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后,主动要求分到四川,一呆就是13年;多年以后刘西拉回忆起在四川的那段实践时说,“那是我人生中最精彩、收获最大的一段时间。”所以他总是对年轻人说——走下去,越基层越好。
人物档案:刘西拉,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上海交大“最受学生欢迎教师”;1978年荣获第一届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获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的结构科研奖,被誉为美国工程界有突出贡献者。
1962年,刘西拉大学毕业。分配的时候,他选择到四川,到基层锻炼。他们班有20多人,在填写分配志愿的时候,无一例外地都选择了外地,“没有人要求留在大城市。如果要写留在上海之类的地方,提起笔来是很沉重的。”
他讲了一个故事。1997年是他那一届的清华校友入学40周年。在40周年聚会上,有一位当时选择到新疆工作的同学,叫孙勤梧,已经整整有35年和大家失去了联系。后来一查,才知道他在新疆很偏远的一个地方的工程集团做了总工程师。收到大家的聚会邀请信后,他回复说:“收到你们的来信让我太高兴了。但是作为一个总工,我的收入不能支付我坐飞机的费用;如果坐火车来,我又没有那么多时间。”
于是同学们一起,捐钱为孙勤梧买了往返的机票并送到他的办公桌上。收到机票的他忍不住热泪盈眶。聚会的时候,当满头白发的孙勤梧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大家都震惊了。当年的青涩少年已经满脸沧桑,已经完全看不见从前的影子。
尽管他们那一届的同学中,担任国家级、省级要职的人不在少数,知名学者教授科学家也很多,但是晚宴的时候,晚宴最中间的那个桌子最中间的位置,没有一个人认为自己够资格坐在那个位置。后来刘西拉提议,让孙勤梧坐在中间。“因为我们当年都曾经承诺,要为祖国奉献青春,奉献一辈子,只有孙勤梧一个人真正做到了。因此,这份荣誉非他莫属。”其实,孙勤梧只是他们班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学生。
刘西拉说,他们那一代人,基本都下到基层了。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他们的头脑中甚至没有想过要留在大城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那个时代最流行的口号。
“我们那一代人。”听刘西拉老师描述他的同龄人的生活和理想,他们的选择,在今天的年轻人看来无法理解和想像,但正是这样一代人,成为了今天中国社会各界的中坚,包括全国政协委员刘西拉。
搬运工刘西拉
在成为政协委员之前,刘西拉在四川呆了13年。
在四川呆的那13年很苦。除了刚开始的时候背水泥砌砖头之外,整整13年,刘西拉和妻子的单位相隔71里,每次都要骑3个半小时的自行车才能团聚。但是多年以后,刘西拉和老伴回忆起来,他们俩一生中学到东西最多、最宝贵的,就是他们在四川的13年。
“我们那个时代的标准是,只要是国家需要,让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因此,尽管在清华大学学习了11年,读了很多书,刘西拉,那个时候他就已经读了很多关于混沌学的书,成为清华混沌学的“权威”,但是到了四川,他做的工作却不过是一个水泥搬运工和一个砌砖工人。
一个学习土木工程的研究生去做搬运工,有没有不平衡?
“没有。”西拉老师坚定地说,“我只是觉得,只要是国家需要,即便我是在背水泥,也是在为国家作贡献,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这么多年来,您最有成就感的是什么?”
