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杜大恺:要活的更像自己

2009-07-07 |

在当下,还有什么比自由、散淡、抒情更接近人性呢?无疑杜大恺是活的最像自己的一个人。

  面前的他,和颜悦色,举止斯文,嗓音洪亮。和乐恺悌的杜大恺,让人有如沐春风般的感觉。一件蓝色开衫,把他衬托得更加鹤发童颜;那双看过了66年人生风雨的双眸,居然纯净如水。

  一时间,我的脑海叠现出一连串形象——恬静的老者、渊博的学者、慈祥的父亲……

  讲他的故事,并非仅仅因为他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满腹经纶的学识功底,更因为他以“自然为师世久安”和“要活的更像自己”的良好期许和不懈追求。

  没有貌似深刻的教授那种故作姿态,也找不到风流名士那种令人恶心的做派,和杜大恺先生交谈,是一种休息,是一种享受。杜大恺先生是学者,执教三十年,桃李满天下。虽年近七十,但仍不辍翰墨。暮年壮心,可见一斑。水墨是他艺术生命的一部分,是他情真意切的抒发。

  他坦言,没有其他爱好了,有空就写写画画。

  他认为,艺术与时势,与国运休戚相关,不惟个人私事,对艺术滋生一种庄严感。

  他强调,艺术家和普通人是一样的,“艺术家经常被写成疯子奇人怪人,艺术家不是这样的,这是错误地理解艺术和艺术家。”

  在他看来,特别怪诞的东西和艺术没有关系,乱七八糟的都叫当代艺术,实际上当代艺术应该有严格的学术界定。

  “没有刻意去打听结果,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当记者问道他对“杜大恺水墨作品展”(20094月至5月在798艺术区)展览结果是否满意时,他说,展览没结束时我就去了浙江,不得而知。他显然活得更像自己,只顾耕耘,不问收获。

  如歌的人生年轮

  杜大恺于194388生于河南叶县,祖籍龙口,时值抗战,襁褓中随父亲辗转于豫陕陇诸地,周岁后由沪抵居青岛。父杜宇,生前任青岛民报总编辑,是青岛左联的发起人,与王统照、吴伯箫、洪深、臧克家、姚雪垠等过从甚密,1947年他四岁时父亲病逝,是母亲姚淑珊含辛茹苦一手将他拉扯大。那是一位有着孟母般情怀的母亲,毕业于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受外祖父熏陶,吟诗填词,曾任战地记者,父殁后一直任小学、中学语文教师,1957年被划为右派,一生含辛茹苦,因性情豁达,2003年仙逝,年逾九旬。母亲不仅养育他长大,教他做人,更给了他知识的哺育。杜大恺博览群书,学问渊博,是母亲的教诲所至,日积月累,读书对于他是一个习惯,一件神圣的事情,在这个时候,他不喜欢任何人、任何事情来打搅他。

  因母亲之故,杜大恺十五岁辍学,步入社会,先后任职校教师、美工、工艺美术师,与艺术亦近亦远。如他所说工作之余则画画读书,尽兴而已,并无奢望,任时代安排他的生活,然他的失学是母亲一生的心病,“感谢邓小平,是他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我的命运。”1978年恢复高考,杜大恺考入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师从祝大年先生,读研究生,学习装饰艺术。先生之外曾聆听张仃、庞薰琴、雷圭元、郑可、吴冠中、袁运甫先生教诲,“言犹在耳,惠及终生”。杜大恺感激地说:“今日思之,我于艺术之结缘,一半是命定,一半是机遇,但一经结缘,则深以为幸,从未悔之。”

  因装饰艺术而涉足陶瓷、金工、纤维、木、石、漆等众多领域,因此而得识材料工艺之美,知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二十年间,杜大恺值得记忆的事是参加首都机场壁画,中央政府赠送香港行政区《永远盛开的紫荆花》雕塑,以及中华世纪坛《中华千秋颂》壁画等的创作,因心性使然,装饰艺术囿于空间人事,终有不能尽兴之憾,故他自1990年始,“试做水墨,初画水乡、荷花、人体,渐及山水,假色入画,墨与色兼施,幼时从母教,习书经年,略悟笔法,加之画油画、水粉、水彩之经验,故能诸法杂揉,不拘一格,皆以人所不为而为之,遂与时风迥异,渐呈风格。”

