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初,我作为“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公共管理学习班”学员代表受邀参加吕大龙、邓锋校友捐赠仪式,并在座谈时汇报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回顾了清华校友支持项目对我成长的重要作用。
后,老师们希望我从这个角度再挖掘写篇文章,与更多校友分享。
近日适逢窗外飞雪,感慨上头,我和雪而书,谈谈校友支持项目对我的引领塑造。
袁周在捐赠仪式上发言
第一个三年︱心无旁骛探索“大学之道”
我是2010年进入建筑学院读书的。报到当天,学院负责奖助工作的侯老师就把我拉到一边,聊了挺长时间。侯老师最后说:“你就安心学习,剩下的不用管了。”我后来才逐渐明白“剩下的不用管了”指的就是学校的奖助体系。
当年我就获得了 “清华校友——吕大龙269励学基金”项目资助。6500元,这是当时一名本科生一年的学费和住宿费,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支持。我当即实现了在校的“财务自由”,轻装上阵心无旁骛地开始了美好的学习生活。这也使我很快通过学业等各方面的成绩获得了各种类型的奖学金——包括占相当比重的校友奖学金。
2021年,袁周在建筑学院毕业典礼上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
如果说获得校友励学金更多地解决了自己的生活之忧,获得奖学金则使我在学业等各方面得到了很大的鼓励和肯定,更多地解决了自己的学业之困,使我逐渐找到大学学习的“门道”。学校的奖助体系与支持项目一直持续到我博士毕业甚至之后,前后长达十年,使我在物质上、学习上、精神上获得了极大的解放与自由。
第二个三年︱“向下扎根”厚植家国情怀
生存问题解决之后,很快就要面对发展的问题。发展问题首要解决发展方向,发展方向的核心则是价值导向。
身心的自由给我带来了在不同方向探索的无限可能,自己却在众多可能中一度陷入了发展方向乃至价值导向上的迷茫。
这种迷茫还有另一种更为隐蔽的表现:即使已经在正确的方向上探索,一旦受挫,如果缺乏必要的支持和肯定,也会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以致放弃。
2012年,凭借着朴素的乡土经验,我尝试了两次乡村实践,但无论是主观的自我评价还是客观的实践成果,都没有取得预期成效。
面对乡村这样一个广阔而宏大的课题,我因此一度“弃疗”,觉得自己可能不太适合这个方向的学习和工作。
直到2013年,我入选了“林枫计划”一期。在该计划的支持下,我随一队人到广西陆川实践,进行了为期半月的田野调查,有了一些初步的实践经验。
2014年,在学校的支持下,我开始带领实践队伍分别在广西百色和山西灵丘的乡村开展社会实践。从滔滔右江到巍巍太行,这两次学校支持下的社会实践获得了成功。
实践成功的具体体现就是让我确认我是适合在乡村这个方向做一些工作的。因此,2016年我将一度“弃疗”的实践重启,在基层乡村长期蹲点调研,自此开始深入探究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振兴工作。
2017年,袁周在传统村落蹲点调研测绘
在国家政策、当地领导、学校老师的支持下,我所蹲点的村逐渐化短板为优势,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国家森林乡村”,成为乡村振兴中的“齐鲁样板”。这项跨度长达9年,“向下扎根”在乡间泥土中形成的实践成果是我在校期间最为自豪的工作。
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形成的价值导向与家国情怀,逐渐坚定了我的发展方向,直接决定了自己到公共服务部门工作的职业选择。
第三个三年︱“内外兼修”锤炼专业能力
2014年,我开始了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同时担任建4年级思想政治辅导员。
2016年,袁周在辅导员海外研修总结会上与大家合影
2016年,我通过校友支持的“辅导员海外研修计划”选拔,到麻省理工学院房地产创新实验室访问学习。这次访问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在出国前我就结合即将开题的博士论文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因此在短短时间内不但圆满完成了实验室的科研任务,还实地考察了波士顿、纽约、华盛顿等都市区与城市群,对美国跨区域的住房市场有了直观全面的了解。
回国后,我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博士论文的开题,研究方向确定为“京津冀地区跨区域的住房市场研究”。由于研究方向与需求具有相当的契合度,2018年我进入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某中心借调工作,参与《北京住房专项规划》编写,借调结束后完成了博士论文主体的写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研究对象是京津冀地区的住房市场,但在博士论文写作的各个阶段,在MIT的访学经历让我始终以国际视野看待所研究的问题。