作为一位获得上海交大“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奖”获得者,把培养优秀学生作为重要目标的他,回答却出人预料,“就是在四川那13年,我们负责的工程获得了国家科学奖。”他说的这个奖是1978年第一届全国科学大会奖。
“现在看来,下去是对的。”刘老师说。当年他从清华分到四川,刚开始的时候是在一个研究院里做类似研究员之类的职务。但是他当时的总工程师对他说,“我看你读了不少书,像你这样的,还是下基层去,了解实际情况,这样发展的空间更大一些。”
总工的话对刘西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说,在我的一生中,对我影响比较大的几个老师中,总工就是其中一位。
至今,“到基层去”仍然是刘西拉坚定不移的一个理念,并且,“越基层越好”。
留学生刘西拉
即便是在最艰苦的时候,他们夫妻俩也没有消极过,一直都很积极努力地工作、学习。
经过刻苦的努力,1981年,刘西拉和妻子双双获得了公派自费出国的机会。一方面,这是为了夫妻团圆迫不得已采取的手段,更重要的原因,用刘西拉的话说,当时是“觉得应该出去看看”。
刚到美国,刘西拉的论文就获得了1985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的结构科研奖,被誉为美国工程界有突出贡献者。这个奖项据称是美国土木工程届的“诺贝尔奖”,颁奖的时候,在那里等着和他握手的人排了很长。据说,中国大陆人在美国获此大奖史无前例。
但是,对于这段历史,刘西拉说得不多。只用了四年的时间,夫妻俩双双拿到了博士学位,毕业以后,他们不顾各种挽留的声音,没有任何犹豫就回国了。他们是1979年以后第一对留美博士夫妇。
有了13年在基层的工作经验,在清华11年的理论学习,以及在美国4年的重新学习,刘西拉谈起自己的专业底气十足。在一次和美国土木工程界的权威理论的时候,他问对方:“作为一位土木工程师,你尝过水泥的味道吗?你砌过砖吗?”对方哑然。他接着说,我尝过水泥的味道,我也砌过砖。他一边说,一边顺手拿起旁边的砖头,很专业地把玩起来,俨然一位熟练的砖瓦匠把式。那位在别人眼里看来很傲慢的美国教授,却对刘西拉客气有加,刘老师略带“得意”地说,“这就是教授之间的谈话。就好像武林高手出招,你只要一开口,对方就知道你是属于什么水平。”
这句话后面还隐藏了别的意思。普通人一开口,意思全明白了,但是专家一句话,后面隐藏了很多层意思,是有底蕴的。刘西拉说,这些都要依靠平时的积累,要有很深的内涵。“好文章不是数字的增加,而是思想深度的不断挖掘。”
政协委员刘西拉
在2007年“两会”上,刘西拉当着教育部部长周济的面,毫不客气地指出高校评估存在的不足。他的发言不仅仅是在简单地揭露问题,谈感想,他说话是有调查、有根据的,还都有具体的人和事。他发言的时候,声音很洪亮,慷慨激昂,很有力量感。
“社会的发展总是要有一定的阶段的。但是要真正帮助我们的政府,不是简单地附和,说几句好话,而是要把社会最真实的情况传递给政府,给政府提供有借鉴意义的解决方案。”每一份提案,他都要很认真地做调查研究,其中一个关于教育质量的提案,他用了整整一年来做准备,动用了很多老教授,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形成了一份71页的调研报告。最后,这份报告受到主管教育的国务院有关领导的重视,作为决策参考。
为了一份提案,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还作为院系的教学骨干,真的很奇怪,他怎么有那么多的精力?他笑着摇摇头,“我不知道。”
其实答案在采访时已经透露了:“伟大的动力来自于伟大的目标。”说完这句话时,西拉老师狡黠地笑着问,“你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我很老实地说不知道。他很得意地说出“斯大林”这个名字,很流利的外语发音。
2007年是十届政协委员任期的最后一年,很多委员都流露出了不舍的情怀。刘西拉老师认为,人民政协给了他又一个平台,让他去为一些问题呼吁。“我是全国政协委员,我要为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发展去呼吁,而不是要顾忌某一个单位的利益。”
寄语青年人:
做人,就要有一些和别人不一样。不要因为别人都那样做,你也跟着那样做。这样,就很没有意思了。年轻人,第一,要有目标。“伟大的目标能产生伟大的动力”。人一辈子一定要做一点有意思的事情。只有目标明确了才能集中精力做事情,不要晃来晃去。人生很短,很快,一下子就过去了。第二,要有勇气。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好,做得和别人不一样,一定不能够应付了事。为了做好事情,就要有超乎寻常的勇气,不怕挫折和艰难。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别人得不到的东西。第三,要有智慧。包括选择的智慧,确定目标的智慧。要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什么是自己能够做到的,什么是自己不应该做的。
来源:人民政协报 2007年3月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