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张碧涌:到大媒体开创新事业

2008-12-05 |

2003年岁末,光明日报报业集团的一间会议室,30多位光明网的同事们正在进行年终总结?一位老同志回忆起当年创建光明网时的艰难:5个人?4台电脑?两台服务器?两间小办公室,寒冬腊月早上5点钟上班,每个人从最基本的网络操作学起,用拨号上网的办法在网上工作时,他由衷地感慨道:“光明网有今天这样的规模和成绩,我们感到作为其中一员真是很幸运?无论将来走到哪里,我们都不会忘记自己曾经在光明网度过的时光?”光明网事业部主任张碧涌,这位在29岁就勇挑重担?并成为我国最早一批在大媒体开创网络事业的年轻领军人物的眼睛湿润了?

张碧涌学长

作为一名清华学子,多年来他一直坚信:行胜于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正是通过他的所作所为,周围的人们对清华人的特点有了最真实的感受:实干?能干?会干?

学焊接的“焊”了文字

1986,来自晋西北的张碧涌考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在大学的前三年里,他在专业学习上取得优异的成绩,被选拔为校级“因材施教生”?但是,张碧涌一直没有放弃对社会科学的追求,他似乎更希望按照自己的思维去做一些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恰好这时,清华开始恢复人文学科,复建中文系?张碧涌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名学生,并于1992年获得机械和中文双学士学位?

1992年秋天,张碧涌来到向往已久的《光明日报》,成为一名光明人?他给大家的印象首先是勤奋?他刚到总编室值夜班时,每天工作到深夜,第二天一早又骑着自行车跑出去采写社会热点新闻,晚上值夜班时,他再利用等电稿?“下大样”的零碎时间,把白天采访的素材整理出来,写成稿件?功夫不负苦心人,当记者不到半年时间,他采写的报道就荣获《光明日报》“总编新闻工作奖”?很快,他就被选拔到报社第一批“重点报道组”?他多次参加重大报道任务,并获“全国人大好新闻一等奖”?“世界妇女大会好新闻一等奖”?1996,他主编的科技周刊又获中科院“科星”新闻奖?

文理结合的专业背景使得张碧涌在工作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90年代正是中国科技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一日千里的时期?《光明日报》作为一份中央大报,一份面向知识分子的报纸,和科技相关的报道和内容每日都占有大量篇幅,在很多时候,会遇到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很多记者由于专业局限经常需要请教别人来把关,而张碧涌就少去很多麻烦,因为他自己心里有把握?曾经一度《光明日报》的电脑网络周刊成为广大读者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普及教材,这里面凝聚着周刊主编张碧涌的心血?他说:“毕竟大学几年的理工科基础知识没有白学,有了它们,我总能很快掌握并学到更多的新知识,并将他们应用到实践中去?”

在网络媒体大展拳脚

如果说靠文理结合的背景,勤奋苦干的精神使张碧涌在报社站稳了脚跟,那么,跨入网络媒体,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努力探索,则真正使张碧涌的才华得到发挥?用同事们的话讲,他能把科学的严谨和人文主义的浪漫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创造出众多的佳绩?

张碧涌涉足互联网是1997,那年,《光明日报》决定建立自己的网站,当时的社领导看好这位仅29岁的报社骨干记者,让他来负责这项工作?张碧涌克服了网站建立之初的重重困难,和同事们总结出一套“多?快?好?省”的发展模式?这套模式曾被网络界人士誉为“花小钱,办大事”的光明网思路?上网头一年,全国就有100多家新闻单位的人员前来参观,许多报社采用了《光明日报》的建网模式?张碧涌还组织大家刻苦攻关,开发出一种网上直播技术,并在国庆50周年?澳门回归?迎接2000年时成功地进行了网上直播,在网上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吸引了海内外众多的网友,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网友评价说:“光明网”平时的更新速度并不比别的网站快,但是每逢重大事件,都能搞得轰轰烈烈,在气势上压倒其它网站?

