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季羡林与收藏

2008-12-19 |

来源:解放日报 2008年12月19

与作为大学者的名声相比,作为大收藏家的季羡林先生,外界鲜为人知。季羡林先生的弟子、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近日撰写了这篇文章,授予《解放周末》独家发表。

本文作者钱文忠向季羡林先生悉心讨教

  与作为大学者的名声相比,作为大收藏家的季羡林先生,几乎不为外界所知

  今年98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是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地位的学术大家。从已经发表的部分日记来看,青少年时期的季羡林先生和同龄人一样,热爱各种在当时堪称新奇时髦的运动,比如,就读于清华大学期间的季羡林先生,就曾经热衷于手球。

  但是,大学毕业后的季羡林先生很快就远赴德国留学,从此开始了他漫长而辉煌的学术生涯。此后的季羡林先生给我们的印象是终日青灯黄卷,与书籍和各种稀奇古怪的古代文字为伴。除了散步、爱猫,季羡林先生的作息一如德国哲学家康德,像钟表一般地准确而有规律。

  我们当然不能说这样的印象不对。但是,这并不就等于季羡林先生没有自己的调节方式。接近季羡林先生的人都知道,老人家的自我调节方式很独特,那就是调整工作对象和工作方式:做专业研究做累了,季羡林先生就会转身去做一段翻译,或者是写一篇散文。

  如果说,这样的调节依然是在工作的话,那么,就我所知,季羡林先生还有一种知者甚少的自我调节方式,那就是收藏,欣赏自己的藏品。与作为大学者的名声相比,作为大收藏家的季羡林先生,几乎不为外界所知。这主要是由于季羡林先生谦抑冲退的性格使然。其实,毫不夸张地说,季羡林先生还是一位重要的收藏家。

  最早的藏品,是奖来的一副对联和一个扇面

  季羡林先生的最早的藏品,是奖品。这是怎么回事呢?在进入山东大学附属中学以前,乐于钓鱼摸虾的季羡林先生的学习成绩虽然也居上游,却称不上出类拔萃。但是,在山大附中,季羡林先生的作文无意中受到了国文师王昆玉先生的表扬,这就激发了年少学子的向学之心。结果,生平第一次考了一个甲等第一,平均分数超过95分,这在全校是独一无二的。当时山大校长兼山东教育厅厅长的是前清状元王寿彭,亲笔写了一副对联和一个扇面奖给他。从此,季羡林先生才开始认真注意考试名次,不再掉以轻心。结果两年之内,四次期考连考了四个甲等第一,威名大震。

  这副对联和这个扇面,就是季羡林先生最早的藏品,一直保存至今,极受珍爱。有一段时间遍寻不得,当时以为,抗战期间,季羡林先生在德国留学,济南家里的生活无比艰辛,这些藏品可能被拿去易粮糊口了。先生还托人到济南打听寻觅过,当然杳无音讯。这还让素来豁达的季羡林先生很是叹息了一番。还好,终于有一天,王状元的墨宝从书深不知处冒了出来,老先生将它们挂在墙上,静静地欣赏了好一阵子。当时我在一旁,丝毫不敢打扰先生。因为我知道,正是这最早的藏品,将先生带回了自己的年少时代。

  然而,这只能算是季羡林先生的无意收藏。

  有意识的收藏开始于1949年之后,收藏起点极高

  季羡林先生的有意识的收藏,开始于1949年之后,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的建国初期。那个时候,旧时豪门不是变卖藏品逃离大陆,就是摈弃旧物迎接新生。一时间,千年古都北京的街头小店随处可见字画文玩,至于琉璃厂,更是充斥着名家剧迹,而问津者却寥寥无几。

  季羡林先生曾经告诉过我,从主观上讲,他实在不忍心看着这些艺术瑰宝就此流散消亡,总想尽自己的力量,能够抢救多少就算多少。从客观上讲,他也确实有这个能力。至少就经济状况而言,上世纪50年代的季羡林先生是属于高收入阶层的。他是为数很少的一级教授,月工资300多元,此外还有担任各种职务的津贴和不少的稿费。总收入在当时是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上世纪60年代以前,季羡林先生独自生活在北京,每个月给住济南的太太、长辈寄去100元,这就可以过相当宽裕的生活了。一子一女进京读大学,先生也是每人每月给15元。就个人生活而言,季羡林先生除了买书、吃饭,再也没有什么大笔的开销。因此,他有相当的条件,来实现自己的心愿。

