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刘增荣:人生就是永不停息地攀登

2008-12-02 |

刘增荣,1955年出生,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79年毕业生,现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兰州504厂厂长,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和核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增荣学长近影

不论是在家乡务农,还是成为一名大学生;不论是作为一名技术员,还是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刘增荣始终坚信:生命的价值在于珍惜今天,珍惜今天才能拥有美好的明天,人生就是永不停息地攀登。

黄河滩上的“割草郎”

1972年,刘增荣从县高中毕业回乡务农,这在20世纪70年代对一个农家子弟来说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了。虽然在此之前,刘增荣的书读得不错,老师和同学也都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学生;虽然在此之前,他父母很希望儿子在外面多念些书,将来能有出息,但在那个年代,他只能回乡务农了。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刘增荣喜欢读书,喜欢一个人在知识的海洋里漫游的那种奇妙感觉,在辛苦的劳作之余,在同伴们都在海阔天空地聊天、嬉戏时,他总会静静地拿本书坐在树荫下看。为了有更多的工余时间读书和安排自己的事,他选择了不同于其他村民的挣工分方式,每天走很远的路到黄河滩上给生产队的牛割草。这样他干一天可以比在生产队正常出工多挣些工分,而有时候挑一担120斤的草或豆杆子也就仅仅能换回一个半斤的馒头。这种劳动方式消耗体力很大,好在刘增荣身高体壮,能吃苦,他坚持了下来。“这段时间对我来说是一种难得的意志和品质的锻炼,它锻炼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这对我的一生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刘增荣这样认为。

难忘的清华园岁月

也许命运垂青这位好学不倦的青年人。1975年,在高中毕业回乡劳动了三年之后,由地方推荐,再经过笔试和面试等一系列环节之后,刘增荣幸运地成为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同位素分离专业的一名学生。

刘增荣入学时,正值全国批林批孔和反击右倾翻案风盛行,校园里的气氛并不是很适合学习。但刘增荣一直有一个念头:我是从农村来的,好不容易有学上了,来就是为了上学,不是为了搞运动。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他一门心思扎在书堆里。当时班里有几个对运动不太积极的同学被人瞧不起,刘增荣就是其中的一位。

1976年粉碎“四人帮”,学校的教学秩序逐渐走上正轨,老师们开始调整教学计划,并针对学生基础的差异因材施教,尽可能地让同学们多学习一些东西,将逝去的时间补回来,教育部也将学制延长了半年。刘增荣如鱼得水,他不但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还在社会工作中崭露头角。他得到同学和老师们的信任,毕业时他荣获“优秀毕业生”的光荣称号。

毕业分配时,他主动要求去504厂。原因是大学三年级时,他曾去这个工厂实习过,他对厂里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刘增荣的毕业设计题目是“离心机的振动问题”。

令人刮目相看的“工农兵大学生”

刘增荣来到504厂最初在一车间运行二值任技术员,和他一起来的同班同学还有张敏谦、姚新民、邓泽和(现任504厂主品分公司党委书记)、邹敏峰(504厂职工大学教师)等。他和工人师傅住在单身楼里一起上下班,相处非常融洽。但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许多人对工农兵学员都有一种成见,虽然他们中间有许多人都是那个时代青年中的佼佼者,但因此而产生的误解和不愉快还是时常发生,刘增荣每次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令那些有偏见的人心服口服。

厂里针对历届工农兵学员进行了一次考试,刘增荣多门科目在全厂名列第一。一位文化程度不错的师傅出了道数学题想为难他,他娴熟地做了出来,并提供了多种解法。从此,人们对刘增荣刮目相看,服气了。“我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我也了解自己的优势,更清楚自己每天该怎么做。一个人重要的是自己能正确看待自己,自己相信自己,同时自己把握自己。”刘增荣这样说。

正是这样一种心态,在工作五年之后,刘增荣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他被提拔为车间副主任(副处),当年29岁,这在同期同龄人中并不多见。

