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李继侗: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的奠基人之一

2009-06-10 |

  李继侗(1897—1961),植物学家,生态学家,教育家。我国植物生理学的开拓者,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的奠基人之一。在森林生态学、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方

面取得重要成就,在植物生理学研究方面首先发现光合作用的瞬时效应;为我国培养了一批植物学人才。

  李继侗,1897年8月24日生于江苏省兴化县。1912年在上海青年会中学就读,两年后转圣约翰大学附中,1916年毕业,考入圣约翰大学。因学费昂贵,家境困难,转到南京金陵大学林科学习,1921年毕业。同年考取清华学校公费留美,入耶鲁大学林学研究院作研究生,1923年获硕士学位,1925年获博士学位,是中国人在林学方面获美博士学位的第一人,博士论文《森林覆被对土壤温度的影响》发表于1926年耶鲁大学林学研究院专刊第18号。1925年回国,在金陵大学任教。1926至1929年任南开大学生物系教授,这时生物系教授仅他一人,他几乎讲授了生物系的全部课程,除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解剖学课程外,还讲授了无脊椎动物学、比较解剖学、遗传学、进化论等课程。在繁忙的教学之余,仍勤奋地进行科学研究,1929年在英国《AnnalsofBotony》43卷上发表关于光合作用的瞬时效应的论文,国际上公认他是瞬时效应的最早发现者。1929至1937年任清华大学生物系教授,先后讲授普通生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植物解剖学及应用植物学等课程,他亲自设计建立植物生理实验室,指导学生独立操作实验。1931年第一次在清华大学讲授植物生态学课程,自此他更多注意于生态学的研究方向,从1932至1937年,历年暑期他都带领学生到北平附近的山区进行植被考察,他跟学生一样自己背行李和标本跋山涉水,身教言教,深受学生爱戴。

  1937年抗战开始后,随清华大学迁到长沙。1938年2月又随学校再迁昆明。当时,一部分人乘粤汉铁路火车经香港、越南到云南;其余师生200余人在李继侗、闻一多、曾昭抡、黄子坚四教授带领下跋涉三千余里,历时两个多月,由长沙步行到昆明。李继侗临行前写信给家人:“抗战连连失利,国家存亡未卜,倘若国破,则以身殉。”充分表达了他的爱国精神。1938年5月4日,清华,北大,南开在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他任先修班主任及生物系主任,并管理过合作社。1946年他随清华大学迁回北平后,奋力投身于学校的恢复工作,使教学得以尽快正常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并愉快地承担起党与政府交给他的培养生态学人才的任务。他这时已年逾半百,但为了学习苏联生态学派的理论与方法,以惊人的毅力,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能顺利阅读和翻译俄文教材和专业参考资料。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清华大学生物系和北京大学生物系合并,他任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兼植物学教研室主任,并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专门组,为新中国培养出第一批生态学人才。还创办了《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资料丛刊》(现在《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的前身)。结合国家建设的需要,他带领师生多次参加野外科学综合考察,如1952年的海南岛橡胶宜林地考察,1954年的黄河中游水土保持考察,1956年的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考察等。

  1957年国家决定在内蒙古自治区建立第一所少数民族地区综合大学。为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和科学事业,他欣然接受政府的要求,离开条件优越的北京大学,出任内蒙古大学第一任副校长,后来又兼任内蒙古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他的倡导下,内蒙古大学成立植物生态学和地植物学专门组,多次进行草原植被考察,并尽心培养草原科技人才。他还倡导编写《内蒙古植物志》,现已出版。常年的繁剧工作,终于使他积劳成疾,于1961年12月12日在呼和浩特市逝世,享年64岁。

  1955年李继侗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及生物学地学部常务委员、曾任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还兼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植物学会汇报》主编、《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主编等职。

李继侗一生对科学、教育事业的贡献,以及他高尚的品德、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朴实的生活作风,使他在我国生物学界享有盛誉。

