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关悦
杨保华,1985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并被免试保送至航天工业部(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攻读硕士研究生。1988年毕业后留所从事卫星控制系统研制工作。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杨保华参加了我国多种空间飞行器的研制与管理工作,成绩显著。2008年,因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做出的杰出贡献,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驱车前往北京西北郊,坐落于此的“中国北京航天城”显得颇有几分神秘。这里,就是“神舟七号”诞生的摇篮。在“神舟”系列飞船的抓总研制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我们见到了我校自动化系85届校友、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杨保华。在探索太空的漫漫征程中,杨保华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并且还在和许许多多的中国航天人一起,续写着中国航天发展新的篇章。
“神七”诞生的幕后
此次“神七”飞天,预先确定了4个工程目标:“准确入轨、正常运行、出舱活动圆满、安全健康返回”。除第一项是运载火箭的任务,其余三项都和飞船有关或者说以飞船为主。飞船研制的成功与否,是决定“神七”工程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作为“神七”飞船抓总研制单位的领导,杨保华肩上的担子一点也不轻松。此次“神七”问天,从方案确定到成功实施,前后共耗时3年多,期间共有1万多人参与此项工作,协作单位更是多达上千家。
对杨保华和其他“神七”幕后团队的成员们来说,最难忘的其实并不是飞船发射运行那几天,而是飞船研制过程中所做的大量工作。相对“神六”而言,“神七”因宇航员要出舱活动,所以研制了全新的气闸舱替换过去的留轨舱。返回舱要在外形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多增加一名宇航员,还有相应的给养、排泄装置,所以减重成为“神七”返回舱研制的首要问题。这些给“神七”的研制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但这些还不是最关键的,经过技术攻关都可以完成。‘神七’最大的难关其实还是如何确保质量。”杨保华说。“这主要是因为人员的更换。我们航天系统内最早一批从事载人航天的同志,很多在‘神五’之后就退下来了,到‘神六’时只剩下一部分,再到‘神七’就几乎都是新人了。很多外协单位更是如此,原先熟悉载人航天相关质量要求的人员很多都因为正常的人才流动离开了原岗位,新人员对载人航天的要求还不够了解,在产品研制过程中就出现了很多问题,带来了很多质量隐患。最后,我们请来我们研究院许多有经验的设计师,对飞船系统主要协作单位一家家进行工艺和质量复查,告诉他们问题出在哪里,怎么改正。”
为了保证进度,在“神七”出厂前的那段日子里,一线的同志们几乎是24小时连轴作业。而身为行政领导,杨保华则在人力、物力资源上尽全力提供最大的支持和保证,并在重大技术节点问题上亲自监督把关,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作为院长,他既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研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也是质量工作第一责任人,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如此巨大的压力和担子,放在一般人身上委实难以承受。他却说:“对我们航天人而言,只有‘成功’二字!”从干脆的话语里流露出来的,是无比强大的自信和决心。
在航天系统,“成功”文化可谓根深蒂固。“我们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口号就是:‘用成功报效祖国’。一个新研制的空间飞行器在上天飞行之前,需要在地面做大量的验证试验。地面试验阶段就是要暴露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的目标,就是要确保航天器在轨正常飞行,成功完成飞行任务。成功与否是检验我们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准。只有成功才是硬道理!”
只许成功,没有退路。一代代航天人正是靠着这种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创造了航天领域一项又一项新记录。
“神七”发射的那一刻,杨保华就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指挥大厅。“对于飞船的正常运行,我们充满了信心。”回想起那一刻,杨保华微笑着说。“因为我们的飞船在设计上保证了极强的容错能力,能够做到一重故障不影响正常飞行,同一功能模块发生两重故障不影响宇航员安全。”
“当我们通过电视直播观看宇航员出舱的时候,很多人担心:怎么舱门总打不开?实际上我们自己还是很有把握的,因为之前地面做了大量的试验、验证,知道肯定能打开。”
杨保华说,作为“神七”的“家长”,他们最担心的,其实是飞船的回收过程。“回收过程都是一环扣一环的,时间序列控制得很严格,一旦出现差错就会导致灾难性的、不可挽回的后果。”“神七”返回之日,当电视上终于出现“神七”安全降落地面、宇航员走出舱门的»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里欢声雷动。杨保华和其他院领导早早就来到院门口,迎接研制“神七”的幕后英雄们的凯旋。那一刻,在前去采访的记者镜头面前,他露出了最灿烂的笑容。
一个航天人的20年 虽然没有直接参与“神七”的一线研制工作,但杨保华却对“神七”研制的每一个环节都了如指掌。他坚信,做院长不光要有管理能力,还一定要有很强的技术能力,重大问题关口拍不了板不行。而这些能力的积累,得益于他看似有些“随机”的成长经历。
1985年从清华自动化系毕业后,杨保华被免试保送至航天工业部(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1988年毕业后便留在所里研究室从事科研工作。从那时起,他先后在技术岗位、科研管理岗位、质量管理岗位、行政管理岗位工作,全面的锻炼和积累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从事质量管理工作时,有机会接触各类技术问题,从问题入手学得最快最直接,收获非常多。”杨保华说,“加上在清华读书时,工程技术底子打得很好,又很注重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工作中对工程技术就能掌握得很快、比较深入。”以至于在担任主管质量的副院长时,当时一位卫星总设计师还半开玩笑地送了他一个颇有钦赞之意的称呼——“万金油”。因为无论谈到哪个航天器的型号、无论谈到技术上的哪个方面,他都能了解得非常清楚。