199958,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野蛮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朱颖不幸遇难?强忍着失去战友的悲痛,张碧涌组织全体同志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以互联网为武器,愤怒声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暴行,讴歌烈士的英雄事迹?正是通过光明网,许杏虎和朱颖的遗像被迅速传遍全世界,出现在游行示威的队伍中?在那些不寻常的日子里,张碧涌和网络部的同志们每天都从黎明工作到黄昏,再从夜晚工作到早晨?一位美国读者在发来的电子邮件中用英文写道:“我不记得是第几次流下眼泪,你们的报道太感人了?”十几位在南京学习的美国留学生来信说:“请你们相信,美国人民并不支持我们政府在南斯拉夫的行动?”

互联网上的竞争是异常激烈的?为了抢占网上制高点,有的网站拼命“烧钱”,有的网站大打“人海战术”?考虑到《光明日报》的性质和“光明网”的实际条件,张碧涌为网站制定了这样的发展目标,追求高品位?突出思想性?强化知识性,注重可读性;更大范围地服务海内外知识分子;更大范围地增强中国舆论在世界上的影响?这种思路得到了海内外知识分子的认可,他们把“光明网”誉为“中国人的网上精神园地?”一位海外读者在发给张碧涌的电子邮件中写道:“我离开祖国已经整整12年了,看到《光明日报》的网站,我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几年来,光明网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文化网站”文化新闻第一名?“传播媒体类十佳网站”?张碧涌先后被评为“光明日报社优秀党员”?“全国报业先进经营管理工作者”,“中央直属机关十大杰出青年”?尽管如此,张碧涌并不满足,他和同事们正在规划新的蓝图,并向着建设世界一流的中文网站的目标坚实迈步?

(黄文辉)

相关新闻

  • 242008.10
  • 082019.01

    王大珩:开创新中国光学事业的“追光者”

    他一手筹建的中国科学院仪器馆是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的前身。直到如今,王大珩的精神依然是所里科研人员奋斗的指明灯。

  • 132020.08
  • 092022.08

    潘时龙:从“0”到“1”的创新拼搏

    潘时龙在实验室 光明图片6点起床,跑步、吃早饭,8点前到达办公室。改论文、与学生讨论科研和思想,和同行论证国家重大需求或对国计民生有价值的项目——马不停蹄,一直忙到晚上11点左右回家。这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潘时龙的“一日作息”。“青年科学家要勇于扎根基础研究,努力产出更多从‘0’到‘1’的成果。”潘时龙说,青年学者要时刻保持好奇心和自由探索的精神,善于从重大需求中提炼基础问题,让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相...

  • 222021.09

    新媒体平台

    总会现有微信服务号、订阅号、视频号,抖音号和B站号等新媒体为校友提供多样便捷的信息

  • 012021.11

    汪顺利:大飞机事业的奋斗者,5G工业创新的领路人

    有人说理想信念太遥远,但对汪顺利来说,理想信念就是切切实实的每一天,每一份坚持。他的事迹激励着清华学子,要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到国家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学习、去发现、去思考、去磨砺、去提升,克服不足,砥砺前行,用青春成就梦想,让生命奏响乐章。

  • 262020.08

    李屹:从研究员到企业家,源头创新筑梦“深圳创造”

    从知识分子到创业先锋,从国外科研专家到回国投身实业,70后的李屹说,自己的想法很简单:利用激光显示技术领域的源头创新,打破国外企业在相关领域的垄断。

  • 012022.03

    从清华同窗到军中伉俪,他们的事业与爱情在大海上……

    海风轻拂,鸥鸟翱翔。日前,东部战区海军某驱逐舰支队长春舰结束战备巡逻任务返港休整,随着舰艇离码头越来越近,长春舰副对空作战长刘志赢(2014级航院)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即将见到自己阔别月余的新婚妻子——同样服役于该支队的厦门舰副航海长覃若琳(2013级航院)。从清华同窗到军中伉俪,刘志赢与覃若琳携手进步的 “学霸爱情故事”在该支队一直被传为佳话。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对神仙眷侣,品读他们的爱情哲学。携笔...

  • 242016.02

    陈旸:快别人“半拍”玩转新媒体广告

    凭借独特的技术及渠道优势,加上有创意的玩法,新媒体的“掘宝”之路上,陈旸努力追求的,正是“永远快别人半拍”。

  • 062007.11

    顾秉林校长:创新是研究型大学的成功之道

    11月4日,在第二届清华大学高等教育论坛上,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校长顾秉林院士作了题为“创新:研究型大学的成功之道”的主题发言。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