  当年收藏界的现实状况,以及季羡林先生所具备的独特条件,就决定了他的收藏起点极高。高到什么地步呢?季羡林先生将自己的收藏下限定在了齐白石的作品,其余的都不及相顾。白石老人作品的价格,在当时绝非像今天这样高不可及,其低,同样可以让今天的我们为之咋舌。先生收藏的第一批白石老人作品,是由好友吴作人先生介绍并且代为经手的。30元人民币,入藏的是5幅白石老人蔬果斗方精品,还都带有做工精细的老红木镜框!

  季羡林先生收藏的白石老人作品多且精,有些是完全超出常人想像的,比如,季羡林先生就藏有白石老人的整开巨幅豹子。偶一挂出,精彩流淌,满屋生辉,观者无不目瞪口呆,不敢发一词。

  收藏下限定在齐白石作品,由此生发出不少有趣的故事

  收藏下限既然定在齐白石作品,也就由此生发出不少有趣的故事。十多年前,我协助季羡林先生的已故秘书李铮先生,为先生整理书房。我在一个旧柜子的底层,发现了用纸线绳草草扎着的一卷东西。打开一看,居然是两张各高10余厘米、长100厘米以上的手卷,一张是张大千的,一张是姚茫父的!我赶紧捧去给先生过目,先生茫然对我说:“我不收藏齐白石以下的啊。”不一会,先生想了起来:“当年字画业者度日维艰,我算是一个大主顾了,大概是我买得多,他们‘饶’给我的吧!”这,岂不是意外之喜了吗?

  季羡林先生学养深厚,自有鉴赏眼光。然而,在收藏的过程中,先生总是心怀慈悲,很少还价。有一段时间,也是当年的规矩,经常有“跑街”的厂甸人往先生家里送字画,请先生买下。先生照例香茶一杯,礼待来者。久而久之,不少“跑街”的也就和这位一级教授、大学者成了知心朋友。他们会直截了当地告诉先生,哪些是“开门”的,哪些是“说不好”的。季羡林先生就根据自己的判断加以选择购藏。

  收藏的苏东坡《御书颂》,曾经遭遇过一次“失踪门”

  如此这般,数量庞大的铭心绝品就进入了季羡林先生的收藏。苏东坡的《御书颂》就是其中之一。

  说起这件藏品,其中还有一段故事。这是一件久已闻名收藏界的剧迹,过去价格高昂,一直深藏不露,有幸一亲芳泽者,自然极少。解放初期,掀起过一场“说老实话运动”,工商业,特别是文物古玩行业,尤受席卷。《御书颂》的主人就站出来“自动坦白”,说这幅作品是钩填的赝品。于是,这位原藏者就成了“说真话”的“模范标兵”。这样一来,这幅作品就乏人过问了。季羡林先生仔细研究了曾经入藏清宫、乾隆也为之题跋的《御书颂》,发觉在“真话”背后有太多的疑点,于是,出了在当时的情况下算得上是巨价的500元,将之买下。

  季羡林先生的藏品,总有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命运。这幅收藏的苏东坡《御书颂》,就曾经遭遇过一次“失踪门”。几年前,先生忽然想看看这幅字。这么重要的一件藏品,工作人员居然遍觅不着,只能告诉先生:“看来找不到了。”季羡林先生淡然一笑:“身外之物,找不到就算了。”过了一段时间,先生家里的保姆打扫卫生,竟然发现,先生的书桌案板底下(也有说是先生睡床的床板底下)有人用胶带粘了一大卷东西,打开一看,正是这幅《御书颂》!一位助手赶紧先生解释,因为怕丢了找不着,这才将它粘在书桌案板底下。季羡林先生也是一笑了之,只是说了一句:“有那么夸张啊?”后来他还专门有文字记述这次“失踪门”。

  他的藏品,几乎可以印制一部中国明清字画史的精品图录

  季羡林先生断然高价购买《御书颂》的举动,在当时的书画业界被传诵为“善举”。名家作品也就从深藏中纷至沓来。

  季羡林先生的收入大多化成了藏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收入极高的他居然了无储蓄。

  然而,也正因为如此,仇英、董其昌、文明、祝枝山、唐寅、“扬州八怪”等等的精品,都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进入了季羡林先生的收藏。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季羡林先生的藏品,几乎可以印制一部中国明清字画史的精品图录。而且,其中颇多巨幅。

