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义,机械系1984级本科生、材料系1989级研究生,1991年毕业于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现居北京市,在诚通公司担任总经理。
2009年3月3日晚,我们在东门外的UNIS大楼采访了李明义学长。
夜晚的东门外灯火通明,站在这样的灯火下往往让我感受到自己的渺小,microsoft、sohu的办公楼里正在工作的人会让我联想到我的未来,那是一种不同于书本上公式定理的模糊。想到即将见到的这位学长,清华大学材料系的第一届研究生,如今应该是我父亲的年纪,访谈前对他的了解并不多,但是总能从中嗅出一点尊敬的味道,毕竟是前辈,对前辈的尊敬里,多多少少有一种对自己未来的敬畏。
身边卢洁晨同学在和师兄交流着现在学习的状况,我兀自陷入了这种紧张的想象当中。电话里李明义学长亲切的叫我“小殷”,如此成人化的称呼让我更加紧张地想象这位学长的样貌,是不是严谨严肃的,是不是自信睿智的,是不是……直到他站在几步外向我招手,他的形象才在黑夜中渐渐的清晰起来。
和父亲差不多的身材,休闲的夹克和牛仔,豪爽的笑容,亲切的招手,在车上和我们随意的谈话,不时开个玩笑,在茶楼坐定之后自嘲式的介绍,所有这些把我的紧张心情一扫而空,和这位学长交流的欲望逐渐强烈。我们的访谈就在轻快的气氛中开始了。
走遍东北、西北、华北
李明义学长现在在物资部下属的诚通公司担任总经理,今年是他在北京的第九个年头。访谈刚刚开始,学长就向我们介绍了他当年工作的几次变迁,听完我们发现,学长的工作经历走遍了全国的“三北”,最终的职位来自于一次“临危授命”。
学长本科在机械系,89年考入材料系,是材料系88年建系后的第一届研究生,91年研究生毕业之后到了沈阳的一个物资部的下属企业——中国有色金属材料东北公司。97年年底被调配到了西安的中国有色金属材料西北公司任副总经理。2000年诚通集团二次重组,学长又被调配到北京,任中国诚通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后任总工程师。到了2003年,集团下属的一个金属加工企业因为连年亏损而被下令关闭,学长被派去做企业停产前的社会调研。在调研的过程中,学长发现虽然这个企业不景气,但是它的员工却很有信心,察觉到这一点的学长三次向上级请求留下这个企业,最终领导同意让他试一试。就是这样一个本应关闭的企业,学长却在那儿做了八年,直到现在的第九年。当然,现在的诚通公司已经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了。
这次“临危授命”,不仅改变了一个企业的命运,也让学长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学长回忆说后来领导再让他回总部的时候他拒绝了,因为他觉得他愿意从事这种车工贸、产学研的业务,只做行政的工作或者是纯技术的研究不适合他。用学长的话说就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一摊子事”。
听完学长的这段经历,我不由得想象出当年在上级面前请求给那个企业二次生命的学长的样子,年已三十的他,却带着二十岁年轻人的无畏与张扬,也带着四十岁中年人的冷静与睿智,当然,还有一份属于这个年纪的自信与坚持。
随遇而安的择业观
本以为这样的一位学长在毕业时的择业必定也是一段充满着激情与智慧的传奇经历,但是后来才发现我的期待似乎与学长随遇而安的择业观差了十万八千里,不过也并未感到失望,这样的学长反而更加快乐可爱。
用“可爱”来形容学长似乎有些不敬,但是却找不出其他的词语。学长就业的时候竞争很小,学长说那时的他对于就业显得有些“弱智”,几个条件稍一考虑,不认识对方就满口答应坐上了火车。这在我们看来有些无法想象,这样的轻松不禁让人有些羡慕。但是在这样的“弱智”中,我却看到了学长的智慧。
学长第一次考虑去日本的一个公司,考试面试通过,对方却更改了培训计划。在这种问题上随意变动的企业不可靠——认识到这点的学长立刻放弃了这个工作。
后来有位老师介绍他去广州的一个轧钢企业,学长立刻去买了一堆轧钢方面的书籍满怀斗志的准备。
最后答应去沈阳的企业,倒是完全忽视了介绍人的那句“要求挺高的”,坐上了火车直奔沈阳而去。
相比起现在不少同学明确的目标,学长大学时期对自己的未来倒是抱着一种恰当的模糊。“我们在学校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你的性格、交际方式、理想都是没有经过社会考验的,只有到了一定的环境里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儿。”这种模糊的要求倒是和学长的随遇而安组成了一个绝佳的组合。学长说他不是因为爱一行才去干一行,而是干一行爱一行。这种随意的举动看上去有些像是开玩笑,但是仔细体会,其中包含的自信和智慧着实让我狠狠的敬佩了一把。古语说“善书者不择笔”,莫非学长的随遇而安是因为有“善书”这么一个张狂而自信的背景?可以限定自己往哪个方向去努力,但是一定不要限制自己一定要怎么样,否则会让自己失望的。都做随遇而安的人很好,只要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一种钻研的精神,一种踏实、朴实的心态,那么即使你可能不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修自行车和行业基础
