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爱华,男,1986年考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1991年本科毕业,1995-1997年在我校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攻读硕士学位。现任青海省经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青海省招商局局长。
大学:人生的一块试验田
岁月荏苒,20多年的时光已经悄然逝去,很多东西在时间的冲刷下都已变得苍白、模糊。然而,日子却一直没有抹去潘爱华学长对清华的那些印象和记忆。现在的他回想起来,依然清晰的记得1986年8月28日,自己拿着清华的录取通知书来学校报到的情景,往事历历在目,仿佛一切就在昨天。
初进清华,年仅十八岁的潘爱华就被这里的气息所深深吸引和陶醉。于是,每天的他都只管漫步在清华深厚的人文环境里,徜徉于堂皇华丽的知识殿堂中,享受着厚积与成长所带来的乐趣,体会着思考与交流所蕴含的美妙。日子这样一天天过去,而潘爱华在清华也一住就是十一年。
现在的潘爱华学长回忆起20多年前的清华时光时,总是略显激动和感慨。当时,清华还是名副其实的郊区,四周就是农村,去西单买东西要坐一个多小时的汽车,远没有现在的繁华。那时的清华绝对是一座严格意义上的“象牙塔”,学习科研的环境异常单纯安静,课余活动也没有现在这么多这么丰富。在他的印象中,每天下午4点之后到操场参加体育锻炼成了大学理所应当的事情,也是清华带给他的一笔宝贵的“习惯财富”。而晚上的空闲时间,食堂的各种舞会无疑是大学生活最美好的点缀。他说,那时在清华的学习生活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简单充实。
在清华的几年时光,总有太多的故事发生。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他们去芜湖进行社会实践,在芜湖仪表厂有一台设备出了问题,很多人束手无策,厂长更是着急万分。情急之下,年轻的潘爱华利用学到的专业知识帮忙修好了设备,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那是他再一次感觉到知识的力量所在,也是第一次深刻认识到所学知识与实际结合、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还有一次,清华资助了一批几十万元的设备到河北省一个贫困县的一所学校里,潘爱华学长和其他几个同学负责设备的调试和试验教材的编写。那时已经是九十年代,在北京早就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在那里每顿饭却只有最简单的馒头、窝头和咸菜,他们不解。之后的某天,他们在不经意间路过一片很大的苹果园,眼前的情景却深深刺痛了他们。偌大的园子里苹果零零散散,产量居然仅有0.7斤/亩,他们更不解。直到后来,他才明白,苹果的增产需要通过嫁接,而当地农民却拒绝技术人员的帮忙。也正是这件事情,潘爱华学长深深意识到:贫穷的根源在于知识的匮乏。
“年轻总会犯错,而大学却是人生中最好的一块试验田。”潘爱华学长如是说。诚然,在大学里的我们,依然有尝试各种事情的权利,即使遇到了挫折失败也有从头再来的机会,付出的代价相对小得多,然而进入社会就会很不一样。所以,大学是一座象牙塔也更是一块试验田。
提起他在清华的那些尝试,潘爱华学长有很深的体会和感悟。那时候,学校同学的计算器总是出现一些小毛病,影响使用,如果换掉的话又太可惜,而他却巧妙的发现了一种修复计算器的简单方法。于是,课余时间的潘爱华学长自然而然就多了一项工作:给同学修计算器。当然这对他的商业意识有了很大的帮助和提高。
他也是第一批帮人组装电脑的信息时代弄潮儿,也是第一批尝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创业的“领军人士”。或许,正是这些旁人不敢想更不敢为的一次次尝试,给潘爱华学长后来人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深远的基础。
读史可以明鉴
“我非常喜欢读历史,从小学开始到现在,我一直保持着读历史的习惯。我不敢说我没有一天停止过读史,但我可以说我从来没有停止过三天。”潘爱华学长对读历史的喜欢从上面这句话中可见一斑。学史可以明智,学习历史的轮回,可以从历史中借鉴很多东西。中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而很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都可以在相似的历史中找到映照。这个习惯对他的人生事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潘爱华学长1986年考入清华大学精仪系,刚入学的时候,老师在黑板上画了四个圈,分别在里面写上计算机、电子、机械、光学四个词语,然后告诉大家,这四个圈相交的部分就是精仪系同学要学的方向,而学科的交叉与综合也正是精仪系的专业特色。
他一直认为:这种知识的高度交融是精仪系学生的一个优势,如果不是纯粹的钻研某一个领域,做一个“科学家”的话,知识面的重要性要远高于对知识深度的要求。而大学本科需要学到的只是学习方法、思维能力以及知识基础这三个方面。而这或许也正是清华对本科生进行“宽口径”培养的一个缘由吧。
对于绝大多数清华理工科学生来说,知识面的宽广程度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对于人文类学科。在这方面,潘爱华学长的读史习惯恰如“雪中送炭”一般,对他的知识积累起到了很大的弥补作用,这种良好习惯也成为他日后事业发展的完美跳板!
