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若华*
圣战沧桑六十年,
河清海晏乐尧天。
丹心碧血忠魂志,
国耻毋忘奋乾乾。
本文既是缅怀抗日战争有功人士,也是对杜博士蒙难60周年的怀念。
——作者注
杜长明博士
杜长明(1902—1947),字镜如,四川省蒲江县人,清光绪二十八年正月初八(1902年1月28日)出生于蒲江县成佳乡黄沙坝的一个书香门第,家道小康。
长明生而聪颖,敏慧过人。他三四岁时就能细心观察事物,爱提出一些古怪问题,探求奥妙,寻根问底。如“为什么会有山呢?”等等。常独自一个人去河岸静看筒车是怎么转动提水的。在他祖父的精心教诲下,七岁即能吟诗,八岁就善属文,有过目能诵之资,被乡里誉为神童。十二岁时,就读于蒲江县高等小学堂。十四岁考入邛崃联立中学读书,1918年,以其品学兼优,被选入北京清华学校,随即负笈北京,时年仅十六岁。
长明就读北京清华学校期间,目睹北洋军阀政府的腐败,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深感中国的贫穷落后和国家民族灾难的深重,1919年他又亲自参加并经历了伟大的“五四”青年爱国运动。他曾作为学生代表参加过“北京学生联合会”走在运动前列。他各科成绩都很突出。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精神的感召下,他为了强国富民,决心钻研科学技术,立志为振兴中国科技事业而奋发学习。他曾几次被评为学校“全优生”,校刊《清华园》亦多次刊登他的优秀事迹。1926年,以其成绩特别优异,被保送美国留学深造。
长明留学美国,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化学工程学科,于1929年获硕士学位,又两年,于1931年获化学工程博士学位。他的导师是国际知名的燃烧工程专家H. C. Hotel(霍特尔)教授。他的博士论文:《碳的燃烧速度》是研究碳的球形颗粒在气流中燃烧的反应。他在化工史上首先提出外扩散对于燃烧反应的影响。这个创新的理论,推动了当代世界化学反应工程(燃烧工程)学科的发展,使燃烧工程理论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他的这篇论文,迄今被列为推动化学反应工程学科早期发展有影响的论文之一。这个功绩已载入世界化工史。
后来,英国燃烧学会于上世纪80年代选录《燃烧》(Fuel)杂志发刊50年来刊登过的有影响力的论文专册时,杜长明的这篇论文也被选录其中。
长明身在美国,却一心想着如何振兴中国科技事业。1930年,由他首先倡议并与同仁在美国发起成立“中国化学工程学会”并任该会总干事(即会长)多年。他期望通过这一组织,同中国化工界人士一起,共同开创中国科技工作。1931年他获取博士学位后,终于实现了他“学成报国”的愿望。当时,他应美国好几所大学和科研单位的邀请,作“燃烧反应工程”的专题学术报告。他想到自己即将离美返国,便利用这个机会,自己独自驾车,畅游全美各地。1931年底,他毅然辞去了美国高薪聘请,离开了条件优越的美国,回到了祖国。
长明回国后,即任安徽大学教授。1932年秋,任南京中央大学化工系主任,但仍兼皖大化工系教授职。接着,长明被中国科技界人士推举为“中华自然科学社”社长,“中国工程师学会”理事。社长任职长达八年,理事任职直到罹难。他常去京、津、沪、渝等地讲学,悉心致力于科学研究和科技人才的培养。
1935年,长明被任命为川康科学考察团团长,亲率专家、学者十余人,职工及随从数十人,深入大西南山区,攀山涉水,经常露宿荒山野岭,进行科学实地考察。他们采集了许多矿石标本,探测了大量地理水文资料和科学数据,带回南京作进一步研究,颇有成果。这次考察,为后来开发祖国大西南,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科学资料和依据。
考察团经过蒲江,长明顺道回家探亲。这是他自1918年离家以来第一次回乡。蒲江全县知名人士,政学军商各界为杜博士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大放烟花、爆竹,鼓乐齐鸣,以表庆贺。回黄沙坝老家,其势亦复如是,宾客盈门,所赠贺帐、贺联挂满堂廊,势若“状元及第”衣锦还乡。
