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霞,1989年始任教清华大学环境系,现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环境系学术委员会主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副主任,国际杂志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China (FESE)执行副主任、《环境科学》等杂志编委。黄霞教授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曾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奖励多次。
2009年12月17日晚上,在环境系系馆,我们有幸邀请到了黄霞教授作为嘉宾出席了学术人生系列讲座活动“How to be a successful graduate ?”,她与到场的同学们一同分享了她的求学经历和科研往事,与大家交流了她对于怎样成为一名成功研究生的一些想法。
时不我待,立足脚下
对于清华的研究生来说,怎样才算是合格,或者说是成功的呢?这是一个需要同学们认真思索的问题。黄霞教授认为,目前学校提出了“坚实、系统、基础”的基本要求,但这些还是远远不够。她说“当一个研究生获得学位的时候,就应该已经成为他所从事的研究领域的leader”。黄霞教授以目前环境生物研究领域非常杰出的学者Bruce E. Rittmann教授(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为例,讲述了Rittmann教授在环境生物领域的一些研究经历以及做出的杰出贡献,黄老师认为这与其在博士阶段打下的坚实基础是密不可分,同时对大家提出了“研究生阶段是学生的黄金阶段,要好好珍惜把握”的殷切希望。
敢于立志,勇于创新
同学们常常会想,自己为什么要成为一个研究生?自己又如何在清华完成自己的研究生生涯呢?对这些问题,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答案与诠释,但往往又伴随着迷茫。黄老师回忆了当初自己在清华学习和后来留学日本的历程,她非常感谢当时清华有这么一个公费出国求学的机会,能到国外的大学学习当时最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同时也能体验国外大学严谨求实的作风,黄老师说这段期间她的收获非常大。学成回国后,黄老师结合自己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体会和20多年来的职教经验,总结出了很多宝贵经验,并一一介绍给大家,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黄老师说:“作为清华的学生,要敢于立大志,要树立高远的目标,并在研究生阶段不断锻炼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要敢于创新,不怕失败,其实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失败也是一种经历,对同学们本身来说也是一种收获;要敢于挑战,要敢于质疑所谓学术权威,勇于坚持自己的想法;要敢于拼搏,研究生阶段就是一个不断自身磨砺的过程,面对学习、生活和科研上的种种困难,即使再艰难也要坚持,经过了这些锻炼,在以后的生活中就会有足够的毅力战胜各种困难。”黄老师认为,清华的学生对自己就应该有更高的要求,应该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黄老师对自己课题组内的学生要求也很严格。因为对于黄老师来说,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不断鼓励、鞭策学生,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学术上授之以渔而不仅仅是授之以鱼。同时,黄老师更希望清华的学生不论将来在国内读研还是出国深造,都能回到自己的祖国,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
勤能补拙,滴水穿石
对于学术研究,黄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勤”:勤于阅读,在于获取知识、拓宽视野、激发灵感,她认为,作为一名研究生,应该时常阅读本专业最前沿的文献,掌握经典的理论知识,同时关注不同专业的最新研究进展,博采众长;勤于思考,在于提高研究的效率,以利用有限的时间做出更多的成果;勤于总结,在于清晰高效地表述自己的工作和成果。黄霞教授认为,研究成果应该要及时发表,但发表论文的目的要纯粹,不能只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黄老师说,科研经费来自社会,作为研究学者,就有义务将自己的成果及时发表出来,为学术界做出一份贡献的同时,也让更多的科研成果尽快的投入实际应用中,造福社会;勤于交流,在于积极参加各种学术的活动,积极提问、发言,积极与同行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黄老师比喻说,参加学术活动就像“喝了学术大师精心准备的一杯浓果汁,同学们千万不要错过”。
在讲座的最后,黄霞教授用环境应用中的污水处理反应器形象的类比喻研究生生活。她说:“反应器的环境条件就好比科研团队的氛围,不时增加冲击负荷可以提高系统的抗性;导师好比是一个搅拌器,可以加速反应,但是最终还是要同学们自己努力,缩短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并且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研究生生活就是一个不断追求、训练、磨练、提高的自我完善过程,积极地、快乐地享受这个过程,并始终坚持不懈,最终就会成功。”
黄老师一番讲话发人深省,现场爆发出持久热烈的掌声,以感谢黄老师的教导与解惑。活动后,我们单独采访了黄霞老师,黄老师表示能参加这样的活动自己非常的高兴,而且看到有这么多学生出席这次讲座,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教师,能受到这么多同学的爱戴,自己感到非常的自豪。在中国的水处理和膜技术领域,黄霞教授课题组具有较高的声誉,她认为这是全体组员共同努力的结果。黄老师认为,作为一名环境人,在目前我国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肩上的单子非常重,她希望能通过她的努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技术型人才;同时她也一直在引导着一个高效、合作、具有创新精神的团队。结合自己在日本的科研经历,黄老师认为,研究生阶段是人生中最宝贵的一段时光,在这段时间里,学生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掌握了基本的专业知识,锻炼了学术交流能力,可以独立承担责任与压力,应对各种困难。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研究生生活,是一个自我锻炼、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人一生中非常宝贵的一段经历。黄老师说,作为一名导师,自己深感责任艰巨,不仅仅需要在科研上对学生做出正确的指导,和学生一起开辟新的研究之路,同时更要在人生观上引导学生,使学生向好的方向不断发展,成就一片天地。
虽然黄霞老师在学术、科研方面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但是在采访过程中,我们感觉黄老师非常的亲切、和蔼,通过黄老师的学生,我们也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黄老师非常的体贴,对学生的各方面生活都很关心,学生们都非常喜欢她。
环研二班作为活动主办方,通过这次活动近距离地了解黄霞教授的学术经历与科研精神,黄老师对研究生们做出的应如何度过自己的研究生阶段的指导,不仅在现阶段非常实用,在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也非常有指导意义。此次学术访谈活动给同学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不经在同学们的科研之路上做出了指引,在今后的工作中也非常值得回味。
(环境系:梁帅 沈悦啸)
转自 清华博学网 2010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