  杜大恺告诉记者,“有评论将我归入以西入中一类,与林风眠、吴冠中同宗,我不以为然,自以为我仍是很中国的,惟以当代是归,骨子里十分执著的守护着中国情结,依我所见,林风眠、吴冠中亦然。”

  199911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成立绘画系,杜大恺任系主任,2006年卸任,兼授中国画与公共艺术两科课程,画画从此名正言顺,近六十岁时,职业与兴趣的一致不期而至,是幸事或是不幸?“人生是不能自己把握的,对于这一点无论爱恨若何皆是枉然。我不信命运,但相信偶然性,因此我对成功或有向往,却不苛求。其向往亦不过如儿时的梦,亦真亦幻,有且未有。”

  2003年,他出版文集《艺术帚谈录》,收录八十年代以来发表的一些短文,其中序言最多,都是朋友或同道的嘱托,不说亦不行的话。2003年出版《杜大恺水墨作品集》,收录了自1990年以来的水墨作品一百二十三幅,算是对其一段时间的总结。2001年始收博士生,2003年始博士后合作导师,2004年创办《清华美术》,杜大恺任主编至今,都是与理论沾边的事。2008年将2006年以来的作品及文章结集,出版有《杜大恺水墨作品》、《杜大恺水墨人体》、《杜大恺人体速写》及文集《砚边絮语》。

  自然为师世久安

  在杜大恺作为主要组织者及参与者并且凸显出很强“中国文化特征”的2008年“四季水墨展”“春季卷”画册里收入了《以自然为师》一文,文中杜大恺代读者发问,“自然者非圣非贤,无文无语,何以为师?”他解释道,“师者传道释疑解惑者也,自然以其形迹示于人,行传道释疑解惑之能,不言而声高,不文而彰著,与师无异,且有师所不为,师所不能为者”。“以今日之艺术视之,尤为可师者一物一式,常在常新,各美其美,且近且远也”。文中他的这些观点颇具有代表性:“自然固有大德矣”;“以自然为师,非以谋自然之功,唯以近自然之道而已”。最后他总结道,“艺术如得自然之一二,亦或有知且未知之遇,精典者知且未知者也,非精典者无以存世,因不具知且未知之质焉”。

  杜大恺说,“中国绘画若以题材论成就,唐以前人物为上,宋元以下首推山水。然成就愈高,愈近程式,愈近程式,愈易因袭,因袭日久,必祈新途,世事皆然,故季羡林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古人画山水以可入、可望、可居、可游为之,以今日视之,画中山水无论如何悠远终不可入,无论如何广袤终不可望,无论如何清丽终不可居,即尽积天下山水于一图终不可游也。因而以层峦叠嶂,谷深壑幽,林邃泉泻,芒鞋藜杖图之,古人极赏者,今人未必以为然矣,我遂以《一山一势胜千势》为之,非以图胜,而以势胜;一面解构,一面重建,在古今中西之间徜徉,融具象与抽象为一式,平衡精神隐喻与视觉的机缘,如石涛所言,以无法之法为法,看似苛意,实是时势驱纵,亦算无奈,随被逐流识时务而已。”

  清华美院教授、博导、杜大恺的老师袁运甫说,看到杜大恺,我就知道画家是怎么产生的了。杜大恺是最优秀、最能理解中国文化的特点的人,他的感情深深地扎在中国文化上面,他的自学精神和态度,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是下了功夫的,是需要一辈子投入才能达到的境界,给人以新鲜感觉,有启示作用。

  在“杜大恺水墨作品展”上,自由艺术家陈丹青说,我和杜大恺先生认识9年,7年同事,却一直没有刻意看过他的画,这次画展是认识9年来,我第一次看到他3张以上的画。他的画是自然的、真实的,超越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超越传统与非传统,超越旧水墨与新水墨的歧见,超越文人画与非文人画的矛盾,全无挣扎和经营的味道。他是一个安静和通达的人。

