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意义上讲,我只能算是半个电工人。对于电工行业我是很偏爱的。但一直以来,我对电工行业都追求一种更全面、更客观、更理性的偏爱。”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沈烈初恭而安、威而不猛。
质量为本
沈烈初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1960年获民主德国德累斯顿高等工业学校工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第一机械工业部机床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沈阳第三机床厂副总工程师、副厂长,第一机械工业部机床部机床局副处长、科技司副司长,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因此,沈烈初总自我调侃是半个电工人。
然而,这半个电工人却时时刻刻把产品质量放在工作首位。
30年前,“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百废待兴,机械工业的产品质量遭到严重破坏,事故不断发生。为了迅速提高产品质量,当时一机部的领导果断决策,从日本引进了全面质量管理,培养了一批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骨干,从此机械工业走上了一条标本兼治,提高产品质量的道路。
机械产品的特点是使用寿命长,技术含量高,为各行业提供装备,为广大群众提供日用消费类的机电产品。
“从一定意义上讲,机械产品水平的高低、质量的好坏,决定着用户使用工艺的水平与经济效益。日用消费类机电产品的优劣,决定着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机械产品是由千百种零件,经过企业全体工人完成千百道工序制造装配完成的。因此,每一个零件,特别是关键零件,每一道工序,特别是关键工序都对产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木桶效应’就是说明这个道理。”沈烈初如是说。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更加紧密,产业分工不断深入进行,企业间兼并重组非常活跃,中国经济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中去,很多中国机械企业进入全球产业链,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加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非关税壁垒加强,环保及安全标准要求越来越高,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高新技术不断出现与加速发展等因素,国内外用户对机电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符合产品技术标准已不是企业惟一追求的质量目标,而满足用户的需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并留有余地应该是我们的目标。因而全面质量管理不仅要继承,而且要发展,更要创新,特别要结合实际进行创新。”沈烈初告诉记者,“30年来,各发达国家出现了不少提高产品质量的新理念、新方法,要融合到现代的全面质量管理观念中,如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它涵盖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大部分内容;QC小组及质量信得过班组,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6西格玛管理、卓越绩效模式、可靠性工程等都是包含在现代全面质量管理的范畴中。这些都要求各企业自己去实践、去创新。”
在位时,沈烈初每年至少要考察200多家企业。虽然身体状况欠佳,但现在他还是坚持每年要到一些企业走走看看。他说这样才有发言权。
沈烈初告诉记者:“很多企业坚持以质量为本,效果非常显著。”
沈烈初到宁波理工检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考察,见到他们提供变压器用油的在线测量成套装置,不仅其强电、弱电、机械、液压元器件使用世界上最好的产品,而且生产的成套装置要进行老化、震动、超负荷试验,冷热冲击试验等严格测试,并把安装在用户的产品用网络GPRS技术与宁波理工公司的技术中心联系起来,目前该厂生产并在用户处使用的800套装置都在技术中心实行24小时监控,包括在德国的一套装置也纳入可以遥测监控系统中。去年华北某地一个新建的变电站中的110千伏变压器,在宁波理工技术中心监控站发现了问题,他们通知用户,用户还不相信,后派人至该变电站查看,发现该变压器确实出现了问题,用户十分惊奇,也十分感谢。同时宁波理工出售给用户的装置负责免费升级换代。
“很是令人振奋啊!”沈烈初感慨万千,“我们的全面质量管理要创新,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要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虽然我们的产品质量近年来有很大提高,但总体上讲,大多数企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相差很远,绝不能自满。特别是当前处在能源、原材料价格飙升,企业将面临新一轮的洗牌,这些必然会对机电产品质量有所影响,企业任重而道远。”
可靠性亟需重视
可靠性管理,这支突起的“异军”如今成为了我国许多机械企业的“特战队”。从产品的设计开始,可靠性一马当先、领衔“主演”;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靠性贯彻前后、责无旁贷;当产品投入使用后,可靠性跟踪出击、随时纠错。
对任何一家先进企业来说,提高产品可靠性及提高用户的满意度是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的奋斗目标。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用户能创造价值,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或价值不高。用户创造的价值与效益应该远远高于产品本身,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沈烈初认为,用户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产品可靠性好,用户满意度就能提高,反过来用户服务好也能提高产品的使用可靠性,这是辨证关系。
他举了几个例子。上世纪70年代末,提供给舞阳钢厂的厚板轧机因一个中间继电器出故障,造成全线停机,钢包吊在空中不能动,导致钢水溢出,造成重大事故。某厂出口的195柴油机因一个密封圈漏油,数千台整机全部退货。
