前的清华时光时,总是略显激动。当时,清华所处的地理环境是名副其实的郊区,四周都是农村,同学们去西单买东西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那时,清华更像是一座“象牙塔”,学习和科研的环境非常单纯,课余活动远比现在匮乏。在他的印象中,每天下午4点后到操场参加体育锻炼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也是学校给他的一笔宝贵的“习惯财富”。而在晚上的空闲时间里,在食堂举办的各种舞会成为了大学生活最美好的点缀。学长回忆说说:“那时在清华的学习和生活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简单充实。”
在清华的几年里,学长身上发生了很多故事。“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我们去芜湖实践。芜湖仪表厂有一台设备出了问题,员工们都束手无策,情急之下,我自告奋勇用学到的专业知识修好了设备”,说到这,他有点不好意思,随后又继续说道:“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知识的力量,也是第一次深刻认识到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学长回忆说,清华曾资助了几十万元的设备给河北省某贫困县的一所学校,当时潘爱华和其他几个同学共同负责设备的调试和相关试验教材的编写,以保证设备在学校里得到良好的应用。那时是九十年代,在北京,人们已经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但在那里,每顿饭却仅仅是馒头和咸菜。后来,他们路过一片很大的苹果园,本以为果园可以帮助当地人民致富,然而现实与理想是有着很大的差距的,偌大的果园里苹果零零散散,产量居然仅有0.7斤/亩。后来,学长才明白,苹果的增产需要嫁接,而当地农民拒绝技术人员的帮忙,从而导致果园一直低产,人民的生活水平低下。这次的经历让潘爱华学长意识到:贫穷的根源在于知识的匮乏。
“年轻总会犯错,而大学却是人生中最好的一块试验田。”潘爱华学长如是说。诚然,在大学里的我们,还拥有尝试各种事情的权利,即使遇到了挫折经历了失败也有从头再来的机会,付出的代价也小得多,然而进入社会后就会变得很不一样。所以,大学是一座象牙塔也更是一块试验田。
提起他在清华的那些尝试,潘爱华学长有很深的体会和感悟。那时候,学校同学的计算器总是出现一些小毛病,影响使用,如果换掉的话又太可惜,他就灵机一动发明了一种修计算器的简单方法。于是,课余时间里,潘爱华学长就多了一项工作:给同学修计算器。这段经历对他的商业经营意识有了很大的帮助和提高。
他是第一批帮人组装电脑的信息时代弄潮儿,也是第一批尝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创业的领军人士。或许,正是这些旁人不敢想更不敢为的一次次尝试,给潘爱华学长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深远的基础。
“我非常喜欢读历史,从小学开始到现在,我一直保持着读历史的习惯。我不敢说我没有一天停止过读史,但我可以说我从来没有停止过三天。”学史可以使人明智。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很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都可以在历史中找到映照。读史的好习惯对他的人生事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潘爱华学长1986年考入清华大学精仪系,刚入学的时候,老师在黑板上画了四个圈,分别写上计算机、电子、机械、光学四个词,然后告诉大家,这四个圈相交的部分就是精仪系同学要学的内容,这也体现了精仪系的专业特色——学科的交叉与综合。
他一直认为:知识的高度交融是精仪系学生的一个优势。如果不打算纯粹的钻研某一个领域,做一个“科学家”,知识面广泛度的重要性要远高于对知识深度的要求。而大学本科教会同学们的也主要是学习方法、思维能力以及知识基础这三个方面。对于绝大多数清华理工科学生,知识面还远不够广,尤其是人文知识很匮乏。而学长的读史习惯恰能弥补这一不足,帮助他积累更多更广的知识。访谈中,学长时常出口成章、妙语连珠,让大家拍案叫绝,这完美的表达能力也和他读史的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对很多人来说,站在众人面前演讲或作报告是一件让人紧张、担心甚至恐惧的事情。可是对于潘爱华学长,任何一次站在众人前展示都是一次很好的表现机会,因为他都能做到120%的表达。
他这样解释120%这个数字,“理工科培养的逻辑思维能力让我的讲话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但是缺乏美感,而读历史所养成的文科的形象思维能力则刚好弥补了这个缺憾。综合起来我的表达就得以流畅通顺、富有文采,让听者在完全理解的同时产生美的享受。”
18岁到29岁,潘爱华学长在清华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11年。谈起清华情结,他比一般的校友有着更多的体会与感触,也对“清华光环”有着更深的理解。“总的来说,清华光环是很好的,可以照耀人的一生,然而这也是一把双刃剑。”
在清华的11年的学习工作生活,给潘爱华学长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清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和行胜于言的校风深刻影响他日后的工作作风和言行举止。同时,清华的校友圈,一直是潘爱华学长非常珍惜的一个社交圈,校友们的互相帮助、彼此学习对各自的事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顿了顿,学长深有感触地说道,“同时,光环也是一种标准,别人会用‘清华的标准’来看待和要求你。如果做的不够好、不能满足光环背后的标准要求时,清华光环反而会带来极其负面的影响。”带着清华光环踏入职业生涯,我们应该时刻谨记责任与使命,兼顾厚德与进取!
然而,选择职业时,我们还需要考虑个人因素。潘爱华学长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天赋方向。如果想要从政,进入仕途,就需要很强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忍耐力以及比较强的人格魅力;如果想进入企业从商,需要对市场经济规律有强烈的直觉,能够把握住机会;如果想要搞学术,则一定要能耐得住寂寞,因为真正高深的学问都是寂寞的。”
正是一批又一批像潘爱华学长这样优秀校友的厚积薄发、不懈进取,才有了今天深厚雄浑的清华文化。
正是千万名校友们一遍又一遍的上下求索、韬光养晦,才孕育出了现在宽广深远的清华责任。
正是像这样一次又一次交流之后的心灵启迪、思想碰撞,才保证了清华精神的薪火相传,不断发扬光大!
【同学感悟】
学长谈到大学生应该早立志,早定目标。这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如果现在能定好目标,设定方向,学习动力自然就足了。学长也谈到了“清华光环”的双刃剑作用,清华会给自己带来机遇,同时也会带来很大的挑战。我们不能靠“清华光环”活着,而应该为清华增添更多的光辉。
——王梦赑
在整个交流中,学长谈吐举止都非常稳重,体现出他的内涵和修养,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慢慢学习和培养的。学长作为一个工科生,文学素养确令我折服。学史可以明智,我们确实很有必要加强文学修养,用历史辩证法来看待问题,才能看清其本质。
——徐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