这次与潘爱华学长的访谈交流,参加的每位同学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他的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则更是语惊四座、让大家拍案叫绝。这种完美的表达才能自然也有他喜欢读历史的功劳。
或许,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在众人面前演讲或作报告始终是一件能让人紧张担心甚至恐惧的事情。可是对于潘爱华学长来讲,这个“或许”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对于任何一次演讲或者一场报告,他都常常能做到120%的表达。
他这样解释这个百分比数字,“理工课的逻辑思维让我的讲话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但是缺乏美感,而读历史所养成的文科形象思维则刚好弥补了这个缺憾。所以最后就使得我的表达流畅通顺、富有文采,让听者在完全理解的同时产生美的享受。”而这或许也正是潘爱华学长每次在演讲或报告前总会激动兴奋的缘故!
清华光环:事业发展的一把双刃剑
从18岁到29岁,潘爱华学长在清华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11年。谈起清华情结,他比一般校友有更多的体会与感触,对“清华光环”有更深的理解。“总的来说,清华光环是很好的,可以照耀人的一生,然而这也是一把双刃剑。”潘爱华学长如是说。
清华11年的学习工作生活,给潘爱华学长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清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学风、行胜于言的校风也都深刻影响了他日后的工作作风和言行举止。如果谈起清华光环的积极作用,这点无疑是最重要的部分。同时,清华的校友圈,一直是潘爱华学长非常珍惜同时感情也很深的一个圈子,校友们互相帮助、彼此学习,对大家的事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光环也是一种标准,别人会用清华的标准来看待你和要求你,如果做的不够好、不能满足光环背后的标准要求时,清华光环反而会带来极其负面的影响。
带着清华光环踏入职业生涯,我们应该时刻谨记责任与使命,兼顾厚德与进取!然而,对于职业的选择,我们往往还需要考虑每个人个性的因素。
潘爱华学长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天赋方向。如果想要从政,进入仕途,就需要很强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忍耐力以及比较强的人格魅力;如果想进入企业从商,需要对市场经济规律有强烈的直觉,能够把握住机会;如果想要搞学术,则一定要能耐得住寂寞,因为真正高深的学问都是寂寞的。”
清华的光环已经照耀在每位清华学子的身上,潘爱华学长的话却语重心长、发人深思。这些肺腑之言既是对他多年来兢兢业业、知行合一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参加访谈的每位同学的殷切期望与嘱托!
或许,正是一批又一批像潘爱华学长这样优秀校友的厚积薄发、不懈进取,才有了今天深厚雄浑的清华文化。
或许,正是千万名校友们一遍又一遍的上下求索、韬光养晦,才孕育出了现在宽广深远的清华责任。
或许,正是像这样一次又一次交流之后的心灵启迪、思想碰撞,才保证了清华精神的薪火相传,不断发扬光大!
(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何佳 任怀艺 赵小慧 孙瑞 徐宁汉 徐少英孙钰淳 郑天祥 王梦赑 张帆 张宏钧陈尧 冯灿 周铭 韩见 李承明月)
潘爱华校友寄语
平生之志,不在温饱!
同学感悟
给我感触最大的是学长作为一个工科生,文学素养确令我折服。他谈到每天都会看历史类书籍,尤其是人物传记。作为一个工科学生,我们确实很有必要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用历史辩证法来看待问题才能看到其本质。而且学史可以使人明智,少走弯路。
另外,学长还谈到大学生应该早立志,早定目标。这也对我有很大的启发。现在我感觉学习生活目标不是很明确,就是因为我不知道以后该干什么,也就不知道现在应该干什么了。如果我现在能定好目标,设定方向,学习动力自然就足了。
还有就是学长谈到了“清华光环”的双刃剑作用,清华会给自己带来机遇,但同时也会带来很大的挑战。社会对你的要求自然会比别人,因此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也应该比别人高。我们不能靠“清华光环”活着,而应该是为清华增添更多的光辉。
潘爱华学生是86级系友,而86级校友中出现了一大批非常优秀的人才,从中我也明白了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一个优秀的集体,一个成功的人背后必然有一个伟大的集体。因此我们不能脱离集体追求个人发展,而应该在集体中成长,和集体同发展,共进步。(王梦赑)
学长在回顾他的学业生涯的时候,提到了他在大学尝试的很多事情,最后为他进入社会奠定了基础。的确,虽然大学四年即将过去,但是接下来的研究生生活中,我觉得我自己也应该鼓励去尝试更多没有经历过的东西,来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
潘学长提到让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他每天都坚持读史。读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自己也比较喜欢历史,但是却不能够像学长那样坚持每天读史。任何事情,不仅仅是感兴趣,更重要的是要行动,而且需要坚持下去,能够有这样的毅力来坚持读史,才能够积累自己的人文素养。
在整个交流中,学长谈吐举止都非常稳重,体现出他自己的内涵和修养,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慢慢学习和培养的。(徐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