这里是他事业的起点

清华大学的传统历来注重理论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刘增荣学到了这一点。在工作过程中,他善于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的办法。他的第一篇论文就是针对车间取样过程操作难度大,和张敏谦一起研究出了一种简便的设备而写的。依照他们的思路研制的蛇形管取样台现在还在厂里发挥着作用。这件事情使他在工程师的职称评定中一路绿灯。后来,他又开“大偏移计算”在厂里应用的先河,这件事受到当时车间主任陆裕祥(1966工物,后任504厂厂长),厂总工程师刘广均(1952物理,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充分肯定。并推荐发表在厂里的《工艺简报》上。

刘增荣始终认为,在过程中学习,结合生产、技术的实际开展研究工作是提高业务最快捷的方法,学习是一个人终生的使命。在用心钻研业务的同时,他还涉猎多种书籍,包括管理类、外文类、社科类,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提高综合能力。

正是以这种态度,刘增荣在504厂踏踏实实干了20年,也积累了20年,先后从值班副主任到主任,从车间副主任到主任、离心工程处处长、厂长助理,19978月份被任命为副厂长,1998年接替谢庄应(1962工物,厂原总工程师)兼任代总工程师。他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管理、技术双肩挑干部。

二项技术改造为国家年节省资金数百万元

1996年李鹏总理基金启动,504技术改造工程上马。作为厂里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刘增荣组织、实施了项目的全过程。

504工程上马之前,国内已有同类型企业建成投产。504厂借鉴了该企业成功的经验,并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在国内同行中传为佳话。

从技术上讲,504工程级联设计方案是有缺陷的,刘增荣他们在组织实施时发现了存在的问题。由于合同协议和国外设计方的阻力,以及完成工期的限制等原因,在施工时他们无法实施自己的优化方案。尽管这项优化方案每年可以为国家创造400万元人民币的经济效益。

作为总工程师的刘增荣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在和厂里的技术人员一起经过周密的反复论证后,刘增荣组织了专家小组赴国外设计院,和对方的交流进一步坚定了刘增荣的想法:这个方案绝对是正确可行的。回来后,刘增荣作为课题组组长向集团公司打了报告,就组织人力干了起来。他知道这样做自己要承担全部的责任,但他做好了心理准备。在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和鼓励下,技术改造最终取得成功,年增效400万元的预期目标也达到了,而实施这项技术改造仅花去五六十万元。

这次的成功使刘增荣思想进一步解放,此后,他又组织了对供电系统的技术改造。实施变频器的过激运行,这样可以节电20%左右,一年下来又是上百万元的效益。

“国有老企业有它的困难,但也有它的优势,它有技术、经验的积累,这两个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刘增荣总结说。

增强创新能力是企业未来的希望

鉴于刘增荣出色的表现。2003年集团公司任命他为代厂长兼工程师,2005年又任命他为厂长兼总工程师。作为企业的“掌门人”,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把握企业的方向成为他首要的任务。

他认为,给员工一条鱼,不如给员工一张网,给员工一张网,不如带员工去一个有鱼的地方。在十五期间,该厂确立了“培育企业自主科研能力,建立以项目开发应用为主的企业科研技术开发体系,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和知识产权,提高以科技为中心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主要工作”的科技工作思路。5年中,投入科研经费1200万元,科研技改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00万元以上。完成了厂内科研合同项目45项、厂院合作项目7项、科技人员自行开展合同外项目180项,取得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技术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评出厂级科研成果特等奖5项、一等奖20项、二等奖40项、三等奖142项。

在“十一五”期间,作为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生产的重要基地,该厂将积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从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入手,以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科技队伍素质为途径,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

而在实施这些战略方案的过程中,刘增荣告诉员工们“挖井”的故事。为什么不是所有挖井人都能挖到水呢?道理很简单,他们不能坚持,每次都在离成功很近的地方停止了。“坚持”二字是成功最简单也是最难的地方,但只有坚持,我们才能在向着既定目标攀登的过程中取胜。

黄文辉

相关新闻

Baidu
sogou
Baidu
sogou