森林学方面的建树

李继侗1921年发表的《青岛森林调查记》,是我国最早的森林生态学文献之一。同年他考入美国耶鲁大学林学研究院,受业于美国知名的造林学教授J.W.Toumey,他特别注意立地学(Slanddortlehre)(即现在通称的森林生态学)的研究,在Toumey教授的影响下,完成《森林覆被对土壤温度的影响》(SoilTemper-ature as Influenced by Forest Cover)的博士论文,无论从学术和技术方面,都达到当时的最高水平。土壤温度作为立地因子在造林工作上有重要的作用,对林木种籽在林地上的保存、萌发和幼苗、幼树的成长发育都有重要影响,是造林育苗和更新工作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在本世纪20年代,这方面工作不多,而在美国是一个空白点,李继侗在这项研究中改进了前人的观察方法,观测细致,数据丰富而全面,使人对森林覆被如何影响从表面到不同深度土壤温度变化的规律有了更可信的知识,这是当时森林立地学方面的一项突出成就。Toumey教授极为重视,并在他所著的《Foundration of Silviculture Upon an Ecological Ba-sis》一书中加以引用。

植物生理学方面的创新发现

  李继侗思想敏锐,长于观察。他最擅长利用简单的设备,使用当地植物材料,针对当时国际植物生理学界正在探讨的重要问题,作独立见解的试验。1927年秋他在南开大学指导殷宏章作不同颜色的光对光合作用效应的试验时,发现了气泡速率的有规律变化。在极简陋的实验条件下,反复进行观察试验,证明“光照改变对光合作用速率的瞬间效应”(TheImmediate Effect ofchange of Light on the Rate of photosynthesis),论文于1929年7月刊登在美国的《Annalsof Botany》上,他在文中所用“immedi-ate effect”(立刻效应)一词的含义,实际上与后来研究者所用的“transient effect”(瞬间效应)所指的意义完全相同,这是植物生理学中关于光色瞬变研究的先驱报告,具有极高的国际声誉,曾被国际同行多次引用。美国的C.F.French教授在两次有关光合作用研究的历史讲演((1)Trands,FactsandProgressin Photo-synthesis,American Society of Photobiology,1974;(2)Historyof PhotosynthesisResearch since 1900,ScandinavianUniversi-ties,1974)中,都提及这篇论文在光合作用中的历史意义。French还在“Light,Pigmentsand Photosynthesis”(1961,Asymposiumon Light and Life.459页)一文中指出:“李继侗论文中发表的瞬间效应曲线和后来十几到二十几年用更精密仪器测定绘制的同一效应的曲线图(如Blinks)相比较,两者极为相似。”当时进行这项试验的殷宏章教授说,“瞬间效应”的发现,是应归功于李继侗先生的。(引自“怀念李继侗师”《李继侗文集》,410—411页)。

  通过燕麦胚芽鞘向光性的长期研究,终于导致生长素的发现,已成为生物学史上众所周知的佳话。继生长素产生于胚芽鞘尖的发现之后,李继侗作了独具见解的试验,观察到在去尖后的芽鞘上端,经过再生又形成生理尖端,可以重新接受向光性的刺激,就这样,他揭示出植物组织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与补偿功能。于1930年在《清华学报》上发表了《燕麦子叶去尖后之生理的再发作用》的著名论文。

此外,李继侗在清华大学所作的银杏胚胎离体培养的研究,为我国奠定了组织培养研究的基础。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方面的开拓耕耘

  李继侗是中国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的创始人之一。早在1923—1925年,当他在美国耶鲁大学攻读森林生态学博士时,就对欧美大陆各家的植物生态学和植物群落学理论作了深入的钻研。除上面提到的森林生态学的著述外,他又发表《植物气候组合论》的论文,这是我国植被区划方面的最早论文之一。1931年他在清华大学生物系第一次讲授植物生态学课程,并结合教学的需要,多次带领学生进行野外植被考察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经济建设事业急需发展生态学与地植物学,李继侗又率先开展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的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他热情地参加了一系列植被考察研究。1952年去海南岛参加橡胶宜林地考察,写出了《橡胶树概论》;同年去河北宣化进行植物采集及植被观察;1953年去北京小西山卧佛寺一带进行植被调查,绘制了我国第一张大比例尺植被图;1954年去陇东西峰镇作水土保持工作的实地考察,写成《陇东水土保持试验推广站参观报告》;1955年参加“黄河中游水土保持考察队”,负责进行晋西中阳、离石等县(吕梁山区)的植被调查,完成考察区的植被图及《吕梁山北部中阳地区的植被》、《黄河中游晋西水土保持考察报告》;1956年率北京大学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专门组的师生去呼伦贝尔进行草原考察,为建立谢尔塔拉种畜场提供了科学依据;1957年率北京大学师生赴黑龙江省萨尔图地区考察,写出《黑龙江省红色草原牧场的植被和草场资源》一文。在他的考察和研究工作中,特别值得赞佩的是他的学术思想。他一贯主张科学研究要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要解决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重大问题。他考察了北方山地后,竭力反对山地开荒,以避免平川遭殃。主张大力造林,保护山地环境,并提出发展木本油料与板栗等干果,向木本植物要粮油。在考察黄土高原时,对因掠夺式利用资源而引起的水土流失和人民生活贫困,倍感痛心,提出要大力种草植树,保持水土,恢复地力。他认为草原是一片宝地,蕴藏着巨大的生产潜力,提出应培育当地优良草种,逐渐扩大人工草地面积,以提高草原生产力。考察了河套平原后,认为盲目开垦、滥灌不排等做法是错误的,并明确提出了排灌配套、防止次生盐渍化的建议。早在30年前他提出的这些问题和见解,今天已成为大家关心的重大问题,有的已作为国策载入宪法。可见他的远见卓识。