提到学长对清华培养体制的看法,学长说我们的理论知识够深,但是实际应用的能力太缺乏。或许因为学长是半个商人,另一半的工程师身份让他对实际应用的经验极其重视。他这样对新到他企业的研究生或者大学生说:我希望你脑子里能装有一百个设备,车铣刨磨各种切削机床;再装有一百种产品;再知道一百种工艺,你会无往不胜。在他的眼里,你要知道一个杯子的原料有几种、生产工艺有几种、用途有多少;你要了解这个行业的行话以及这个行业的行业标准;你不要只会死读书,更要到处找机会参观、实践、实习。
学长本科读机械系,他戏言自己的行业基础来自于大学暑假跟系里许大爷学修自行车的经历,那个时候保留下来的动手能力以及吃苦精神让他在这个贴近生产的行业里顺利地生存了下来。
从谋生意识到商业意识
学长的另一半身份,就是半个商人。从这一半的身份出发,学长认为现在清华大学对学生的商业意识的培养过于欠缺。他说现在所有的东西都在流通,抬头所见全是商品,如果你一点商品意识都没有,必然会吃亏。从小我们的教育似乎倾向于教育我们成为思想家、科学家,提起商人,甚至连班主任都会说:谈做生意不就是谈赚钱吗,我们的理想哪儿去了?相对于这种迂腐的清高,学长倒是十分理直气壮的说:现在是商品社会啊,就应该去谈生意!让我不得不对他“商人”的身份给予了极大的肯定。
承认学长是“商人”,还要承认学长是“半个商人”,相比“商人”这一身份,学长更注重的是一种商业的理念,他是“半个商人”的工程师,也会有“半个商人”的科学家、学者。在他的观点里,凡是研究成果非常有实用价值的,他一定是商业意识非常强。一个性能提高多少能多卖多少钱,当你有了这种价值判断,不是学术价值而是一种市场价值的判断的时候,你的应用科学研究就会直奔主题。
这多少给了原本一心想要埋头科研不问世事的我一点启示,固守一个艰涩的课题不停地研究固然有所谓的“科学家风范”,但是科学进步的目的是人类社会的进步,要创造科学价值并且将这种价值变成使用价值,只要不丧失对科学、对未知的追求与热爱,在追求的道路上结合商业理念创造出一些市场价值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前面说到学长的行业基础来源于修自行车,学长后来讲到他在学校里还卖明信片、卖皮鞋的时候,我不禁问道,是不是这就是学长商业理念的源头。学长笑着说,那也就是一种简单的赚点钱补贴家用的谋生意识,还没到商业理念的境界。但是我总觉得学长的商业意识在那个时候已经萌芽了吧。那我现在做勤工助学会不会也已经埋下商业理念的种子了呢?这是戏言。
会干、会说、会写
除了行业基础和商业知识,学长还提到我们应该会写文章。后来假设让学长再读一次清华的时候,学长提到要会说,总之就是要会与人沟通。在学长的谈话中,提到了对“八面玲珑”一词的解释:“人说“八面玲珑”,你可以把它当成贬义词来说,但是有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褒义词。实际上见到一个政治家的时候,你要用政治家的语言去沟通,这是他的兴趣所在;你面对一个商人的时候你要和他谈商,这会让他很舒服;你们对一个学者,比如说我和我们杨老师,我要是说我和你谈生意,他一定会说“你满脑子铜臭味”。我们要让自己的知识面广一些,对不同的人要找到共同的兴趣点去沟通,这可能就是对“八面玲珑”的一种善意的解释。”
与人沟通最重要的是对人的尊重,这种尊重可以从你的语言艺术以及谈话的话题中表现出来。学长向我们举了很多的例子。虽然相类似的话题听过好多遍也干过好多遍,但是这次听学长讲起却有一种不同与以往的感觉,似乎是学长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对沟通的自信的感觉使然吧。
说学长有这种自信其实并不过分,学长所表达的“与人沟通”的意思里,还蕴含着一种“积极展示自己”的因素,不管是语言、文字,甚至是图形,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向别人展示自己,得到别人的接受和肯定。“让你的领导更赏识你,让你的朋友更加喜欢跟你交往。”
钻研、认真与博识
提到学长在清华的收获,学长回忆起当初同学主动上晚自习的情景,他说现在他做工作还保留着在清华养成的习惯,这个事情你闹不明白,你不应该闹不明白,就觉得,别人闹不明白可以,自己一定要闹明白,不懂我去问,我去研究,我一定要把它弄明白。这是一种钻研的精神,只有去钻研了才能说这是机会那是机会。不广泛的去学习去钻研是不行的。学长的谈话中多次提到了“钻研”这种精神,看着学长信心满满的说不一定要弄明白什么,我恍然觉得,也许“钻研”是清华人共有的一种不分时代不分专业的精神吧。
学长为我们讲解行业基础的时候多次提到“小小的机会”,注意到这种“小小的机会”并且将它发挥出“大大的价值”似乎也是清华人的一种本性。而注意到它们的条件就是博识,他说,对于大多数行业外的东西,要有概念,虽然不一定要将它们弄得很懂,但是有了这些概念就往往能让你注意到更多别人注意不到的机遇。
两个小时的访谈结束后,学长对着我们送上的小礼物笑的很开心。往回走的路上,我想起两个小时前我站在楼下紧张的想象着学长形象的情景,或许现在我终于可以想明白学长的形象了——父亲一般的身材和亲切,有着清华学生的钻研和博识,踏踏实实,“八面玲珑”的快乐的“半个商人”。(材料系 材72班 殷鸽、卢洁晨、白宇、韦贤、李卓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