“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长明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他以“中华自然科学社”社长和国防委员会委员的身份,倡议并号召中国科技界人士“要努力参加抗日救亡工作,为抗战救国作出应有的贡献”。他写文章揭露并谴责日寇使用化学武器毒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参加国防部负责有关反毒气战的工作,并被任命为南京防空委员会防毒主任。在抗日募捐中捐献了他留美所得的大部分积蓄。日寇进犯南京,中央大学迁渝,师生们都纷纷离开南京西上。长明为了抢救两个实验室(化学工业分析实验室和化工原理实验室也是当时全国最完善的实验室)大量珍贵仪器、药品及教学设备免遭损坏,他却仍然留在中大,不顾敌机的狂轰滥炸,冒着空袭的危险,对所有仪器亲自逐件清理,逐件登记装箱,并亲自启运护送入川。他离开南京时,南京保卫战已经打响,城区已是一片混乱。他是中大最后撤离南京的一个教授。其临事躬亲,临危不惧认真负责的精神,多么令人敬佩。
中大迁到重庆,长明又兼任重大化工系教授。1939年,他又兼任中央经济部资源委员会顾问、孙中山实业计划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并曾主持教育部选拔留学生工作。广州沦陷后,中国海外交通被日寇截断,原来依靠进口的战略物资发生困难,某些军工原料尤为紧缺。这时,长明把自己的科研实验课题直接转变来为抗日救亡服务。他受国防部委托,主持和试制一些十分紧缺的国防化工新产品,并不断试制成功,投入生产,解决了一些抗日急用的物资供应问题,如原来国内不能生产,一直依靠进口的军工原料:锌白、丙酮防火漆与特种涂料以及木材干馏等。他还提炼茶精以供应前线部队之所需。当日寇猖狂轰炸重庆,造成防空洞窒息死难大惨案时,他更夜以继日地,立即设计制造大型防空洞鼓风装置,从而防止了窒息事件的重演。长明急国难之所急,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日救亡工作,为国为民在所不惜。
抗战胜利,长明获休假一年待遇。他却应重大之聘,任重大化工系主任职,并兼重庆印刷造纸学校校长。1947年元月,他赴南京,向教育部述职,并去上海参加中华自然科学社与中国工程师学会年会,会毕,在返渝途中,元月28日,从武汉乘沪渝航班飞机,至湖北天门县境时,飞机失事坠毁,长明不幸遇难,生辰变死日,时年仅45岁。
长明死难的消息,载诸国内外报刊。《中央日报》以头版头条大字标题新闻报道:“沪渝航机失事,杜长明博士及凯斯夫妇同机遇难。”噩耗传来,当时中国科技界、教育界、学术界、文化界人士,莫不震惊,深为惋惜,纷纷奔走吊唁。舆论界感叹“天欲丧我中华科技者乎?!”中国各大城市京、津、沪、渝、宁、蓉等地的科技、教育、文化各界和学术团体,都先后举行追悼会吊唁,并因长明清贫一生而为其募集子女教育基金。5月,灵柩运抵蓉城,卜葬于成都东郊沙河堡。卢廷栋先生作墓志,其铭曰:“拥皋比近二十年,于邑无室,于野无田,遗三雏养之教之,有妻之贤,更有学术之永传;殁之日,黉宫辍讲,奔走吊唁者累千。泐石藏幽,千百年后,识字者杜君之阡。”文字、音韵学家张亮清先生作挽联说:“学不厌,教不倦,成国内一流化工导师。禹甸茫茫,正待宏才资建设;春将阑,榇将归,聚蓉垣若干耆学英隽。鹤山邈邈,且从客地吊萎颓。”知长明其人者,无不崇敬、景仰。
长明毕生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是享誉当世的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抗日救亡爱国人士。他的主要功绩、简历和相片,已载入《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化工卷》和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网络工学编化工卷中,《蒲江县志》亦录其事迹。他的英名将留芳千古!
*杜长明是作者的伯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