  我曾和李铮先生一起,奉先生之命,打算将一幅陈老莲的人物挂起来。季羡林先生在北大朗润园的住房层高并不算低,可是,这幅画还有三分之一无法悬挂张开,青花轴头只能无奈地耷拉在地上。季羡林先生坐在那把老旧的藤椅上,看着束手无策的我们。至今,我还能想起,季羡林先生脸上偶然一露的那一丝得意和调皮。

  季羡林先生的藏品里,还有数量很大的文房雅玩

  季羡林先生的藏品里,还有数量很大的文房雅玩。就砚台而论,沦陷期间,一位北平伪市长的著名收藏,大半都在季羡林先生处,数量有几十方,都是今天几乎看不到的妙品。就印章而论,田黄、田白、芙蓉也不在少数,不少是白石老人等名家佳镌。

  故宫曾经用过一枚随形章,文曰“上下五千年纵横一万里”,陈曼生名作,章料是一方将军洞白芙蓉,原配银托,这也是季羡林先生的藏品。

  今天已经是价格惊人的旧纸、旧墨,在季羡林先生处,也是所在多有。先生钟爱的独孙大泓就曾经用旧墨旧纸猛练大字,先生看到了,也是笑笑,如此而已。

  想起来也真是奇怪,这部分文玩,也曾经遭遇过一场“失窃门”。某一天,小偷由底楼阳台闯入,撬开了季羡林先生的书桌抽屉。里面就满是名家所刻的田黄、田白、芙蓉。还好,这个小偷断乎不是一位“雅盗”,只拿了一把电动剃刀、一把瑞士军刀,就扬长而去了。第二天,我去看先生,听说此事,为先生感到庆幸之余,和他开玩笑耍贫嘴:“先生啊,您一看就不是我干的吧?”先生的回答很让我开心:“文忠,你就这么个眼光啊?”

  这些古旧文物雅玩,也不仅是季羡林先生一人的藏品。主要是字画,有一部分就是师母从济南带到北京的,那口几乎可以躺下一个大孩子的铁皮画箱,后来先生也一直用着。很多人知道,师母彭女士教育程度不高。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师母出身于一个大家族。旧时大家女子所着重者在德容,而不在文才。

  让我们觉得比较奇怪的是,季羡林先生的藏书数量巨大,就此而言,在北大应该是可以排第一的。但是,先生似乎并不特别在意善本古籍的收集。或许,这乃是受了陈寅恪先生影响所致。众所周知,先生一般都使用通行版本,至少不完全以藏书家的标准来判断古籍的价值。不过,话又说回来,当时很多的廉价版本书,在今天也是动辄以万元计价了。

  就季羡林先生的藏书而言,能够入傅增湘、张元济、徐森玉、郑振铎等先生慧眼的名贵版本固然不多,但是,明清善本还是颇有一些的。先生藏书的特色在于注重域外出版的冷门学术经典的收藏。留德十年期间,季羡林先生节衣缩食,除维持生活外,其余的钱几乎全部用来买书了。领域既然冷僻,这些书的印数自然也就很少,其中有不少种在国内是孤本。

  先生收藏生涯中的最大遗憾,也是和书有关的。“跑街”曾经给先生送来一套宋版《资治通鉴》,索价甚昂。一时间,先生手头没有那么多现钱,于是就只能失之交臂。先生曾经多次对我提起此事,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在疯狂的“文革”岁月,季羡林先生的收藏自然也被抄没了,其中有些珍品还曾经入过康生、江青之手,留下了堪作历史印记的他们的“收藏章”。然而,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季羡林先生的这些收藏并没有因此散失。“文革”以后,由于季羡林先生的清华同学、多年好友胡乔木的关心过问,基本完好无损地归还给了季羡林先生。这不能不说是季羡林先生个人的幸事,可是,难道不也同时是中国文化的一大幸事吗?

