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科技 2008年12月23日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为回顾通信业历程,新浪科技邀请一批通信业发展的见证者做客聊天。年过八旬的老电信专家罗宗贶特为新浪科技撰文,回忆改革开放后亲历我国引进通信技术的故事,以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以下为其特稿全文:
瑞典考察
改革开放以后,北京在我国首先与外商签订引进万门市话程控全数字交换机的合同,为我国各地邮电部门建设发展交换设备,奠定了基本采用程控全数字交换技术的方向
改革开放以后,邮电部即决定派出一个代表团到国外进行通信技术考察,希望通过考察,引进程控交换机及微电子技术和生产设备,为电子和通讯行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代表团由邮电部的李临川同志任团长,候德源同志任付团长,团员有金寿观,林旭青,周鳞书,周德强,尹世泰,季正益和罗宗贶,及两位翻译同志,共11人组成。选定的第一站为瑞典,并于1978年11月成行。
瑞典早在清末,与我国就有通信技术的交往,解放后1959年,我国又曾与瑞典爱立信公司签订合同,引进了瑞典爱立信公司的纵横制长途交换设备。瑞典在通信领域与我国一直保持着相对良好的合作和联系。这次去瑞典考察,除通过瑞典电信总局邀请,由我国邮电部派出政府代表团去瑞典外。同时瑞典爱立信公司负责参与了许多具体实际的接待工作。
到达瑞典以后,我们首先去参观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电信有关部门。这期间有三件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一次是参观斯德哥尔摩市话局的一个装有几万门旋转制的大型机房,整个机房采用了无人值守的管理维护方法,整个机房任何地方都一尘不染,非常干净,据说很少出现设备故障,和用户申诉。可见在通信设备维护管理上,我们国内与他们的差距,当时是非常巨大的。
另一次是去参观一个设在斯德哥尔摩远郊大山里的大型战备站,到那里有修建得很好的公路,直通至这个大山,经过一个装有很大的铁门的大洞口,延伸至这个山洞里面开辟的一个高大的山洞,在这里修建有一个三层楼的建筑,里面装配有完整的大容量市话和长话通讯设备。这些设备始终处于使用状态,以保证遇到战争或灾害等非常时期,可以保证一些必要的通信,不致全部阻断。通过在瑞典参观这一通信措施,使我进一步理解,建设完善的战备通信设施,对国家整体安全的战略意义,是极为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一环。
再有就是参观他们的通信博物馆。整个博物馆的展品,涵盖了瑞典从电信发展初期,到当时最先进的通信设备,都保留有展品,所有展品都可正常使用。而且互相连接起来,即使是最古老的电话设备,也可以与最先进的电话设备,相互进行通话。采取这样的互动演示方式对外展出,让参观的人,可以亲身使用验证,设身处地的感受到整个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演进。当时我想我们也应该建立这样的博物馆,让大家了解通信技术发展的延续过程,启发人们去学习和不断完善改进通信技术及设施。
在瑞典我们另一任务,是要了解瑞典爱立信公司生产微电子器件的情况,和进行通信技术交流,探讨引进先进通信设备的事宜。在参观完瑞典电信部门的一些实施后,我们就去参观爱立信公司的微电子生产车间,整个车间的生产设备,都比较落后,明显可以看出基本上没有怎么使用,我们很好奇的询问保留这些设备,又不怎么使用的原因时,陪同人员告诉我们,用它们这套设备生产的器件,成本太高,不如到国外采购,由一些较先进设备生产的器件,更为经济一些,所以一直没有生产使用。同时从国家和公司利益考虑,为了不受国外器件生产商的垄断和要挟,必须保留这些设备,在必要时,保留有由自己来生产的可能性。尤其是这一点,当时我认为对我国以后发展通信产业,是极具参考意义的。
然后我们去参观爱立信公司生产纵横制设备的工厂,他们工厂装配另部件的工人,许多都是按钟点临时雇用的。随后就去参观其程控时分数字交换试验局,了解他们程控时分数字交换设备的研发试验情况,当时该试验局的容量为3000门,只是在交换网络部分,采用了时分数字交换技术,接到用户级的模拟用户线上的话务,仍是通过模拟话务集中器,经话务集中后,再经数模变换,接到数字交换网络,进行话务交换。
