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王士光:天津站的“地下工程师”

2009-09-27 |

王士光(19152003),1935年至1937年在清华大学电机系学习

  王士光的故事,一定要从清华讲起。虽然他曾在北大物理系学习,但在清华的经历让他对无线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王士光出生于北京一个官宦之家。父亲王治昌曾任北洋政府商务司司长等职。王士光的9个兄弟姐妹中,有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妻子的王光美。王士光的本名王光杰。

  刘少奇的儿子刘源曾著文回忆说,“对士光舅舅,我印象很深。他高大英俊,正直而随和,稳重又和蔼,外柔内刚,有坚定的原则和意志。”

  19385月,华北大部沦陷,王士光加入了共产党。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去天津帮助地下党建立电台。用刘源的话:“他受中共地下党派遣,带上自己组装的电台到天津,建立了河北省委同延安的热线。”

  王士光本来是想奔赴抗日前线的。19387月,领导河北地下党工作的葛琛却找到了他,希望利用他的特长。王没有犹豫,在8月抵达了天津。

  王士光在天津的负责人,是时任河北省委委员、天津市委书记的姚依林。姚依林在英租界62号路伊甸园一幢洋楼的三层给他安排了一个住处。

  根据姚依林后来回忆,为了掩护这个单身的男青年,还找了一位女同志扮做他的妻子,又请一位在冀南牺牲的同志的爱人潘老太太扮做王士光的母亲,潘老太太带去的一个孩子,则成了“弟弟”,就这样组建了一个“家庭”。

  与王士光搭档的这位女同志叫王新,东北人,圣功女中学生,是女同学会会员。后来,她成为王士光真正的妻子。

  王士光的工程师本色,在这个特殊的家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事实上,那台自己组装的电台并不是王士光带到天津的。他们本来有一部美国的收发报机,效率低、稳定性差,发报时按键上竟然会迸出火花。

  王士光想起临行前保存在六弟王光英住处的一部发报机,它是王士光采用新式电子管组装的,还有自己消除电路火花的功能。不久,这台先进的电台被交通员从当时的北平带到了天津。

  这部电台可与延安、武汉、晋察冀联络。事实上,这个机关是河北省委、天津市委的核心部门,与党中央、北方局保持联络,指导河北、天津地区的抗日斗争。

  但设备毕竟有限,长一些的文件就无法发出。王士光和王新只能在每晚的一个固定时间,简短地接收信号,得到中央指示。在白天,他就去一个小作坊工作,修理收音机。

  这些情节,在今天可能会让人们想起电视剧《潜伏》,其实,曾经风靡一时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负责地下电台的李侠夫妇的原型之一,就是王士光和王新。

  这部王士光在大学时制造的电台,后来在天津的几个地下党机构中使用,一直工作到1944年有了新的替代品,6年间从未中断。

  19398月,王士光和王新就一同离开天津,前往平西根据地,先后担任冀察热辽军区司令部无线电中队机务主任,晋冀鲁豫军区、华北军区通信处副处长。他就是在这时开始正式使用王士光的名字。

  1946年,他受命组建一个广播电台。此前,“延安台”几乎是共产党唯一的对外声音。它经常受到国民党的干扰,可能影响其他各根据地军民的士气。

  王士光用了3个多月时间,设计、建设完成了这个被称为“邯郸台”的广播电台。194691,他用不太标准的国语播发了第一条消息:“邯郸台”开始广播。

  “邯郸台”是用两台改装后可以烧木炭的汽车发动机作为电源的,非常不稳定,甚至一度因此停播。于是,王士光改用蒸汽机发电。但蒸汽机的烟筒容易暴露目标,他们就顺着山坡砌了十几米长的烟道。几天后,“邯郸台”终于又开始播音。

  对“邯郸台”最重要的考验,是在19473月。当时阎锡山进攻延安。329,“延安台”没有照常播音。

  当时“邯郸台”并没有收到中央通知。王士光决定,代替“延安台”进行广播,打击敌人士气。当晚,他们用已经更名为“陕北新华”的“延安台”进行呼叫,表示“由于机器发生故障,暂停播音,明天再见”。

  第二天晚上,“邯郸台”像“延安台”一样播放了“兄妹开荒”的前奏曲,正式以“陕北新华”的呼号进行广播。

  “邯郸台”的“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一直工作到1948523,中央启用新的广播电台。