  季羡林先生有一个习惯,也使得他在无意中积累起很可观的藏品

  上述的收藏已经足以使季羡林先生居于收藏大家之列了。然而,先生的收藏还远远不止这些。

  在漫长而辉煌的教育、研究、写作生涯里,先生所交往的自然是一国之俊彦。启功、钟敬文、臧克家、吴组缃、周一良、饶宗颐、范曾、欧阳中石、刘炳森等,也经常以自己的作品,以及自己购藏的文物工艺品相赠。这些藏品无论是在数量、价值上,即或是在价格上,都是非常可观的。

  季羡林先生有一个习惯,也使得他在无意中积累起很可观的藏品:只要是有字的纸,一律不予丢弃。大家可以想想,今年已经是98岁的季羡林先生,会积累起多少名人信札墨迹啊?

  当然,这样的习惯,也给先生带来过无妄之灾。“文革”中,先生站出来反对炙手可热的聂元梓。季羡林先生觉得自己一生清白,和各类“反动派”绝无交往,因此,“底气十足”。谁知道,一抄家,就抄出了一堆印有包括蒋价石、宋美龄在内的各种画像的书刊杂志,至于胡适签发的聘书、写来的书信,那是更在其次了。这难道还不是历史兼现行“反革命”吗?多年后,季羡林先生多次谈到此情此景,直让我们唏嘘扼腕。

  至于季羡林先生自己的几乎没有中断过的日记、大量的手稿、书稿、信札、书法,在今天自然也已经被很多人列入收藏品了。这些东西的数量,套用一句佛经里的话,真可谓是“恒河沙数”,更是无从计算了。(钱文忠)

相关新闻

  • 012012.04
  • 012012.04
  • 122022.08

    独坐听风,不刻意而高

    本文摘自《独坐听风——季羡林的精神世界》(于青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4月第一版),该书以多镜头、多角度转换的叙述方式描绘了季羡林先生的百年传奇人生路。作者于青与季羡林先生有近二十年的近距离接触,在大量真切感人的第一手资料里,全面立体地展现了先生对故土的眷恋和赤子报国的情怀、广博精深的学养和精神世界的磊落。半生苦行僧生活留德归国后,季羡林应北京大学之聘,担任梵文讲座。提到季羡林能到北大去任教...

  • 062013.08
  • 042016.11

    温不增华 寒不改叶——忆季羡林先生过“米寿”

    “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这是诸葛亮在《论交》里的名句,为我父亲所钟爱,一直书写不怠。1999年秋天,在我赴京为季羡林先生庆贺“米寿”前,我请父亲为我将....

  • 142009.07
  • 262024.04

    寻迹——先父马玉铭三十年代在《清华周刊》的工作

    先父马玉铭(1908—1950),笔名般乃,浙江东阳人,是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第六级(1934届)毕业生。1950年9月,父亲因突发心脏病英年早逝,年仅42岁,我未满3周岁,那样的年龄记忆尚未成熟。长大后,我们对父亲的印象始终是个遗像,还有就是幼时每年清明,母亲带着我们在虹口公园附近的天通庵站坐上小火车,在“咣当咣当”的车声中到江湾的一处墓园扫墓。偶尔也听母亲念叨过父亲在清华求学时与吴晗是同宿舍的好友,“文革”中北...

  • 262021.10

    50年前,这个清华人的笑传遍世界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表决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决议。11月15日,中国代表团昂首走进阔别多年的联合国大会议会厅。经过多年的外交斗争,新中国取得了完全胜利,联合国内再一次响起了来自红色中国的声音。上午10点30分,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走到写着“China”的坐席前,在礼宾司长亲自为他拉开的椅子上坐下。这时有记者问:“乔先生,你现在坐在这张...

  • 182021.06

    “宗师”周培源

    人们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周培源的一生,以1952年院系调整为分界线,可谓三十年清华三十年北大。有人说,孔子有弟子三千,周培源有学生三万。晚年,他更是各种巨大荣誉和崇高社会地位加身,是中国科学界的一面大旗。他的学生、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张守廉说,自己想做到的是“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但真正做到的只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而周培源自己晚年却说过一句话:“这不是我这一辈子所追求的。”这就...

  • 012021.03

    作为考古学术家的夏鼐是如何长成的——从《夏鼐传稿》说开去

    ……我们仿佛看到一位穿着淡蓝色布衫的长者,带着一身的书卷气,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让岁月无法冲淡的背影……掩卷之时,我想起一位考古界前辈的话,“夏鼐先生是一个真正的学者”!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