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钟群鹏院士:中国失效分析首席科学家

2009-12-31 |

钟群鹏,193410月出生,上虞丰惠人。195210月考入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不久,全国院系调整,转入北京航空学院。19577月北京航空学院金相热处理研究生毕业后留校。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失效分析预测预防研究所所长。30多年来,对材料韧脆转移的数学模型和冷脆断裂的机理及控制、压力容器的失效分析和双参数弹塑性安全评估技术、宏微观断口物理数学模型和定量反推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和有开创性的研究,先后获得各种奖励14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30多年来,我国发生过的非自然大灾难中,有500多起都能和“钟群鹏”这3个字连在一起!飞机失事、火箭卫星发射失败、大型机电产品发生故障……经过他的分析,这些事故原因水落石出。因此,他被誉为科学界的“福尔摩斯”。

A

  初春的一个上午,我们拜访了钟群鹏教授。一走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钟群鹏院士的办公室,就被他桌上的航天模型所吸引,环顾四周,简洁、质朴、实用、大气。办公桌背后的巨大书橱里,密密麻麻摆满了各种书籍,白墙上并排挂着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钟院士一头银发如雪,始终面带谦和的微笑,愉快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钟群鹏现为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专业组组长、国防科工委质量与可靠性专家组组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委专家,兼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保护顾问组组长、公安部灭火救援专家组专家(顾问)等职。

  钟群鹏撰写有教材和专著24部、论文140多篇,培养博士生、硕士生30多名,曾荣获部级以上奖励11项。

  钟灵毓秀代有才人的虞山舜水,曾经哺育了众多彪炳史册的千秋人物,也曾滋养了不少名震中华的杰出英才。出生于古城丰惠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群鹏,就是这样一位几十年来活跃于中国业界的翘楚人物。

  著名的失效分析及预测预防专家钟群鹏,在他所从事的科学领域已潜心研究了三十多年。30多年来,钟群鹏接触过500多起灾难事故,这些事故记录在厚厚的500多本灾难调查分析报告中。在他参与的每一例失效事故的分析中,几乎都可以展示一个个让人称奇的故事。他们不但要分析事故的成因,还要提出严谨的、科学的预防措施,有时甚至还要走上法庭,维护当事人的权益,维护科学的公正。谈话间,钟老一脸严肃地说:“这是一份责任重大而又神圣的工作,我必须尽心尽力地去完成,不能有一丝马虎。”

  B

  初春的首都北京,天高云淡,碧空万里。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一幢高大的教学楼里,钟群鹏教授告诉我们:世界上所有的事故都可以分析。失效分析及预防是分析判断失效的模式、原因和机理,以便采取或研究有效的预测、监控和预防技术的管理活动和技术活动。换言之,它是从失败入手,着眼于成功与进步的科学;是从过去入手,着眼于未来与发展的科学。中国有句古话叫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失败不会自动变为成功,而是要经过总结分析,失效分析的目的不是为了研究失效,而是预防失效。

  钟教授说,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也面临着科学技术本身不断的挑战,“失效”就是这些挑战之一。不论是飞机失事,还是火箭卫星发射失败,或是大型机电产品出现故障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从事失效分析及预防研究的课题。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技术的进步史也是与“失效”斗争的历史。“失效”的分析及预防,更是新科学、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诞生的重要动力之一。

  说起毕业从事失效分析的缘起时,钟群鹏回忆说,1958年,被认为在设计、制造、材料上都万无一失的美国北极星导弹在发射时爆炸,震惊世界科学界,由此“断裂分析”、“失效分析”及预防预测成为一门新兴学科。留校任教后,钟群鹏原本在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研究航天材料,但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让他走上失效分析的道路。从此,钟群鹏走上断口分析研究的道路,而这正是失效分析的一个基本研究领域。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钟群鹏率先进行断口物理数学模型和断裂物理等方面研究,并因此获得航空技术研究院的奖励。从理论研究到工程实践的检验,钟群鹏开始进入失效分析及预防的前身——失效事故分析。当时这还是一个人们知之甚少、研究更少的新的技术领地,从机电产品频繁的事故中,他感受到了失效分析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由此选择了“失效”作为自己毕生的研究方向。

  C

  “中国有句古话: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失败不会自动变为成功,而是要经过总结分析,失效分析的目的不是为了研究失效,而是预防失效。”谈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钟老坦然地说。