  他的考察都是结合国家建设任务的需要,所去的地方不仅是人迹罕至的山区和草原,而且还是自然条件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贫困地区,但他置艰苦的条件于不顾,爬山涉水,日行几十里,吃喝不定,夜睡地铺。年过半百的他,以身作则,一丝不苟,乐在其中,深受青年晚辈的尊敬和爱戴。不幸,他终因常年过度辛劳成疾,患脑血栓症,此后,就再也无法奔波于野外了。

  1953年,他在北京大学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专门组,并从1954年起招收研究生。他重视吸收国际上的科学成就,为了解决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组织并亲自动手翻译了《地植物学研究简明指南》、《蒙古人民共和国植被的基本特点》、《植物生态学》、《植被学说原理》、《地植物学》等书。他所编写的《植物地理学、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的发展》一书,引导人们实事求是地对待历史上各个学派的成就,汲取他们的长处,以推动我国生态学和地植物学的发展。他为了科研成果能够及时发表和交流,创办并主编了我国第一个植物生态学方面的专门刊物《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在他晚年身患重疾时,为了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的科学教育事业,为了实现改造内蒙古草原的宏愿,他慨然应允出任内蒙古大学第一任副校长,并将他亲手扶植起来的北京大学生物系植物生态学和地植物学专门组的主力都带到内蒙古大学生物系,继续在内蒙古大学组织建设植物生态学专业,亲自筹划开展内蒙古草原植物区系和植被研究,后来这方面研究成果的出版以及专业队伍的建立,无不浸透着他的心血。

教书育人,人才辈出

  李继侗一生在高等院校任教,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是一位卓有成效的教育家。在西南联大时,他和张景钺、吴韫珍合编的植物学讲义,材料翔实,概念清晰,条理分明,是一本优秀的大学教科书。

  他讲课言辞生动,概念清晰,条理分明,发人思考,所有听讲者无不为之吸引,受益匪浅。他讲授的植物生态学课程,说明植物与环境的关系,从植物的生态系列到植物的垂直分布,从植被的作用、群落演替到破坏森林、水土流失的危害,并以实地考察所看到的事实为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他还热情接受有关单位的邀请,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林业土壤研究所讲授植物生态学和地植物学,给农业部举办的首次全国草原讲习班的学生讲课,为我国第一批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专业队伍的建设以及草原科技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

几十年间,他的生动高超的教学艺术,启蒙了不少优秀青年从事生物科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他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著名的植物生理学家殷宏章、娄成后等,著名的植物学家吴征镒、王启无,著名的生物化学家沈同等都是他的学生。他不但在学术上享有盛誉,他的秉公无私,大义凛然的品德以及艰苦朴素、勇挑重担、严谨治学、辛勤耕耘的作风,赢得了我国生物学界的广泛爱戴和尊敬。

(作者:李博)

李继侗简历

  1897年8月24日 生于江苏省兴化县。

  1916—1918年 圣约翰大学学生。

  1918—1921年 南京金陵大学林科毕业。

  1921—1923年 美国耶鲁大学林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

  1923—1925年 耶鲁大学林学研究院获博士学位。

  1925—1926年 任金陵大学教授。

  1926—1929年 任南开大学生物系教授。

  1929—1952年 任清华大学生物系教授。

  1952—1957年 任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1957—1961年 任内蒙古大学教授、副校长。

  1961年12月12日 病逝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1955 年当选学部委员。

转自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

相关新闻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