  这一年秋天,王士光在河北平山见到了中央军委电信局局长王诤。

  王诤本名吴人鉴,是黄埔6期毕业生,专门学习无线电通讯。1930年他被红军俘虏,改名后参加红军。

  王诤就是著名的“半部电台”的使用者。这是共产党军队的第一部电台,因发报机损坏、只能收听而被称为“半部”。王诤自己则是红军第一支无线电部队的队长。他的传奇,堪比任何一位红军将领。比如在长征中,中央军委曾与红二、六军团失去联络几个月,王诤后来从无数个无线电信号中辨认出了二、六军团发报员的手法,并建立了联系。

在这次谈话中,王诤告诉王士光,华北解放在望,他要准备参与接管天津的电信企业,组织恢复生产。

……

王士光在1950年被任命为重工业部电信工业局副局长,局长是王诤。

  在王士光的后半生中,他已不只关心单纯的通讯技术。1977年,他被任命为第四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分管军工电子科研和生产。当时这个领域的重点已经是洲际导弹、潜地导弹和同步通讯卫星。

  在1980年、1982年和1984年,这三项技术陆续实现突破,导弹升空、卫星上天。

  2003年,这位中国电子工业的元老去世。后辈敬词:士卒品行贯一,光明磊落一生。山旭

转自 望东方周刊 2009年9月21

相关新闻

  • 202024.02

    国家卓越工程师王仁坤:与时代同行,勇攀水电“珠峰”

    1月1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首届“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此召开。81名个人和50个团队接受党和国家在工程领域的最高规格褒奖。闪耀的奖章,见证大国重器创新争先的时代篇章。在首次表彰中,中国电建所属成都院王仁坤获“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回忆起进京领奖的情景,王仁坤无比激动和振奋,“这是对我们千千万万工程师的肯定和礼赞。”“荣誉不只属于个人,归根于成都院和无数水电建设者,更离不开这个伟大的时代。”王仁坤一...

  • 012008.06

    张锦云被评为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

    2008年初,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公布了2008年新当选的Fellow(会士),校友张锦云博士(女)因在无线电传播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杰出成就,被选为IEEE...

  • 212024.06

    大地奔雷 铁“军”向前——记国家卓越工程师、中国中车集团总工程师王军

    有一个名字,总是让人心生自豪——广袤大地纵横驰骋,“流动的中国”以最直观的方式,将“中国速度”呈现给世界;有一个人,参与、见证了这个奇迹诞生的全部历程——从落后西方40年,到引领世界踏上新高地,一路闯关,一路超越,复兴路上,饱含求索的艰辛与执着;这个名字,是中国高铁!这个人,是中国中车集团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王军(清华大学经管学院2008EMBA)。闲暇时,王军爱喝茶。在他眼中,茶有自然之美、劳动之美、...

  • 202024.03

    追逐更高“中国速度”——记“国家卓越工程师”王军

    1985年,中国中车集团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王军(清华大学经管学院2008级硕士校友)刚刚22岁,从长沙铁道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原铁道部四方机车车辆厂(现“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四方”)。去报到时,他从老家湖南衡阳乘坐时速40—50公里的火车,1600公里的路程颠簸了两天两夜才到。此后近40年,中国铁路速度不断跃升——时速从几十公里“巨变”到350公里,王军一直亲历并参与其中。不久前,王军荣...

  • 182017.09

    管德:“我是气动弹性专业工程师”

    我不是科学家,我是气动弹性专业的工程师。我不敢谈什么科学理论成就,我的目标是尽力把工程实际中的飞机设计工作做好。——管德

  • 022018.07

    青年工程师代表赵美玲:选择吃苦就是选择收获

    作为能源建设领域的一线员工,参加团十八大的代表赵美玲感受到新时代青年工程师满满的成就感与荣誉感。

  • 262009.05
  • 162009.06
  • 232022.09

    音乐算法工程师郭倚辰:用代码“演奏”美妙乐章

    “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味,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美……”吃完午饭,郭倚辰(2010级本、2014级博,精仪)照例来到排练室,架子鼓、吉他、电子琴和贝斯已经就位。“午休”乐队的合奏摇滚又复古,主唱郭倚辰随着节奏摇晃身体,白色上衣被束进黑色牛仔裤里,搭配一双纯白帆布鞋,外在休闲风的她下一秒唱出复古动听的歌声,为演出注入“灵魂”。在很多人眼中,郭倚辰是把爱好和工作完美融合的模范。作为一名音乐算法工程师,她的指尖在...

  • 162018.04

    物理系校友赵鑫获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杰出青年制造工程师奖”

    4月3日,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Society of Manufacturing Engineers, SME)公布了2018年“杰出青年制造工程师奖”....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