在各处参观和了解一些情况后,我们与爱立信公司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的技术交流,他们详细的向我们介绍了公司目前生产的纵横制交换设备的情况,以及采用时分数字交换网络的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硬软件开发研究试验情况。在交流中,我们一方面表达我们希望引进一些程控交换设备的意愿。一方面我们提出爱立信公司为我们提供程控交换设备时,能否不仅交换网络采用时分数字网络,同时模拟用户线在接到交换设备用户级的接口后,即全部直接经由数模变换器件,进行数字化处理,不再通过模拟话务集中器,经由数模变换器件来进行数字化处理。这样虽然使用的数模变换器件,将显著增加,但用户级的电路,将大为简化,同时用户级因话务集中,而影响接通率的概率,也将因之减少一些。针对这个问题,大家进行了深入探讨,都认为技术上不是问题,唯一的问题是当时数模变换器件的价格,比较昂贵,将影响当时整个设备的成本提高。但大家也都意识到,随着程控全数字化交换设备的推广应用,数模变换器件使用批量的增大,数模变换器件的价格,将会大幅下降而使整个交换设备的成本降低。当时爱立信公司的总裁,是一个新上任较年轻的总裁,他放眼于程控全数字化交换设备未来应用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马上拍板,答应研究考虑大家的意见,在1979年初给我们一个明确答复。
回国后,1979年初,瑞典爱立信公司即答复我们,可以为我们提供程控时分全数字化的交换设备,总报价一万门的市话设备为600万美金。当时邮电部外汇资金有限,经过与旅游局协商,由旅游局出资,与瑞典爱立信公司签订我国第一个引进万门程控全数字交换机的合同。并决定在北京电信局呼家楼市话分局内,新建一处三层楼房,来安装引进的程控全数字交换机,其他国内相应的配套设备,及安装,维护,运营工作,全部交由北京电话局负责。经过几年的建设,到1984年,才正式全面投入商用。但通过这次在我国首先引进万门程控全数字市话交换机的谈判与正式签订引进合同,为我国以后各省市引进交换设备时,基本上都采用程控全数字交换技术,奠定了基础和方向。
福州通讯网组建
改革开放以后,福州市首先在我国将引进的长市话程控数字交换设备全面投入使用,使福州市通信网的通讯条件得到改善。成为我国各地邮电部门,加速建设发展程控数字交换设备,改进通讯网服务水平的典范。
改革开放以后,福建省委省政府很重视通信条件对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979年初冬,专门让福建省邮电管理局的郝云峰局长到北京,向邮电部寻求技术支持,希望能引进一些通信先进设备,更新改造福州市的通信条件。当时邮电部的侯德源付部长,让我去协助福建省邮电管理局,引进一些先进通信设施,对福州市的通信网进行改造的规划设计工作。
我到福州后,福建省邮电管理局及福州市电信局,马上派了技术人员,配合我去了解福州目前通信设施的情况。当时福州市电信局新建了一栋电信大楼,已经安装有3000门纵横制市话设备,和百来门人工长途台。在台江安装有过去该地成为对外通商的商埠时,于三十年代,在一栋木结构的俩层小楼的第二层,安装有1000门史端乔式步进制市话自动交换设备,不仅安装使用的设备非常陈旧,安装设备的木结构房屋,经历了几十年的风吹雨打,也已岌岌可危。另外福建省和福州市准备在近郊建立一个新的开发区,同时福建省政府也拟从市区内的所在地,迁移到新开发区另一侧的近郊去。我了解了福州市现有的通信设施和福州市发展的一些总体规划设想后,建议福建邮电管理局为福州市电信局,引进程控全数字长途及市话交换设备,以它们为主体,进行福州市通信网的改造与发展。以北京呼家楼市话分局,签订合同,引进一万门市话为例,大约需要外汇600万美元。福建邮电管理局,很快向福建省委及省政府写报告,申请600万美元的外汇资金,很快得到省委省政府的批准,同意拨给福建邮电管理局600万美元的外汇资金,用于福州市通信网的改造发展建设工作。同时我也马上对福州市通信网的改造发展建设,进行具体的规划设计。在这个期间,福建省邮电管理局,他们开了多次党组会议,讨论是否采用程控数字交换设备,因为有的党组成员,向一些邮电院校,科研院所的部分交换技术专家,进行过咨询,认为程控全数字交换设备,技术还不够成熟,设备费用也较昂贵等,提出不宜采用程控全数字交换设备的意见。