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曹小平:“留学改变了我很多”

2009-05-08 |

访改革开放后首批赴美留学生、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曹小平

曹小平在北京的家中

和清华大学化学系曹小平教授约定的采访时间是上午10时,身高184的曹教授早早就在门口等候。谈起31年前赴美留学的经历,他如数家珍,信手拈来。

英语出色使学习得心应手

曹小平19376月生于上海,1948年起在上海中学度过了6年中学时光,1954年考入清华大学。1958年,尚未毕业的曹小平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在核反应堆材料组工作。清华大学成立核能研究所后,曹小平又调入核能所工作。“文革”结束后,为了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曹小平调入清华大学化工系。

在首批赴美留学的52人中,曹小平的英语水平是好的。他说: “出国前,我主要从事物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在教学科研中会用到很多英文文献,所以我英语要好一点。”

深厚的英语功底使曹小平在众多留学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语言优势更使他在伯克利加州大学、纽约城市大学学习“对称性理论”时得心应手。让曹小平印象颇深的是:“我在纽约城市大学跟随Lax教授学习,他的学问很好,讲课特别快,但我听起来基本没什么困难。” 也正是得益于此,1981年回到清华大学化工系后,每有国际学术会议,曹小平总要担任专业翻译。

40年未见面的哥哥重逢

到达美国后,当地的华侨华人和一般的美国人对我们这些访问学者都非常亲切。“我记得有一个叫Billy的美国人,每逢周末都会开着他的‘甲壳虫’来接我们去听音乐会,我们还去听过帕瓦罗蒂的演唱会呢。”曹小平自豪地说。

在美国留学期间,除了学术上获得的丰硕成果,最令曹小平兴奋的就是找到了40年未见面的哥哥。“哥哥是1944年赴美留学的,他离家赴西南联大时,我才两岁。我出国前,由于当时的政治形势,家里人和哥哥的联系断断续续,真是感谢这次出国的机会,让我们兄弟团聚,也了却了父亲的一桩心事。”

曹小平回忆: “到达美国后,我们一开始都住在华盛顿的中国驻美国联络处,第一次和哥哥通话的地点就在那里。”虽说哥哥之前也给家里寄过信,自己也看过哥哥的照片,但骨肉相连的兄弟之情还是让电话这头的曹小平激动万分,电话中的一句“哥哥”饱含了无限的思念之情。曹小平告诉哥哥,他现在华盛顿乔治敦大学学习语言,哥哥说,他1944年刚到美国也在这所大学学语言。“我们俩还成了校友,真是太巧合了。”曹小平笑着说。

由于嫂嫂的身体不好需要哥哥照顾,加之曹小平在华盛顿时间短暂,兄弟二人在华盛顿没能见面。19794月,曹小平完成了在华盛顿的英语学习,去伯克利加州大学的途中,终于在底特律见到了哥哥。“他开车去机场接我,当时机场中国人不多,我个头又很高,哥哥一眼就把我认出来了。”这是兄弟二人时隔40年后第一次见面,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简单的问候使彼此感到万分温暖。那重逢的激动场面,曹小平至今难忘。

“想女儿的时候就弹钢琴”

曹小平出国时女儿才11岁。在美国两年多时间里,曹小平心里一直牵挂着远方的妻儿,尤其想念女儿。受家庭熏陶,曹小平会弹钢琴,不论是在华盛顿学习英语,还是后来到伯克利加州大学、纽约城市大学学习,“科研上遇到难题了或想念女儿了,我就会去弹一会儿钢琴,静静心。”不善言辞的他用琴声来表达心中的思念,希望远方的女儿能够听得到。

曹小平说,刚到美国时所有的花费都是报销的,手里没有什么积蓄。到伯克利加州大学后,每人每月给400美元生活费,“根本花不完,平时我都在学校不怎么出去,每月除了食宿也没有什么额外开支。”曹小平透露了一个细节:“在纽约,每次超市进了螃蟹都放在门口,价格特别便宜,因此我们几乎每周都有大螃蟹吃。”谈到这儿,曹小平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

“我是一个特别‘静’的人,我的这个专业要求你必须静下心来,心浮气躁是搞不出东西的。”留美期间,若有空闲时间,曹小平更多的是独自坐在公园享受日光或听古典音乐。

出国前,曹小平一直在做理论固体物理和材料学方面的研究,在美留学期间主要学习“对称性理论”,并在“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工程学领域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我国首座核电站的抗震分析正是出自曹小平之手。

“真得感谢那次赴美留学的机会,它给了我很多,也改变了我很多。”曹小平感慨地说。

转自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958

相关新闻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