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约翰先生指导学生训练
马约翰(1882~1966),近代中国体育教育家。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体育部主任。1936年担任中国代表团田径队总教练,参加了在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后历任全国体育总会主任,国家体委委员,全国人大代表等。每年一度的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校运动会以他命名。
推崇“五分钟洗澡法”
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时,在清华大学体育馆,大操场一带,常常可以看到一位老人,个子不高,微胖。浅色衬衣,领口缀着黑色蝴蝶结,有时外罩一件西式背心,冬天冷时也只外面一件呢子半大衣。面色红润,银色的头发围在头顶四周,顶已经完全秃了,真是鹤发童颜。他经常骑一辆自行车代步,但他的自行车与众不同,轮子直径比一般自行车小,轮胎又特别粗,这就是清华的体育部主任马约翰。
清华大学历来非常注重学生的体育锻炼和体育赛事,这其实就和马老教授有直接的关系。学生初到校时,还没有每天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由于学校的提倡,要求每天下午四点以后都要到操场上去进行锻炼,见到操场上热烈的活动场面,自己受到感染,遂逐渐形成习惯。每到锻炼的时间,常常可以见到先生的身影出现在操场上和同学们混在一起。
跑步的同学坚持不下来了,他在旁边喊“坚持!坚持!过一会就好了。”跳远坑边发现了他,他会指出你起跑时如何注意最后两步的距离,使最后起跳时有弹力……不管他说不说话,只要他出现在运动场上,就是一种感召和力量。马老是名人,除了清华的教育工作,他还担当着国家体育事业部门的许多事情。尽管如此,他还是经常出现在同学们的周围。
马老先生还经常给同学们作报告。我们进校刚一个月,他就在大礼堂给新同学作了一次报告,讲课外体育锻炼问题。他不单是讲,还边讲边做示范动作,所以就离开了扩音器,别看他年逾古稀(时年72岁),声音却非常洪亮,坐在大礼堂靠后的人也能听清他的讲话。他讲的内容很丰富,很实用。讲课时常常提到五分钟洗澡法。他说,应该经常洗澡,最好天天洗,洗澡时间不必长,五六分钟就够了,先用温水冲一分钟,擦肥皂搓洗一分钟,再用温水冲一分钟,后用冷水冲一分钟,最后用干毛巾搓搽皮肤一、两分钟,使皮肤表皮发红,穿上衣服就可以了。
提出“生命在于运动”
人所共知的格言“生命在于运动”,也是由马约翰早年提出的著名论断“动是健康的泉源”演变而来的。在1954年出版的《我的健康是怎样得来的》一书中,他也一再地强调过。这个论断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所接受,所实践,成为一种常识了。
1957年11月29日晚,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校长蒋南翔在全校体育干部会上讲了这样一段话:“你们看,马老今年已经76岁了,还是面红身健。我们每个同学要争取毕业后工作五十年。”后来,这句话在清华演变为一个响亮的口号——“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2007年11月29日,清华大学隆重集会,纪念口号提出五十周年。
这个后来走出清华传向全国的口号,体现了他一贯的体育教育理念。他在1919年就说过:“中国是一个最古老的伟大的国家……人口大约为四万万,全体人口都是羸弱或多病的,而且经历着不卫生不健康的生活条件。这是一块人民生命不断遭到疾病折磨的土地。啊,中国需要体育,就像一个结核病患者需要治疗一样。”马约翰一生的工作岗位,虽说没有离开过清华的校门,但他一直致力于把体育运动推广到全中国,他说:“体育运动的教育价值,不只限于运动场上,而且能够影响整个社会。”他在1950年发表的《我们对体育的应有认识》,对体育和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物理学、化学、音乐、艺术、哲学等等的关系,都有精辟而深刻的阐述。
吴宓、梁实秋补考体育
1914年,马约翰舍弃本业,执教于清华的体育课。他从助教做起,一步一步当到教授。1928年清华学堂改为清华大学时,校长罗家伦认为体育教学无须设教授一职,下令将马约翰改称为训练员,并相应降低了他的薪水。但马约翰坚持留在清华工作。一年后,罗家伦纠正了自己的偏见,才恢复了马约翰的原职原薪。
清华在马约翰到来之前,已经在实行“强迫运动”,即每星期一到星期五下午四点到五点,图书馆、宿舍、教室一律关门,全校学生必须穿短衣到操场锻炼。但贯彻得并不彻底,锻炼时间内仍有人躲在树荫、墙角等僻静处读书。
马约翰来清华以后,严把锻炼关。一到时间,他就拿着小本子到处寻找,不是为了记名字、给处分,而是说服躲起来的学生出来锻炼。和学生们一起锻炼,并随时加以指导。
马约翰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当年,清华有一套“体力测验及格标准”,如爬绳15英尺、100码13秒、跳远14英尺、游泳20码等等,有一项不及格便不能毕业。
从清华出来的很多名人对此都有切身体验。后来的著名学者吴宓在校读书时,功课全是优等,但跳远不及格,被马约翰“扣留”,半年后补试及格方准予出国。
后来的著名作家梁实秋是清华1923年毕业生,他在毕业前的体育测验中,田径项目虽“勉强及格”,但“游泳一关最难过”,第一次未能及格,规定一个月后补考,他不得不“天天练习”,“补考”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游完了规定全程,这才得到马约翰的点头:“好啦,算你及格了。”
后来的著名科学家周培源在清华读书时,在马约翰的调教下,获得过三个中距离赛跳项目的全校冠军。许多竞技体育项目有“全能”一说,那么马约翰可谓是一个全能型的教练,清华早期先后成立的运动代表队有足球、篮球、网球、曲棍球、棒球、垒球、水球、长跑、游泳、滑冰、拳击等十多种,多由他担任指导。
马约翰对学生要求严格,授课却风趣幽默,别开生面。一位建国初期就读清华的校友回忆说:“上马老的体育课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得益匪浅。首先,他在上第一堂课之前,郑重声明:同学们,我的汉语发音不好,所以,我能不能用英语来给大家上课(马约翰年轻时曾两次留学美国)?同学们听了,一致欢呼‘好!’这样,他就开始了精彩的讲演。他说:年轻人,今天我将告诉大家怎样去洗澡……”
“在又一堂体育课里,他会讲应该怎样去参加一次周末舞会。他娓娓道来,舞会是一种正常的社交活动,但是,它有许多规则必须严格遵守。你必须尊重你的女性舞伴。除了自己应有合适的衣着外,还必须注意在跳舞时,注意形体的动作,都要在规范以内。接着他示范了一种标准舞姿,弄得大家都失声笑起来。”
80岁时做40个俯卧撑
直到晚年,他在日常生活上一直严格执行一套作息时间表:早晨六时起床,先做一套徒手操,再练几路太极拳或太极剑;上午课间操时到体育馆练拉力;下午四时后到同学们中去,一起锻炼并进行指导;夜晚临睡前定散步几分钟。80岁时,他还是白天工作八小时,晚上工作两小时;“俯卧撑”可以连续做40个。
他76岁时,还和一位中年教师合作,夺得北京市网球双打冠军,创造了七六老人达到一级运动员标准的纪录。难怪1959年全国第一届运动会期间,毛泽东接见清华大学体育教研组教授马约翰,称赞这位著名的体育教育家是“中国最健康的人”。
如今,马约翰尽管早已离我们而去,但至今,在清华大学,男生在3000米和引体向上、女生在1500米和立定跳远上必须达标。(刘仰东)
转自《人民政协报》 2008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