因此他们让我也列席了几次党组讨论引进通信设备的会议。在会议上我主要介绍了程控时分全数字交换技术的优越性和整个通信技术向数字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并介绍了去年我随邮电部政府代表团去瑞典考察,我们与瑞典爱立信公司的一些交换技术专家,共同深入研究探讨,在通信网中采用和发展程控全数字交换设备,随着时间推移,不仅将有效的促进通信网向先进的数字化通信方向发展,同时设备的费用,也将随着设备应用的推广,使用器件价格的降低,而迅速下降的一些详细研究探讨情况。经过党组会议的多次讨论,最后确定引进全数字程控交换设备。接着福建省邮电管理局先后组织省邮电管理局及福州市电信局科,处级的干部会议。随后又组织省邮电管理局及福州市电信局所有技术人员的会议,让我介绍程控全数字交换技术目前及今后发展的情况,通过这几次会议,统一了各级技术和管理人员的思想,为下一步具体实施引进程控全数字交换机及相关设备,打下了良好了基础。
确定引进总体方向后,根据福建省邮电管理局和福建市电信局对业务近期发展的要求,希望能引进总容量为一万门的市话设备,300路的长途自动交换设备,以及30路国际电话自动交换设备。我开始为福州市如何利用引进这些设备,进行福州市通信网的通信设施分布及通信网改进发展的具体规划设计。首先这一期只需要引进30路国际电话和300路长途电话的自动交换设备,容量很小,单独设置一套交换设备,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没有必要,可以和容量为一万门的程控全数字市话自动交换设备合并成引进一套交换设备,以取得经济效益,和简化维护管理。当然长途,市话合一的交换机,在技术上相对要复杂一些。其次是一万门程控数字交换设备的分配问题。首先是要采用1000门的程控全数字市话交换机的远端用户级设备,取代台江还在使用的步进制设备,由于使用只有两个机架的程控市话交换机的远端用户级设备,取代十来个陈旧的史端乔式步进制设备,不仅可以迅速改善当地的通信服务质量,同时也便于原有房屋,只安装少量设备,经过房屋局部加固后,可以继续利用。然后根据市政规划,在拟搬迁至近郊的省府所在地,及拟在另一处近郊建立的新开发区,各安装2000门的程控数字交换机的无人维护的远端用户级设备。其余的5000门市话,300路长话,30路国际电话,共同组成混合型程控全数字交换设备,安装在福州电信局新电信大楼中,正在使用的装有3000门纵横制市话交换机的机房中的空余位置。并装置引进接入程控全数字交换机的所有用户,在进行市话,长途或国际电话通信时,对话费进行自动统计的全自动计费设备。至三处远端用户级设备的中继线,均采用引进的30/32路PCM数字传输设备,以简化中继线俩端的接口设备,减少中继线实线的数量。在进行对福州市通信网引进设备,进行改造发展的详细具体的规划设计过程中,邮电部还派了计划司引进办负责的陈恩德同志前来了解情况,并得到福州市话局的一位工程师的大力协助。使整个规划设计工作,进展非常顺利的完成了任务。
1980年初福建省邮电局邀请了全国各地邮电科研,生产,设计,维护部门的交换技术专家,一,二十人,齐集福州开会,对福州市引进设备,进行福州市通信网的改造发展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同时也邀请我到会,对方案进行說明。福建省委省政府很重视这次会议,福建省委书记,还亲自到会讲话。经过大家热烈深入的讨论,对原来我提出的方案进行了一些修改:由于规划新建的开发区,及省委省政府拟搬迁至近郊的方案,都还没有最后落实,因此将通信规划设计中,在该两地各安装2000门远端交换设备的设想取消。将设备集中安装到新电信大楼准备安装引进的混合型程控全数字长市话交换设备的机房中去。
随后福建省邮电管理局即组织与一些国外通讯设备供应商,进行接触,商谈引进程控全数字交换机的工作。据說,在与一些外商接触商谈引进设备的过程中。日本的富士通公司,虽然当时主要是生产计算机设备的公司,也积极参加到提供福州市所需引进的程控数字交换设备的商谈,与一些其他国外通信设备供应商进行竞争,并以要价不足300万美金,这一当时相对很低的价格,取得竞争的胜利,获得这个项目的合同。富士通不仅报价便宜,还提出了两个优惠条件:一是同意我国从邮电科研,设计及维护部门派出一,二十个技术人员到日本富士通公司,参与设计、研究、生产制造工作。二是愿意与中方合资在福州组建软件公司,共同开发程控数字交换设备相关的软件工作。当时规定在合同签署后,于1982年完成提供全部引进设施,及安装,调测和开通使用工作。在富士通公司开始研制长市合一的程控数字交换设备时,发现软件编制的工作量很大,而且相对复杂,难以按期完成。即向我方提出拟无偿的将长市合一的程控数字交换设备,改为提供长途及市话各一套程控数字交换设备。以便于富士通公司分头进行长途及市话交换设备的研制生产,达到能按期完成合同规定要求的期限。
