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2005中国十大经济女性年度人物大奖获得者,原宝钢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谢企华
来源:中国妇女报 2008年12月6日
有钢铁界“铁娘子”之称的谢企华,是中国特大型钢铁企业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总经理,也是现代中国最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者之一。她凭借“以柔克刚”的经营管理风格和独到的眼光、领导能力及丰富的经验,驾驭了中国的钢铁巨舰。她坚守钢铁主业、走高端路线、打造全球化企业的战略规划,使宝钢连续3年进入全球500强,2006年更是进入了前300名,走出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新尝试。
谢企华1943年出生于上海,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从1978年进入宝钢,直至担任宝钢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她把自己最宝贵的年华都交给了宝钢。谢企华用其女性特有的细腻,驾驭着一个庞大的钢铁战舰。对于女性企业家的管理特点,谢企华曾表示:“我觉得不光是管理钢铁企业,可能管理任何企业女性都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女性考虑问题比较细致,另外对员工,对我们管理层之间大家亲和力比较大一点。”
在宝钢日渐成为现代化管理的大型企业的同时,谢企华却一直深居幕后,在她20多年的管理生涯中,从没有接受过对她个人的采访,面对媒体,话题只有一个,就是钢铁。
首次结盟跃身世界巨头之列
1994年,对谢企华来说,是特别重要的一年,她出任宝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如果因循守旧、按部就班,甚至小富即安,那么一个欣欣向荣、充满朝气和活力、在国际舞台上有一席之地的宝钢就不复存在了。”谢企华这样认为。因此,她上任后的第一个大动作就是弃并购而走联合之路,转变母子集团化的自我扩张思路,开始从企业外部寻找联合伙伴。
当时,作为世界第一钢铁大国,我国在世界前十五大钢铁企业中却只有宝钢排在第五位,而宝钢产量在全国全行业产量中只占10%左右。因而,联合成为当时我国钢铁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具体产品看,我国企业长期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模式,缺乏专业化特色,在具体产品的市场占有上比较分散,同时生产物耗高、能耗高、效率低、质量差、成本高,产业集中度低的直接后果就是缺乏市场主导力量,企业之间易陷于无序竞争,很不适应经济全球化竞争。因此,企业联合势在必行。”谢企华谈起自己的“联合战略”时说。
1998年,经过谢企华的多方努力,国务院终于批准,将上钢和梅山钢铁公司委托宝钢经营,正式成立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合并后诞生的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成为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总资产过千亿。
2000年底,即联合后的第二年,不但原宝钢蒸蒸日上,而且老企业改造也取得了巨大成功,宝钢的普碳钢、不锈钢、特钢制造中心加快建设步伐,标准普尔对宝钢的评级也逐年回升,2003年已上调至BBB,前景展望稳定。宝钢以过千亿的总资产,在上海证交所成功上市,公开发行18.77亿股,成为当时中国证券市场上最大的一次募股。
至此,那些曾经投以怀疑目光的人们,才改变了对谢企华的看法,并赠予她“钢铁娘子”的称号。
积极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
尽管“联合”战略的初步计划得以实现,可谢企华并没因此而满足,相反,她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沉了。
改制上市后,宝钢积极寻求和国际知名企业合资合作,很快成为中国钢铁企业的龙头。然而,在资本运作角度上,外界认为宝钢股份的动作似乎略显保守、低调。对此,谢企华表示:“从资本市场来看,宝钢股份的资产、效益、产品、市场以及整个核心竞争力,都在钢铁行业中占有一定地位。基于这样的优势,宝钢其实在资本运作方面从来没有放弃过寻找发展壮大的机会,但出发点是寻找价值的最大化。具体地说,无论是从资本市场运作,还是收购兼并其他企业,首先要能够保证宝钢股份价值最大化的理念。价值最大化的理念能够继续增强宝钢股份的竞争力,这是公司进行资本扩张的一个标准。此外,宝钢考虑的是不仅要成为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而且要成为一流的国际企业,这就要求公司不光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而且要到国际资本市场打拼。”