沈烈初用行动践约他的认知。上世纪80年代,输变电产品差强人意,这是不争的事实。电厂告状是常事,沈烈初动不动就被国务院领导召见。
“一堆废铁”是当时电力部门对输变电设备的评价。沈烈初当然很不服气。
“每次出现问题,我都到现场组织开现场会。首先我承认问题,接下来马上检修。回来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勇于承担,如果是用户的使用不当造成的事故,我们也是据理力争的。”
于是,码头、矿山、矿井留下了沈烈初的身影。早在上世纪80年代,“海归”沈烈初就对输变电产品实行了“召回”。
“有一次,我到了3000米深的矿井,一直走了3个小时才到达事故现场。”回忆起那段岁月,沈烈初有些激动,“作为当时最年轻的部长,我是有责任这么做的!良好的服务除了要进行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更要创新服务的理念,建立亲情化服务、个性化服务,超过用户对服务的预期,使用户用最少的投入创造最大的效益,树立‘用户赚钱了,制造才能赚钱’的新理念,这是提高用户满意度最重要的途径。”
沈烈初指出,“全寿命质量”与“寿命期内终身服务”两个概念都与可靠性有密切关系,是可靠性概念的延伸,是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与跨国公司竞争的要求。从总体上看,提高可靠性还没有引起各方面的重视,由于可靠性工作比较复杂,需要长期积累经验教训,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导致降低产品可靠性的问题。
“可靠性工程作为一个由设计、制造、使用、维修、配套件多方面组成的庞大系统工程,让不少企业产生了畏难情绪,不知道怎样下手,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过,尽管提高可靠性难度较大,但必须解决。”沈烈初态度坚决。
近期,沈烈初到一些企业实地考察,颇受启发:“北京法那克,中日合资企业,它是一个用SKD装配生产数控系统的工厂,年生产三四万台,它承诺在产品寿命期内终身保修。目前国内拥有使用法那克系统(包括原装进口)的机床超过16万台,它包含了使用期的各个阶段。每个月要测量其故障率,故障率大体保持在0.08%~0.12%,并在24小时及时修理。法那克公司创业者老稻叶先生已超过80高龄,他特别注重产品的可靠性数据,并分析原因,及时改进,这是法那克系统高可靠性的根本原因所在。再看我们国产数控系统,近年来虽然有很大进步,但可靠性尚差,不少厂家连自己生产的系统可靠性的数据都没有,怎样能使用户信任呢?”
沈烈初说工程控制论和系统控制论是自己的方法论。于是,他强调:“要用顺向思维及逆向思维两个方向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所谓顺向思维,即在大量故障及失效分析的数据基础上搞可靠性设计。严格制造,严格按采购规范采购外购件,严格工艺,严格安装调试,严格培训用户,使用户正确使用制造商提供的产品,并及时发现故障,发生故障时要严格检查,分析原因反馈到制造厂及用户。所谓逆向思维,即对制造厂出厂试验,特别是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或失效,要严格进行分析找寻原因,进行统计,把主要失效原因反馈到制造厂,建立数据库,为改进设计、工艺、配套件采购、使用方法等提供根据。”
优胜而不是劣汰
从提出可靠性概念到开展可靠性工作,20多年的光阴,沈烈初等老一辈机械人早已是青丝变白发他们。为此贡献了多少心血,无人知晓。但是,让业内人士有目共睹的是,可靠性正夜以继日地迈步走进越来越多的机械行业企业中去。
2009年,在促进国民经济运行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不断增多的形势下,电工行业总体经济形势有望企稳回升。但是,金融危机的滞后影响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消除,其诸多困难和问题仍将对行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在新的历史时期企业如何发展?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质量与服务如何进一步提高?
沈烈初思维清晰:“我们的企业所有制不同,规模大小不同,产品不同,发展阶段也不同,因此企业的发展战略也就不同,质量发展提高的目标也应该不完全一样。但是有一些是共同点。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因而也就成为创新的主体,提高质量的主体,产业化的主体,也就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主体。因此,必须建立‘创新型’企业,‘节约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企业,这是企业发展的希望,也是企业对社会、国家和人民承担的历史责任。”
“机械企业是以产品为社会服务、为用户服务的,特别是装备类产品,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用户的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用户的竞争力。在我国,资源十分短缺,能源、资源消耗极大,结构不合理,环境恶化继续在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牺牲了环境,牺牲了过大消耗的资源而换得的经济发展,今后要花更大的代价才能扭转这个趋势。”
“部分机电产品对环境产生不少污染,过去并不被人们所重视,如动力机械、锅炉的排放污染,电子电器产生的电磁辐射,某些产品的噪声污染,很多产品内含有有毒物质,如镉、汞、铅、六价铬等。”沈烈初告诉记者,“某些机电产品是耗能大户,如风机、水泵、内燃机、电机、炉窑等。提高能源利用率,节能降耗,这是我们机电产品面临的重大课题。这不仅节约资源,同时也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沈烈初态度鲜明:“提高产品质量是社会最大的节约。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提高设备的利用系数,为用户与社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一台顶二台使用,这难道不是最大的节约吗?”
现在金融危机还在蔓延,到底什么时候触底还不知道。因此我们处在大动荡、大变局的阶段,企业优胜劣汰。
“工业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要耐得住寂寞。电工行业在机械行业是创新做的最好的一个行业。只有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占住高端产品,才能不被淘汰。一个产品的性价比是很重要的,只有性价比合适才能和国外产品进行竞争。在这个大变局的时代里,我们优胜,而不是被劣汰。”沈烈初信心满满,对电工行业的偏爱更是溢于言表。(张琳靖)
转自 《电气中国》2009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