日本富士通公司通过这一项目,不仅利用了我国提供的一些资金和许多我国优秀的交换技术的人才资源,与他们一起进行程控全数字交换机的研制,生产,和在福州市电信局进行现场调测,及正式开通使用,使日本富士通公司确立了生产Fetex—150品牌的程控全数字交换设备,同时为进入我国这一广大市场,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日本富士通公司在商业运作上的精明,可见一般。当然我国派去日本富士通公司一起工作的一些交换技术精英,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工作,学习与了解,在回国后,许多都成为我国自主研制开发,生产程控数字交换设备的主要骨干。总的这次引进工程,我们和日本富士通公司,也可以說,算是一次各有所得的工程吧。
1983年初,福州将从日本富士通公司,引进的在福州通信网中应用的程控数字长途交换机及程控数字市话交换设备和数字传输设备,通过安装,调测,接入用户,全面开通以后。由于它是我国第一套正式商用的程控数字交换设备,和以程控数字交换设备及数字传输设备为主,组建的第一个城市通信网,质量及效益良好。因此邮电部部领导,决定通知全国各地的省邮电管理局的领导到福州,在福州市电信局组织对福州市引进程控数字交换设备及数字传输设备,组建通信网开通以后的现场观摩会。首先由福建邮电管理局介绍了他们引进先进通信设施,组建福州市通信网的过程,及开通以后,对福州市通信网运营维护质量的改善,对用户服务质量的提高,和对通信发展的技术经济效果等等,作了详尽的说明。各地邮电管理局的领导同志们,通过现场观摩,对采用程控数字交换设备及数字传输设备,组建城市的通信网以后,对通信网的维护工作量的大幅度的减少,占用机房面积的大量缩小,特别是对用户服务质量的提高等等,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基础上,邮电部领导组织大家研讨了在全国各省市推广引进使用程控数字交换设备,组建城市通信网的良好效果,并取得共识,从此开启了我国通信事业和通信网采用全数字程控交换设备和数字传输设备等先进技术和设施,进行大发展的序幕。
秦皇岛引进移动通讯技术设备
改革开放以后,秦皇岛市与外商签订引进先进通讯设施,包括在我国率先引进移动通讯技术与设备的合同,为我国移动通讯往后的蓬勃发展,开创了先河。
1984年万里付总理在北代河中央和国务院暑期办公地工作时,去秦皇岛市了解了一下秦皇岛市的通信情况,认为秦皇岛市通信很落后,应该抓紧解决,并告知邮电部。秦皇岛市政府为此让秦皇岛市邮电局派人到北京,找到邮电部邮电情报所,请其协助进行引进先进通讯设施,改变秦皇岛市通讯落后面貌的规划设计,及与外商谈判引进先进通讯设备的工作。并签订有偿合同。
邮电情报所随即派出三名技术骨干,赶赴秦皇岛,为秦皇岛市的通信引进工程进行规划设计,和组织按秦皇岛市通信引进工程要求,愿意提供设备的外商,进行技术和商务谈判。并很快的就提出了秦皇岛市通信网的建设规划和引进先进通信设备内容的建议。包括建议秦皇岛市通信网从三区合一组网开始,逐步发展组建成全市统一的本地网。
组网的设施内容,对当时我国来说,有包括移动通讯,长途光缆,窄带ISDN等首先第一次在我国引进的一系列新技术设施。秦皇岛市政府为集思广益,迅速组织了中国发明创造者基金会,电子部13所,54所,河北省电子局,河北省邮电管理局,以及秦皇岛市所属部门的专家学者,对邮电情报所提出的秦皇岛市引进通讯设备工程建议的可行性,根据秦皇岛市政府提出的先进,快速,经济,可靠八字方针,进行了两天,三次会议的热烈探讨议论,最后基本上同意了邮电情报所提出的秦皇岛市通信网组网及通信设备引进内容的建议。
随后邮电情报所的技术人员,连夜迅速将其翻译成英文,通过外贸部进出口公司组织与西德及瑞典的通信设备供应商,进行了技术商谈的接触,最后与瑞典爱立信公司进行了深入的技术交谈,开始他们对秦皇岛市提出要求引进的部分新通讯技术装备,不愿意提供,经反复向他们介绍,中央及国务院暑期工作地点就在北戴河,秦皇岛市通信网采用先进通信技术,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注,希望他们提供秦皇岛市引进的通信设施时,尽可能的展示他们的先进通讯技术和装配。