为了达到“打造国际一流企业”的目的,适应经济多元化发展趋势,2001年4月她又带领宝钢集团与首钢、武钢实行了战略联盟,在市场、研发、投融资、管理领域形成全方位合作,构筑中国钢铁业的旗舰,一跃成为世界12家千万吨级以上钢铁企业之一,成为继韩国浦项制铁、日本新日铁之后排名第三的世界钢铁强企。同时,也铸就了宝钢集团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的“定海神针”般的强势品牌。
2003年2月,谢企华凭借独到的眼光、科学的管理、过人的胆识和骄人的业绩,成功地当选为宝钢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和宝钢股份公司董事长。
整合企业资源 化解入世危机
2002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的第一年,中国钢铁业经历了一场从未有过的洗礼。
4月19日,宝钢联合鞍钢、武钢、首钢和邯钢一起向外经贸部提交了一份《关于对钢铁产品进行保障措施调查的申请》。一个月后,中国外经贸部宣布对部分钢铁产品采取临时保障措施;11月20日,外经贸部又启动了正式的钢铁保障措施。在世贸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中国钢铁业成功化解了这次迫在眉睫的危机。
在化解这次危机的过程中,谢企华功不可没。她冷静思考后发现:保障措施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中国钢铁工业面临的所有问题。于是,在学会利用世贸规则的基础上,她开始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技术创新上,科学地整合各种资源,坚决进行产品结构调整,灵活运用世贸规则,保障中国钢铁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强企业的战略管理,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这位“铁娘子”的带领下,宝钢不但渡过了2002年的危机,而且在2003年7月美国国际钢铁动态对全球钢铁企业综合能力评比中位居第四,超过日本新日铁、美国USSteel钢铁公司和世界粗钢产量最大的阿塞洛(总部设在卢森堡)等国际老牌钢铁企业,开创中国钢铁企业在国际获奖的先河。
“宝钢要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要在2010年前建成一个以钢铁业为主、多业并举的,融实业、贸易业和金融业为一体的大型跨国公司,跨入世界500强!”中国入世不久,谢企华就为宝钢锁定了一个目标。
驾驭宝钢航母 博弈国际市场
2003年7月12日,新出版的《财富》全球500强排名榜单上,上海宝钢集团以上年实现收入1024亿元人民币(折合145.48亿美元)的实力入围500强,位列第372位,成为中国制造业第一批进入全球500强的公司。专家评价这是中国从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迈进的一个里程碑。
如愿以偿之后,没有庆功宴,更不见铺天盖地的广而告之,当记者们蜂拥而至时都被她礼貌地一一谢绝。她曾表示,成为世界500强只是宝钢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宝钢的最终目标是成为一流的跨国公司。
对于国际市场的博弈,宝钢从来就不陌生。2004年6月,宝钢首次建立“海外事业发展部”,项目总投资额为80亿美元,前期静态投资约121亿人民币,年产钢至少500万吨以上,面向美洲市场的板坯和薄板将成为合资钢厂的主打产品,而合作伙伴则是世界钢铁巨头阿赛洛。
世界一流媒体如《财富》、《福布斯》、《商业周刊》、《华尔街日报》纷纷把“最具影响力的女企业家”和“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女人”加在了她的身上。《商业周刊》写道:在中国钢铁业界,谢企华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是驾驭中国钢铁航母之人。《财富》写道:以柔克刚的经营风格,让宝钢这样“硬邦邦”的企业,常有以柔克刚的惊人之作。面对巨大的荣誉,谢企华一副无我的状态:“我觉得这不是对个人的认可,关键是对宝钢我们这个企业的认可,说明宝钢在国际上已经有自己的品牌。”
“谢总在宝钢的作用无人可以替代”,这是许多宝钢内部人士对谢企华的评语。“她的意志很强,做事注重实效,”一位曾接近她的配套厂负责人说,“她说了什么,宝钢就会做到什么。”
2005年9月,谢企华出任中国钢铁协会会长。2007年1月,因年龄原因,谢企华告别宝钢集团董事长职位。2007年2月,谢企华中国钢铁协会会长的两年任期已满,在职期间,谢企华一直强调的是,中国钢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布局重组、调整。至此,谢企华卸去她在国内钢铁业的最后一个职务。(李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