  1988212日,陕西秦岭发电厂200MW机组发生国内外罕见的轴系断裂特大事故,直接经济损失2500多万元,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元。当时,作为我国火力发电的主要机组,这一类型电机全国只有54台,如不查清事故原因和存在隐患,后果不堪设想。遵照国务院指示,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一纸急电发到钟群鹏手中,指定他担任这一特大事故的调查分析专家组组长。

  在一片狼藉的事故现场,专家组从电机主轴塔形轴的R处发现了一圈异乎寻常的裂纹,钟群鹏诊断这是一起低周大应力疲劳断裂引起的失效事故。继而专家组认定这是一种不寻常的事故模式——油膜震荡。此后一系列证据证明了这一判断的正确性。整个调查结果仅用半年多时间,在近三十万字的总结报告中,专家组系统提出油膜震荡发生的条件、过程、机制、控制条件和关键参数的临界范围,提出14条预防措施和建议,为当时大量正在运行的同类机组消除事故隐患。在我国,这类事故起因的发现尚属首次。

  1992年,湖北荆门石化总厂从国外进口的烟气轮机发生整体轮子轮盘开裂事故,以钟群鹏为首的专家组通过调查分析,对裂纹的性质、产生的原因、裂纹的萌生及扩展机制等做出科学结论。作为中方的首席技术代表,他参加了与外方销售经理一名烟气轮机权威针锋相对的谈判。作为行家,对方开始口气强硬:“全世界有我们上千台这样的机器在运行,都没有发生断裂,这一轮盘的断裂,肯定是中方使用不当引起的。”

  面对外方代表的强词夺理,钟群鹏让他看了25分钟的断口扫描录像,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和科学的分析证明这是一起质量事故。对方顿时哑口无言,同意在合同保证期已过的情况下认赔。钟教授以自己的学识为国家挽回了巨额损失。

  济南煤气管道爆炸,炸开公路1.6公里,13人丧生,钟群鹏从一系列事故链中廓清原因。

  长江沉船事故惊动国务院,钟群鹏经过科学的测量与分析最终揭开真相。

  卫星爆炸,一声巨响损失2亿多元,钟群鹏缜密分析,找到原因。

  在一次又一次的事故灾难分析中,钟群鹏挑战失败,成为灾难事故的克星。

  三十多年来,钟群鹏做过很多重大的事故分析,也做过一些不大的事故分析。每一次分析,他都以刚正无私的品格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揭开事故灾难的真相。(贺陶)

转自 上虞日报 2009718

相关新闻

  • 252016.07

    著名核科学家陈达院士逝世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杰出的国防科技工作者、著名核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驻疆某基地研究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达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7月2....

  • 182019.10

    首次!73岁院士获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首席专家

    73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顾逸东已于10月15日获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首席专家。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聘任空间科学首席专家。

  • 092016.12

    华人科学家吴耀文博士入选瑞典皇家科学院青年院士

    12月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和瓦伦堡基金会宣布,29位青年科学家被遴选为今年的瓦伦堡青年院士,吴耀文博士是今年唯一入选的中国人。

  • 032011.03
  • 252015.12

    吴蓓丽校友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12月22日,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9位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的青年女性获此殊荣。清华校友、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吴蓓丽....

  • 162008.06

    姚期智院士科学大讲坛演讲“计算机科学在中国”

    【新闻中心讯】6月9日,世界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图灵奖获得者、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院士在云南昆明西南联大70周年科学大讲坛上,发表了“计算机科学在中国”的主题演讲。

  • 152020.10

    “接地气”的施一公院士:科学家需要挑战过去

    说到施一公,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九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在即将举办的2020浦江创新论坛年会活动上将会出现这位重磅大...

  • 092016.05

    叶企孙、叶笃正入选《中国现代科学家(七)》纪念邮票

    叶企孙,1918年毕业于清华学校,曾任清华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和校务委员会主席。叶笃正,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系。

  • 292024.04

    两位清华人荣获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4月28日,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欧莱雅中国共同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20名女科学家获得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其中包括两位清华人: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婷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玉丽(2003级博,航院)。陈婷陈婷,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2001年在厦门大学生物系...

  • 072022.04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工专家余国琮逝世 享年100岁

    余国琮院士记者6日从天津大学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工专家,天津大学教授余国琮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4月6日12时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余国琮,1922年11月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工系,1945年起先后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匹兹堡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匹兹堡大学任教,1950年入选美国科学家名录,同年夏返回祖国,是首批留美归来学者之一。1952年起在天津大学化工系工作,1953年加入...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