  杜大恺感慨道,“一百年来,中国人一直没有停止对传统的是与非的争吵,比较现实存在这些争吵均显荒谬,过去,现在,未来,是生命存在中的当然,并不真有是非,亦如牡丹芍药不能以是非论之,人各有爱,爱与爱之间无所谓是非,爱之者以为是,厌之者以为非,传统的存在亦俨然如牡丹芍药,任人好恶,随性使之,但爱之者应不以厌之者为轻,且爱且厌各行其事为好。因此而少是非,因此而天下太平,坦坦荡荡然。自然界万木葱茏,然宁静悠然,能以自然为师复有望世之久安矣。”

  “作为画家,或对理论有兴趣,但不会迷信理论,理论愈是系统,愈远离艺术,艺术是视觉的,年龄愈大愈以为文字与视觉之间的间离近于宿命。理论最终应归于知识系统,是别样的存在,在感觉的意义上并不真正有影响力,只有惟权利是从的艺术才需要理论的煽情。视觉虽不能完全实现对艺术的诠释,但视觉以外的诠释对于艺术究竟有多少意义我是怀疑的。细想起来,文字或不是理论,我对文字的敬畏从未动摇,至今仍将文字奉若神冥,惶惶然哉。”

  要活的更像自己

  200941155798艺术区桥舍画廊,在由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主办、桥舍画廊和杜大恺艺术工作室承办的“杜大恺水墨作品展”展览的开幕式上。杜大恺谈及他的展览心情:我没有能力应对千变万化的世界,所以我要活的更像自己,798给人更多现代艺术的感觉,我问自己是不是适合?最终还是选择了这个地方。十几年前回到山东龙口老家,看到新农村,家家户户的房子都被整齐的规划像“兵营”,杜大恺感到难过,“失去了对老家的记忆”,“喜欢噪杂的世界,那样的世界近于真实。”

  “夜读杜大恺的作品,只觉清洌异香拂面,新图像所透散出的当代生活气息,仿佛逐去夜的沉重,昏然已久的视觉,犹如被重新激活,心情亦从困顿中蠕活过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导、艺术史家、批评家张晓凌曾在《一个人的现代水墨之路》文章里评论道,最让人兴趣盎然的,是杜大恺画面中对当下生活的敏感,对其场景随心所欲的择取,新笔墨书写中的从容与悠然,以及由此形成的散文般的自由。“因而,杜大恺的当代水墨探索之路,看上去更像是一个人的。”

  杜大恺曾经说过,现代艺术特别强调个人风格,这实际是在肯定每个个体的价值,这就要求你的创作与别人不一样,无论重复他人还是重复自己都与这个时代的价值规则相悖。所以,我个人觉得选择个性化的风格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必须,带有强制性。迫使你寻找与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本拟参加2009年海淀国际文化论坛的杜大恺对“城市文化产业:危机中的机会”议题有自己的看法。他说,中国城市文化处在起步阶段,不能说是危机,刚刚发展怎么能够叫危机,发展很好的突然不行了,这才叫危机,现在还没有发展起来嘛。

  “文化完全从产业意义上谈也不对,文化发展本身也不能依赖产业。有些好的文化和产业没有关系,它超越产业。”他打比方说,不是好的画就一定能在市场上流通。

  “实现绘画独立存在的价值,避免生活与绘画的混淆与类同,这是艺术之始,亦接近艺术的终极,因此而使艺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杜大恺说。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导、艺术史家、批评家张晓凌说,杜大恺的《我令一山成三山》以水墨团块结构与线的穿插、纠缠,刻意炫耀了笔墨的表现力;《乌江岸边水乡情》则是墨、线的交响曲,用笔的随意性被夸大到了极致,这些作品令我们惊诧于笔墨当代性魅力的同时,也深深折服于杜大恺在笔墨实验中所表现出的勇气和谋略。

  张晓凌说,阅读这些画面,并享受独有的轻松与自由时,他还将这种希冀寄寓于内:在人们的阅读中,画面的抒情性本身将成为当代人性的一种拯救方式。不是吗?在当下,还有什么比自由、散淡、抒情更接近人性呢?无疑杜大恺是活的最像自己的一个人。(沙磊)

