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伦(1911.12.15-2000.11.15),四川郫县人。193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学士学位。1951年获美国伊利诺大学博士学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中国同位素学会名誉理事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肖伦院士对核化学的首要贡献是上世纪40年代末发现了185mW、183Ta、185Ta三个新的放射性核素。与此同时,他又从202Hg(γ,p)201Au核反应中用乙酸戊脂萃取出201Au,并测量了其半衰期和射线能量;这可算是中国第一个成功的“炼金师”。到目前为止,在发现的上千个人工放射性核素中,由中国人发现的屈指可数,因此,肖伦院士的发现,不仅在当时是世界领先的,而且为中国人争了气,为祖国争了光。他也因此享誉美国化学界,并被载入美国《科学家》人民词典。
——编者
50年前的一天,在浩瀚无际的大平洋上,一艘载着钱学森等留美回国学者的巨大白色海轮,在蓝天白云下正乘风破浪向着东方大陆驶来。在这些人中,有一位身材魁梧、意气风发的学者,正站在甲板上,面对久别的祖国,向同船友人朗诵着他多日来以赤子之心、游子之情写成的诗句。
破浪乘风赴国时,太平洋上雨如丝。
“去国‘八年’余血泪,登舟‘廿’宿见旌旗”。
精禽木石期填海,刑天干戚倩题诗。
寄语同舟须努力,功成建设着班衣。
他以“寄语同舟须努力,功咸建设着班衣”的诗句,表达了他为祖国核事业鞠躬尽瘁的决心。这位学者就是我国放射性同位素事业的奠基人、开拓者,著名的核化学和放射化学家肖伦院士。
肖伦回国后,在近半个世纪的工作中,披荆斩棘,不辞劳苦,为开创和发展我国放射化学、同位素事业,特别是为研制成功“两弹一艇”作出了重大贡献。
1956年,肖伦调到中国物理研究所(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第五研究室工作,负责组建和领导同位素制备组。1957年,他领导的同位素制备组,赴苏联考察实习两个多月。回国后,他立即组织指导我国堆照同位素的制备工作。
1958年初,肖伦多次参加了与苏联专家座谈同位素制备事宜。身为留美知名学者的肖伦,自始至终表现出态度平和,谦虚谨慎的学者风度,而个别苏联专家则态度傲慢,盛气凌人。肖伦对他反对我国进行热实验的态度,不卑不亢,据理力争,并支持我国实验人员在12号楼实验室继续进行热实验。座谈时,他既保持了向苏联虚心学习的态度,又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原则,使我国的同位素事业很快起步。1958年,在他的具体指导下,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内,在重水实验反应堆中成功试制出33种放射性核素,开创了我国生产、应用放射性核素的新纪元。
上世纪60年代初,原子能院16室接受了与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有关的任务。肖伦作为研究室主任亲自组织、领导、参与了两项重大任务。时间紧、条件差、资料少,在最紧张的1963年年底,为了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在集中兵力对几条工艺路线最终决定取舍的关键时刻,肖伦真知灼见,一直抓住新的苗头不放,并大力支持,最后拍板决定采用我国独特的工艺流程,自己创造的新工艺。大家克服了重重困难,大胆创新,最终保质、保量、按时地完成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国防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中,为了及时了解工作进展情况,上下通气,肖伦除亲临现场,特别规定了各题目组的半月报、月报、季报制度外,在最紧张的1964年,更特别规定了题目组的成员“每天一总结,大组三天一汇报”制度。为了保证不出重大剂量、安全事故,肖伦及时提出了“提高警惕,以防万一”的八字方针。为了保证工作质量,对工作记录、流程中的辐射分解、模拟中子源能谱等大小问题都做了具体而细致的安排,特别是对重要的原始记录本,要逐页盖有号码,不能丢失,以便将来核对数据的重复性和可靠性。在完成任务中,肖伦这种国家任务高于一切,尽职尽责,紧抓不放,敢于创新,严谨求实的精神,不仅感染了所有的人,而且对保证任务的完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后,肖伦积极贯彻保军转民的决策,虽然他已是70岁高龄,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开创了冰雪物理学研究的新途径,看准了同位素在医学应用中的广阔前景。
还在上世纪70年代,肖伦就对微量元素在中草药、人体中的分布与作用给予特别的关注,为此,他对高灵敏度的活化分析核技术情有独钟。上世纪70年代末,他指导多名研究生走访许多著名的老中医,先后开展了黄芪、人参、西洋参、羚羊角、犀牛角等名贵药材中元素含量的测定,得出黄芪的药效与硒无关的结论,并依据羚羊角、犀牛角等含锌量高的特点,提出锌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这在当时的国内是超前,后来国内许多医院都把测锌含量作为人体健康检查的项
1983年,肖伦曾亲自与有关方面联系,得到了澳大利亚赠送给我国的南极冰岩蕊样品,指导中青年同志对其中微量元素含量和氢氧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在1986年南极研究学术委员会召开的成果鉴定会上,该成果得到了高度评价。会议认为:“这些成果对揭示几千年以来南极地区的气候和自然环境变化有重要意义,在国内尚属首次,开创了冰雪物理学研究的新途径,达到了当前的国际水平。”
上世纪90年代他已年近八旬,亲自担当起“河北食道癌高发地区人群指甲微量元素含量研究”这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负责人。该项目是“食道癌高发现场的综合防治研究”国家“八五”重点攻关项目的子项目,由于任务完成出色,该攻关项目被评为1995年全国十大科学成就之一。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核医学也进入到“分子核医学”时代,肖伦敏锐地看到同位素在医学应用中这一重要的发展前景,在他的倡议和指导下,同位素所先后开展了多肽类肿瘤受体显像剂、治疗剂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受体显像剂的研究,这些研究及时反映了国际发展的最新动向,为癌症及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武器”,为我国核医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鉴于肖伦在核化学、放射化学、同位素的研制与应用,完成重大军工任务以及人才培养诸多方面的突出贡献,1980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7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同年又当选为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姚历农)
来源: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2006年3月2日
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 我国著名核化学家和放射化学家、放射性同位素事业的开创者之一、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级顾问、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顾问、国家同位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肖伦同志因病于2000年11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肖伦是四川郫县人,193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47年赴美留学,就读于美国伊里诺大学,先后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49年至1955年,任美国伊里诺大学、美国矿务局副研究员,从事保健物理、物理化学的研究,先后发现了三个A类新放射性同位素,享誉美国化学界。1955年,他以满腔爱国热忱回到祖国。
1956年后肖伦任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第五研究室组长,1957年带领小组成员赴苏联访问实习。1958年,在他的带领下,成功地试制出33种放射性同位素,开辟了中国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新时代。1960年至1966年,任中国原子能研究所第十六研究室主任,领导和参与了“两弹一艇”、核电站科技公关时所需要的核材料、放射源的研制和第一颗东方红卫星热源部分的研制。改革开放以来,在肖伦的指导和关心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同位素研究所发展成为我国规模最大、专业门类较全的国家同位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来源:《人民日报》 2001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