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勤,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77级校友,现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
在对张勤学长的采访中,我们最深切的感受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会议室里,沉稳谦和的他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他丰富的人生经历,更让我们领略到了他独特的气质,他对国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精辟见解,也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课。
学在清华
在和张勤学长的交流过程中,他提到的最多的还是当年在清华的生活。张勤是重庆人,在十年文革结束后,他参加了1977年的高考,从此走进了美丽的清华园。说起这件事,他也提到了一个小插曲,因为当时高考结束之后他对各地的情况不了解,第一志愿填报的是他认为非常保险的重庆大学,而第二志愿填报的才是当时中国最好的清华大学,最终录取的时候因为是按分数录取,所以他被清华录取,“要不然现在可能就是重大的校友了”。
进入了清华之后,紧张的学习生活给他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因为经历了十年动乱,1977年录取的学生年龄跨度非常大,分布也非常广,各个同学之间的差别也是非常明显。但是大家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对知识的渴望,书上的和老师布置的习题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几乎把所有的课外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在学习微积分的时候,他们把吉米多维奇基本都做了一遍。在学习普通物理的过程中,因为没有合适的教材,当时负责授课的张三慧老师每天都非常辛苦的去油印伯克利的物理讲义,这些都给张勤留下了深深的回忆。
在谈到困难的时候,他告诉我们,他觉得他人生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大一时的学业问题。所谓“半国英才聚清华”,身边的同学都是非常出色的人物,而自己当时还没有进入大学的学习状态。但是在经过了一定的调整和适应之后,他迎头赶上,课业成绩也是非常优异。
尽管学习如此紧张,他也没有放松体育锻炼。张勤说,“为祖国工作五十年”是清华的一个非常优良的传统。他当时是班级篮球队的核心成员,更是系篮球队的必不可少的组织后卫,虽然现在工作很忙,但是还坚持锻炼。在他的身上,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清华人所拥有的特质。
心怀天下
在和张勤学长交谈的过程中,他多次提到,我们作为清华的学生,不应该仅仅把目光局限在学习上,更要胸怀大志。张勤所在的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是一个有着优秀传统的系,和政治有着非常深的渊源,为我国的核事业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清华不是一般的大学,清华的学生未来应该成为国家的脊梁。
谈到自己的理想,他坚定的说:“从政,改变国家。”从进入大学到现在,他的理想没有改变,他也在努力地承担作为清华学子对于国家的那份责任。因为这个理想,他努力的学习,为自己的将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为这个理想,他努力地为同学服务,担任过班长、校研究生会主席、全国学联副主席;因为这个理想,他放弃了国外的优厚条件毅然回国,努力工作,兢兢业业直到今天的位置。
作为我们的学长,他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其中也不乏对我们的期许。现在的我们中间普遍存在着一些缺点,比如学习太过于机械,同时也非常现实,缺乏一种追求pure science 的精神,同时也没有像他们当年一样深刻地领会到自己身上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张勤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的位置,心怀天下忧国忧民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清华还缺少什么?
因为学长的爱人在清华工作,学长的家就在清华里,他也笑称自己是清华的家属。他与清华结缘已经三十年了,对清华的一草一木都有着非常浓厚的感情。谈到今日的清华,和清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他直言不讳地提到了自己的看法。
他觉得今天的清华在优秀的生源和雄厚的物质基础上都已经没有了问题,和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还是在教师和学风上。他再次提到现在的清华缺乏追求pure science的精神,清华不应该仅仅是“工程师的摇篮”,更应该是“科学家的摇篮”。一个优秀的大家必须要有能够不畏权威,敢于创新,甘于寂寞的人,与此同时,学校还应该对这些人加以重视,给他们一个能够充分发挥的平台。只有能够求新求异,并且宽容的清华才是真正向着“世界一流大学”前进的大学。
自主创新和“山寨”
张勤学长目前担任的是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副局长,负责专利和国家整体知识产权战略制定的工作,他说创新性差还是中国目前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坚持我们的自主创新才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中国应该培养自己的“精英群体”,加强创造性思维方向的教育。
谈到目前社会上的一个热点问题——“山寨”问题,他告诉我们应该从三个方向来思考这个问题。一、对于那些存在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应该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坚决打击。二、对于不存在知识产权侵权的,应该区别对待。三、对于那些很好地符合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创新的,因为其快速更新换代而没有进行相关检测的行为,政府应该加以引导和规范,同时也应该修改制度上的一些不合理之处。
他说,创新往往是从模仿开始的,因为“山寨”现象的存在有其一定的合理性,我们不宜一棍子打死,要区别对待。但是我们不应该鼓励这种低级别的创新,应该加强的是原发性的创新,这才是国家未来的希望。
后记
“心存大志,脚踏实地,奋发有为”,这是采访结束时张勤学长对我们的寄语。这是他对我们的希望,同时也是他自己一直践行的标准,相信这也是美丽的清华园给他的人生留下的烙印。
(工程物理系 核61班戴瑜铭,李仲春 段哲 谢词龙 杨震 高磊 赵力如 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