  链接:

  杜大恺,194388生于河南叶县,祖籍山东黄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美术家协会公共艺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美术》主编,主要作品有:重彩壁画《屈原·九歌》(1980)、《悠悠五千年》(1983)、高温无光釉陶板壁画《理想·意志·追求》(1985)、重彩壁画《江南情歌》(1987)、《唐宫佳丽》(1991)、《丝路英杰》(1993)、紫砂陶板壁画——《中华锦绣》(1995)、《中华颂》(1995)。壁画《理想·意志·追求》敦煌·敦煌山庄、《唐宫佳丽》西安皇城宾馆等、中央政府送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型雕塑《永远盛开的紫花》创作组组长、北京中华世纪坛壁画《中华千秋颂》主稿之一、青岛海滨《世纪柱廊》主稿。

  出版有《当代名家线描画库——杜大恺线描》、《杜大恺水墨作品集》、《杜大恺水墨作品》、《杜大恺水墨人体》、《杜大恺人体速写》等,与袁运甫先生合编《中国当代装饰艺术》。另有连环画《鲁班学艺》、《花木兰》、《崂山道士》、《大禹治水》等二十余种出版。先后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并有论文集《艺术帚谈录》、《砚边絮语》行世。

转自 《中关村》20097

相关新闻

  • 012024.07

    让热爱给予自己绵延的力量|校友代表沈伯韩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4年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6月28日上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4年毕业典礼在清华大学大礼堂举行。2004届校友代表、新华社四川分社总编室编委沈伯韩讲述了自己作为摄影记者,从校园走向业界的心路历程,鼓励学弟学妹们坚守理性,尊重常识,保持宽容,独立思考,努力做一个不唯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人。以下为沈伯韩发言全文:沈伯韩致辞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够作为一名毕业生代表来参加清新2024届毕...

  • 212024.10

    “中国量子化学之父”唐敖庆:“我的事业在自己的祖国”

    浩瀚星河中,有一颗国际编号为218914号的小行星名为“唐敖庆星”。这是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2020年1月9日批准,为表彰唐敖庆在教育和科学研究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而命名的小行星。1950年,在美国一位化学泰斗家中,一场师生间的长谈正在展开——导师哈尔福德说:“我对贵国目前的落后情况确信不疑。你若回到那里,继续从事科学研究是相当困难的。”“虽然我的祖国满目疮痍,但一个爱国者是不会嫌弃祖国的。”学生答道。回到祖...

  • 122020.08
  • 112024.07

    把黄土地看成自己的生命 ——记地质学家刘东生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122020.08
  • 242022.10

    担任吉大校长30年,他以一己之力开创了一整个学派

    2008年7月,一位科学“巨星”骤然陨落,大批科学界、教育界人士从四面八方赶到北京送他最后一程,以表哀思。人群中有一个年迈的身影,他就是已79岁高龄的孙家钟院士。他感慨万千地说,“先生是上个世纪中国化学界、乃至世界化学界最杰出的人物,也是我一生永远的老师,他以言传身教引领我走入化学科学的殿堂,令我终生受益。”孙家钟院士口中的先生,就是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唐敖庆。唐敖庆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吉林大...

  • 282016.03

    自仪31大礼堂前合影

    自仪31大礼堂前合影

  • 302019.12

    史宗恺率团访问新西兰、澳大利亚

    12月10日至16日,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校友总会副会长史宗恺率团访问新西兰、澳大利亚,参访当地高校,推动清华与两国高校的交流合作。

  • 262017.12

    史宗恺:从历史尺度看三创大赛

    编者按:12月8日,清华大学召开第三届清华校友创意创新创业大赛启动座谈会,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副会长史宗恺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 062020.01

    西南联大1941级校友伍齐恺去世 享年97岁

    伍齐恺,男,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1922年12月6日生于湖北省鄂城县金牛镇(现今归属大冶市)晏公庙乡大屋伍村,2019年12月....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