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张彭春(左)导演《财狂》时的工作照,这是指导万家宝(曹禺)饰演韩伯康的情景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新月社”无疑是影响重大的文学社团之一。“新月社”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其成员中不乏“五四”以来中国文学界的名人,如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具有如此影响力的“新月社”,其社名由来却与一个天津人有关,他就是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先生的弟弟,曹禺大师的戏剧导师,梅兰芳先生赴美、苏访问演出的策划人张彭春先生。“新月社”于1923年成立于北京,恰逢张彭春先生次女出生不久,遂以其次女之名“新月”为社团名。
先有张新月 后有“新月社”
众所周知,天津南开大学的创始人是张伯苓先生。由于张伯苓名声太大,人们常常忽略了他的兄弟张彭春。其实,南开大学的发展与张氏兄弟的共同努力分不开,而这个比张伯苓小16岁的弟弟张彭春,才华横溢,对中国近代戏剧、诗歌、文化艺术交流及中国外交方面都曾作出积极的贡献。
张彭春,字仲述,人称“九先生”。这是因为他出生那年父亲59岁,故取乳名“五九”。1904年张伯苓和严范孙创建了私立中学堂(南开学校前身),张彭春成为该校第一届学生,与梅贻琦同班。1910年张彭春考取清华第二届“庚款”留学生,与胡适、竺可桢、赵元任等71人赴美深造,1915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文学硕士及教育学硕士学位。他课余的兴趣是研究戏剧,最喜欢挪威剧作家易卜生。
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原天津戏剧博物馆馆长黄殿琪曾主编《话剧在北方奠基人之一——张彭春》一书,其间张彭春次女张新月与先生为编辑此书特意从美国回津,向当时的天津戏剧博物馆捐赠了张彭春先生的部分衣物和照片。据张新月证实,“新月社”的得名并非外界传言,先有新月社,而后张彭春才因“新月社”而为次女取名;事实上,是先有了张新月,才有“新月社”。
1923年9月,张彭春受清华学堂邀请,携带妻女迁居北平,任清华教务长。同年11月,他的次女降生。张彭春夫妇的长女因满月时患脑膜炎高烧未能及时救治,而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因此张彭春对次女格外珍视。张彭春一向崇拜印度诗歌泰斗泰戈尔,热爱他的诗歌。由于泰戈尔著有诗集《新月集》,因此张彭春为二女儿取名“新月”,英文名为“露丝”。而此时恰逢张彭春同徐志摩、胡适、梁实秋、陈西滢等文友筹备组织文学社,社名尚未确定。张彭春便把女儿“新月”这个名字推荐给朋友们,“新月社”由此诞生。
《醒》揭开中国话剧大幕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通常认为“第一部话剧剧本”是胡适的《终身大事》,研究戏剧史的黄殿琪先生告诉记者,在《终身大事》这部剧的前三年,张彭春在南开就导演了他在美国创造的《醒》。
1916年,获得了教育学与文学硕士学位之后,张彭春重新回到天津,协助兄长发展南开教育事业。由于张彭春在现代戏剧上有一定的造诣,尤其喜爱戏剧创作和表演,因此一回到南开,就被推选为南开新剧团的副团长,与张伯苓一起开展南开新剧运动。张彭春带给南开的第一件礼物就是导演了自己在美国创作的写实独幕剧《醒》。张彭春导演的《醒》剧深受学生的欢迎。演出的第二天,南开的《校风》上便发表了周恩来撰写的文章,称赞该剧:“佳音佳景,两极妙矣。”
张彭春不仅将新剧的剧本创作带到南开,而且还把西方的一套导演方法移植到中国。张彭春的导演工作比1922年回国、被话剧史家称为“中国最早的导演”的洪深还要早六年。
梅兰芳访美总导演
1930年初,应“华美协进社”之邀,梅兰芳赴美演出。“华美协进社”是由胡适、张伯苓、梅贻琦、杜威等中美学者发起成立,是一个以促进中美文化交流为主旨的非营利性团体,其成立后的首件大事便是邀请梅兰芳访美。1930年2月14日,在华盛顿中国驻美使馆首演《千金一笑》时,梅兰芳感到观众反应平淡。张彭春提出了中肯的意见,梅兰芳觉得张彭春不仅对中国戏剧有着很高的造诣,而且十分熟稔西方的戏剧理论和传统,如果能留在自己身边将对在美演出帮助莫大,于是他便诚邀张彭春加盟剧团。
在美演出期间,张彭春不但承担了梅兰芳剧团艺术顾问和总导演的工作,而且还兼做了梅兰芳的发言人,他向完全不懂中国戏剧传统及技巧的美国观众解释梅兰芳表演中的唱念及动作的意义,为梅演出颇添助力。
1930年,美国檀香山总督育德(右四)欢迎梅兰芳(右五)、张彭春(右六)、齐如山(右三)
黄殿琪指出,在梅兰芳访美活动的资料中,对张彭春的介绍很少,使他成为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几位熟悉当时情况的前辈分析齐如山在《梅兰芳游美记》中对张彭春的作用挂一漏万的原因之一在于:齐如山和张彭春由于生活、教养、艺术见解不同,对于剧目选择、剧本加工、舞台调度、身段表情的意见常常是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而当他们发生争论,梅兰芳往往都是采纳张彭春的意见,对此,一向以京剧权威和梅的知己而自居的齐如山自然很不愉快。所以以‘内容详实’著称的《梅兰芳游美记》,唯独对张彭春惜字如金,就可想而知了。”(马樱健)
转自 城市快报 2009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