每当研究陷入停滞,我都会通过对国内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发达国家历史上出现的趋势进行比较寻找灵感,也往往能在历史的回溯中找到启发和思路。这为我顺利完成博士论文提供了宽广的视野和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海外研修访问学习及后续博士论文研究的过程中,我对东西方的政治文化有了更切身的体会和比较,对国内强有力的政府充满信心,对国内规划和政策推动城乡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模式充满兴趣。我开始认真考虑将规划和政策的研究制定作为未来的方向。
第四个三年︱“起笔着墨”投身首都规划
回国后,我又参加了学校“唐仲英计划”的选拔,到公共服务部门工作的愿望落实为具体行动。
2020年,我通过定向选调进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工作。投身公共服务部门的选择使我又获得了校友支持的“启航奖”,我把它看作学校和校友对自己职业选择的一种认可与鼓励。
到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工作,从结果上看是深思熟虑、水到渠成的结果,我本科专业是建筑学,研究生专业是城乡规划学,到规自部门工作专业最为对口;但做决定的过程并不容易,毕业季曾有机会通过南方某省的引进“一杆子到底”到基层服务,也有机会到某部委从事经济与行业政策研究,也曾一度有机会留在学校工作。
最终还是学校领导老师的教育引导与校友支持项目的价值塑造让我做出了“又红又专”的选择,即结合专业所长投身首都规划建设。
工作三年多来,我辗转处室、分局、镇村、专班等多岗位锻炼,先后从事过规划实施、规划编制、城市更新、责任规划师、乡村振兴、主题教育、灾后重建等多项业务与综合工作。
2022年,袁周(左2)在平谷刘家店基层锻炼
我见证了多项国家级重大工程的拔地而起,也参与过快递集中分拣点等民生设施的规划布局;编制过副中心的非建设空间管控规划,也推动过“共享小岛”等多个小微空间更新项目的落地实施。到村任职让我厚植为民情怀,直接参与“千年大计”副中心建设让我备感自豪,为祖国首都规划蓝图增砖添瓦让我斗志满满。
更让我们想不到的是,在毕业若干年后,一批在基层奋斗的校友同学还能获得校友支持项目“笃行励业奖”的巨大支持,让在基层奋斗的校友们备感温暖、备受感动。大家纷纷感慨,感谢母校的关怀,母校没有忘记我们。
新的三年︱“又红又专”终身学在清华
2023年,面向在公共服务部门就业校友的“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公共管理学习班”开班了。
2023年,袁周(右2)作为校友代表参加吕大龙、邓锋校友捐赠仪式
万万没想到,13年后,我再次受惠于吕大龙、邓锋学长的校友支持项目。同学们也没想到毕业后还能有机会回清华园上课,大家的学习热情一下子就被点燃了。
一个普通的上课日,班上就有周五下班坐一夜的火车到校上课,周六下课后又坐一夜的火车回太原,不耽误周日乡村振兴工作的“时间管理大师”同学;也有已经是地方部门负责人,但每次都从廊坊来学校上课的“线下全勤”同学;还有从云南专程飞了两千多公里来学校“万里求学”的同学。
什么是清华提倡的学习精神与价值导向,我想,这个班就传承传递着这样的价值导向:就是秉烛夜游、终身学习的价值导向;就是饮水思源、回报母校的价值导向;就是家国情怀、奉献社会的价值导向。这样的学习精神与价值导向,也是清华校友“爱国奉献、爱校感恩、爱友互助”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
回首自己过去的13年,校友的支持一直伴随我成长。学校的校友支持项目数量很多、各有侧重,但在我看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坚持公共性、服务性、外部性,将同学们引导到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做贡献的方向上去。
这些校友支持项目,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和充分延伸,是学校办学方针与教育导向的补充落实。
清华校歌中有一句“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需自强”,以校友支持项目为组成部分的清华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一代代清华人,就这样在服务国家中践行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薪火相传,层垒叠积,绘就成清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