最后他们同意了提供有关移动通讯,长途光缆及窄带ISDN的技术和少量装配的一系列先进通讯设备。为了保证引进设备能按时交货和安装开通,中瑞双方共同制定了详细的供货,安装,调测,开通的详细日程。在商务价格谈判时,主要由外贸部进出口公司的同志负责,邮电情报所的同志在旁协助。经过双方多日交谈,当11项主要设备,包括1万2千门市话,300条长途电路的长市合一程控数字交换机,100部手机8个无线信道的移动通讯设备,50公里的6芯4次群长途光缆,以及含(2B加D)的数字用户线80条,交互型可视数据终端9套,高速传真机6套及数字话机等少量ISDN相关的设备等等的总价格降低到为330万美元时,爱立信公司坚持不再降价。
在征询邮电部计划司引进办同志们对此价位的意见时,他们认为相对当时国内其他省市引进设备的价格,已是略低一些,是可以接受的。并取得秦皇岛市专门来京督办此事的李付市长的同意,很快进出口公司与爱立信公司达成协议,以330万美元从爱立信公司引进秦皇岛提出的所需购置的主要通信设备。并于1984年12月8日迅速签订了正式的合同。在秦皇岛市引进通信设施与瑞典爱立信公司签订合同以后,邮电部计划司引进办认为这次引进工程的模式,包括组网方式和新技术的引进,有些地方值得其他省市引进通信设施时参考,并通知了一些省市邮电部门搞引进通信设施的同志,去了解秦皇岛市邮电局引进通信设备的一些情况。
据说广州,上海等邮电部门在引进移动通讯设备以前,都曾到秦皇岛市邮电局了解引进该项设备的一些情况。秦皇岛市这次引进先进通讯设施,改进通讯网的综合通信条件的设备中,率先在我国引进了移动通讯技术及少量设备,为我国往后移动通讯的蓬勃发展,起到了开创先河的作用。
罗宗贶简历
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50年至1956年底分配至北京电信局工作。1954——1956年中曾负责北京电信局长途第二机务站及北京长话大楼筹建工作。
1954——1956年曾负责北京中南海至北戴河中直机关长途电路专案工程的建设,参加北戴河中直机关电话局的建局及扩建工作。
1956年底调设计院工作。
1957年负责由通信兵部、二机部、邮电部及铁道部联合领导组织的我国人工长途电话交换机的研制设计工作。
1958——1960年负责北京长途大楼整体及交换部分的设计工作。
1958年起负责创建我国长途电话自动化通信网技术体制,包括网络结构,编号,信号,计费等及长途交换设备的研制工作。在邮电部组织的“6401”会战中,任该项目总工程师。1966年——1974年负责京津间长途自动化通信的试验及组织鉴定工作。
1959——1964年负责瑞典ARM——20纵横制长途交换机及十个对端设备的引进工作及进口后在设计院内抽样连通试验工作和组织步进制显号设备及计费打印设备的配套研制工作。
1963年负责编制我国全国15年科技发展规划通信部分中长途自动化通信网技术体制及长途交换设备的研制发展规划。
1964年负责提出建立我国邮电部长途自动化研究所的计划。
1976——1978年邮电部组织“二.四”会战时,负责我国长途自动化通信在全国八大城市间应用推广的技术工作。负责提出和组织我国全电子长途半自动及简易全自动的设备研制工作
70——80年代曾先后两次参加邮电部关于全国邮电通信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1979——1980年负责首先在邮电系统福州市通信网中提出引进采用程控长途及市话数字交换机组网的技术方案并付诸实施。为1983年初邮电部现场组织推广在全国各地引进采用程控数字交换机,创造了条件。
1984年负责秦皇岛市通信网引进通信设备的设计,在邮电系统首先提出采用长途光缆,移动电话及窄带ISDN等许多先进技术和设备。在合同签订后,窄带ISDN技术和设备,因故取消。
80——90年代曾参与京、津、青岛、大连、广州、福建、海南等省市一些重大通信项目的引进建设或发展规划工作。
1998年10月,向专利单位提出在新建扩建我国通信网时取代程控交换机组建新犁通信网的宽带多业务数字交换系统及宽带多业务数字化智能话机发明专利申请,现已经国家专利局审查通过。
2000年2月,提出组建我国高速宽带综合信息网基础的集视、听、数据等信息体的宽带综合信息小区网络及家庭网络的发明专利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