“航天器有其特殊性,一旦发射上天后就不可维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吃透技术,在地面尽可能将工作做充分,特别是地面验证试验一定要充分、有效。”对此,杨保华深有感触。在2003年担任主管质量的副院长时,院里承担某返回式卫星项目研制任务。在地面进行大型试验时发现主要技术指标超差,因此对该卫星主要的分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尽管整个项目进度推迟了一年多,追加的经费达到几千万元,但最终卫星发射、回收取得成功,避免了工程任务数亿元的损失。
干了20年航天,经历过无数大大小小的考验,杨保华最大的感受就是三句话:“一是必须得有耐心、沉得住气;二是必须要能经得起磨练和失败的打击,能坚持;三是要能经得起诱惑,坚持自己的选择。”尤其在他毕业的80年代,正是改革开放红红火火、“出国热”和“经商热”一浪高过一浪的时候。“下海不是错误,大家各有各的选择。但我既然选择了航天这条路,就得踏踏实实走下去。”
在他的身上,能看到许许多多甘于寂寞、埋头坚持的航天人的缩影。他们被看到的,是万众瞩目的成功和辉煌;没有被看到的,是成功背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单调枯燥,甚至充满挫折和失败的工作。
当记者问他:“20年来,支持你一直坚持下去的精神动力是什么?”杨保华坦言,对于采访提纲上的这个问题,他自己默默想了很久。“一直以来的这种坚持,要说一点精神上的动力也没有,那是不可能的。如果真要问自己的话,我的答案就是两句话:一是因为我热爱自己的祖国;二是因为,我由衷地热爱祖国的航天事业!”
中国航天的昨天·今天·明天 杨保华说,他工作的这20年,恰好也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乃至整个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最快的20年。“最近这20年里,我们从一个拥有航天技术的国家发展成为航天大国,可以说成就举世瞩目。”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作为中国空间技术及其产品研制开发的核心单位,自1968年成立至今,已迈过了整整41个年头。从1970年成功研制并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41年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先后自主研制并成功发射了70余颗人造地球卫星,7艘“神舟”飞船和1颗月球探测器,在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三大空间应用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性成就。
2008年“神舟七号”飞船的成功,突破了宇航员出舱活动的重大关键技术,为下一步实现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和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可以说‘神七’成功的意义不只是‘神七’本身,它对中国载人航天整体规划的实施,具有同样重大的意义。‘神七’是我国载人航天第二步的第一次飞行(第一步是‘神一’到‘神六’),今后还有‘神八’、‘神九’、‘天宫一号’等。‘神七’必须成功,没有退路,否则后面的一系列规划都将被打乱。我国载人航天规划用最少的飞行子样、最少的科研经费、相对短的研制周期完成三步走的战略,可以说船船相扣,每船都需成功。”
对此,有外国媒体评价说:“这次太空行走将成为中国宏大的航天计划的一个里程碑。”
杨保华介绍说,下一步,中国航天在载人航天领域和深空探测(目前主要是月球探测)领域还将取得更大的进展。
“在载人航天领域,再过两年左右,我们将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接着还有‘神八’、‘神九’,从而突破载人航天第二步的第二项关键技术——交会对接。接下来我们还要研制‘天宫二号’,我们称之为空间实验室,实际是小型空间站,从而为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做技术上的准备。主要是要突破再生环保技术和长期管理技术,如空间站的污水再处理问题、交会对接后的燃料补给问题等等。”
“在月球探测领域,目前第一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已经工作满一年,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工程任务,在下一步还将继续发挥作用。‘嫦娥二号’预计会在2010年发射。这是‘十一五’期间所要完成的。在‘十二五’期间,还将陆续发射‘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实现月球软着陆,释放月球表面巡视器进行月表勘探,并在2020年前完成月球探测器回收工作,从而完成探月工程的‘绕’、‘落’、‘回’三个步骤。目前,关于第二步的‘落’,国家已经批复立项,并已开展第三步‘回’的关键技术攻关。”
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是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重大专项。在国家16个科技重大专项中,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还承担了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和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两个专项空间段卫星系统的研制任务。对于下一步的目标,杨保华充满信心:“这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已经立项或即将立项,现在已经预见的关键技术很快就会突破。这些专项的实施,将极大地推动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
杨保华还透露,在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的阶段任务都顺利完成后,两者会结合起来,即向着载人登月的目标努力。“目前我们正在积极论证,规划2030年的发展战略,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登月!”
的确,在这样一批让我们骄傲和自豪的中国航天人面前,在迈向太空的遥远征程中,没有什么奇迹是无法创造的!(《清华人》2009-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